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实体教具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2017-05-23罗琅琳

地理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自制教具初中地理

罗琅琳

摘要:地理教学中有不少难点和抽象内容,空间思维能力欠缺的初中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教学事倍功半,如果能及时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相关教具,可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自制教具;经线圈;山体模型;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中,自制实体教具可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做的有效信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结合初中七年级“经纬网定位”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堂教学,概述自制实体教具在地理课堂有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自制经线圈辅助东西半球判断

“利用经纬网定位”是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内容,课标要求“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和所在半球位置。”对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思维的初一学生,判断东西半球位置是教学难点。尤其是位于西经区但又属于东半球部分(0°~20°W), 以及位于东经区但属于西半球部分(160°E~180°E),学生往往容易出错。该节内容是地理学习的起点,如果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地理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针对判断东西半球位置这一教学难点,特为学生量身定做“经线圈”教具,辅助其对东西半球进行判断,也让学生在课堂学会制作教具。该教具制作简单易行:①在纸条上画竖线表示经线,纸条中间画出0°经线,并分别向东西跨越180°(以20°为间隔,画19条竖线,学生可用自带线条的纸张以节省划线时间);②用颜色笔将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20°W 和160°E标粗;③东经区和西经区用不同颜色的彩色条区分;④用双面胶将东西经180°线叠合,即可成环带状经线圈,如图1所示。教具呈环带状,如同包围地球一圈,直观呈现出东西半球的划分,同时用彩色线条区分东西经,突出西经区在东半球的部分和东经区在西半球的部分,有助于學生辨别。自制教具本身可带动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通过教具的直观辅助判读,攻克学习难点,使学生印象深刻,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对比发现,使用自制教具的班级正确率比未使用的高出一半以上,基础较差学生表现更为突出。

二、自制山体模型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课标要求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5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让初一学生理解各种立体地形变为平面等高线图的过程很难,特别是在平面图上通过等高线的曲线变化,让学生建立立体概念并进行空间定位更难。该节教学中,对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对比,一个班采取flash动画展示,另一个班自制教具演示。课前让学生准备硬度适中的绿色广告纸,根据要求折叠成三种不同形态的山体(A有明显的陡坡、缓坡 ;B有山脊和山谷; C有断崖面),用双面胶粘合固定,如图2所示。

讲解完等高线知识后,让学生在自制的山体模型中标出若干条等高线,然后将标出的等高线投影到平面图中,画出三个模型的等高线示意图。对照实物和等高线示意图,观察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特征。这样学生容易理解,为什么陡坡等高线较缓坡密集?为什么断崖等高线重叠?为什么山脊等高线凸向值低处,山谷等高线凸向值高处?通过使用该教具,可以在25分钟左右时间内让学生完全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教学内容。采用flash演示的班级,当然也可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但从总体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对知识的领悟和掌握程度不如前者。

初中生思维局限性大,需要具体和形象的实物作为载体,才能有效开展地理学习活动。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量身定做教具,就可以极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平面地图中识记中国地形非常枯燥,学生也很难记忆,若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用橡皮泥立体塑造中国的山川河流分布,再用小刀切出地形剖面图,呈现地势特点,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再如,讲中国行政区划时,可以让学生将各行政区的信息制作成一套卡片,在动手收集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小组之间还可进行卡片交换和对照,在互动中愉快地接受原本枯燥的地理知识。当然,让学生参与自制教具一定要把握细节,维持课堂秩序,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制作过程多在课外,课堂不能沦为手工课,否则本末倒置。相信自制教具一定会在地理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运永.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4.

[2]唐敦浩.自制教具在地里课堂有效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5.

猜你喜欢

自制教具初中地理
自制教具盘活小学体育教学
巧用自制教具激活英语课堂
论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