APP下载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017-05-23罗洁李胜连

老区建设 2017年4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心理问题

罗洁+李胜连

[提 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教育统计网的资料显示,2013年女大学生比例已达到51.7%以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女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生理和心理的学生群体,她们的心理健康已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女大学生;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罗 洁(1981—),女,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李胜连(1981—),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江西南昌 3300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教育统计网的资料显示,2010年4月女大学生比例达到49%以上,2013年女大学生比例和女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1.7%和48.5%。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社会里,女性举步维为艰地走到今天,着实不易。作为有特殊生理和心理的一个学生群体,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我国在校女大学生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处于青春中期,这是心理发展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变化较激烈的时期,也是心理成长的困惑期。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形成的原因也各不同,根据平时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表现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恐惧症

医学上讲的恐惧,是指病人对特定的事物或境遇,产生难以克服的害怕情绪,而且常常伴随焦虑和回避的行为。案例:女大学生王某,平时举止得体,性格开朗,阳光有朝气。一天夜晚,她参加完学校的一场辩论赛,一个人急急忙忙赶回宿舍,那天晚上下着小雨,周围一片寂静,忽然,一个黑影从树后串出,欲对她实施强暴,王某拼命挣扎尖叫,幸好有男生听到过来解救,歹徒急忙逃走。从此以后,一到晚上她便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痛不堪言,这就是典型的恐惧症。

(二)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记忆、思维、情感、意向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各种强迫现象的心理症。其特点是病人对某种观念、情感、意向或行为经常反复出现,明知不合理却不能控制的情况。案例:女生刘某,为人谨慎,从小家教颇严,很具传统文化意识。因为小时候一次偷拿父母的零花钱,受到了父母严厉地惩罚,之后心理一直有阴影,非常压抑。进入大学后因为心情压抑,想找一种方式排解,于是试着偷拿同学的东西,一次、两次后觉得非常刺激,心情得到了释放,慢慢发展到经常性地偷拿同学的东西,而且明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住。

(三)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考试忧虑症占有一定的比例。焦虑症伴有恐慌、运动不安、身体不舒服等感觉。案例:一女生,学习成绩优异,上进心强,一次考试中涂错了答题卡,时间不够,顿时心情紧张,手脚冰凉,手不停的发抖,导致答题卡没有涂改完,考试成绩很差,从此一到考期便焦虑紧张。過度焦虑会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四)妄想症

妄想是思维变态的一种主要表现,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案例:某女生,五官端正,身材高挑,思维敏捷。在宿舍和班级里经常希望同学们能关注她,走在校园里,总觉得身后有男生跟着她,周围的同学都看着她,走在街上也觉得旁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她,对她品头论足,时常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焦点。妄想症患者有偏执性格基础,要尽早治疗,否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人际交往。

(五)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压制自己情感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这种突出的抑郁情感,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和自责等,患者看一切总是灰暗的。尤其是自尊心较强的女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后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得抑郁症。抑郁症也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后果。案例:某女生,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自尊心强,成绩较好。一次考试,因各种原因没有正常发挥,成绩很不理想,因此心情郁闷,愁容满面,终日黯然神伤,并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再次测试成绩仍不理想,于是更加内向、孤僻,不与人说话,人际关系紧张,常常以泪洗面,长吁短叹。

二、解决对策

如何对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矫治和科学的教育,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学生工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虽然某些药物疗法能见一定疗效,但心理治疗才是除根之妙方。通过实践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

(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教会患者模仿某些应对方式,指导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培养更为良好的应变能力。心理咨询遵循以下原则:相互信任,咨询者和患者以平等的身份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谈话;耐心倾听,咨询工作者要耐心倾听咨询者的陈述,使咨询者产生信任,咨询者耐心听取指导;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审慎解答,咨询工作者要循循善诱,斟酌解答;维护隐私权,咨询工作者要尊重患者的隐私,这将影响到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谈心谈话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一对一开展心理辅导谈话,一次效果不行,多次谈,学生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从多方面进行开导,从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安全避风港,当她无助的时候总有人在她身后,让她的内心能保持平静。通过谈心谈话、关心帮助,得到学生的信任,师生成为知心朋友,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开展心理活动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对于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开展各种心理讲座,经常请心理专家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专家的话往往带有权威性,很多同学不愿听家长同学的意见,但愿意接受专家的指导。女生心理健康活动,侧重点应在学生方面。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分散注意力,感受氛围,同学之间增进了解,促进交流,这对于害羞、内向的女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效果。

(四)家长配合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多是由于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或在小时候有某种经历,到一定的时候发展到心理的不正常,因此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每当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首先要与家长联系,将情况告之,并与家长共同商量治疗方案。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在于家庭因素,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家人耐心的开导和宽慰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这要求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给她们情感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培养她们敢于面对现实、经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态度,认真而冷静地分析对待,她们的内心必将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新浪教育:http://edu.sina.com.cn/kaoyan/2013 -10-28/1125399511.shtml.

[2]恐惧症专题.中国精神健康网:http://www.ch inajs120.com.

[3]强迫症专题.中国精神健康网:http://www.ch inajs120.com.

[4]妄想症.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E5%A6%84%E6%83%B3%E7%97%87.

[5]吴泽俊,张洪波,许娟,王君,王坚杰.女大学生焦虑、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3).

[6]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心理小测试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