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意义探究
2017-05-23刘红梅
刘红梅
【摘 要】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不仅指向对人的终极关怀,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验”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它与文学具有天然的姻缘关系,作为过程、方式和目的本身,体验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不可分割的。而目前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重知识轻体验、重理性分析轻感性领悟、以功利思想遏制审美冲动仍为教学的主流,严重背离了文学自身的特点及审美规律,因此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提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学教育;体验;教学现状;体验式阅读
文学是人的情感活动和精神体验的产物,是人的艺术创造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生产最为美丽的花朵之一,“文学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姻缘,因为文学本身所要表达体现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和感化人,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又处处离不开文学本身及其文学的美学意义”,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作为一种美的形式给人类心灵的滋润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作家浓郁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体验,它以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来审视生活,使文学成为一种精神价值测定,可以说,它是一种给出意义的艺术。当我们通过阅读文学领悟到社会的本真、生命的意义时,人们的心灵便会突然敞开,产生思想上的领悟、心灵上的感动、情感上的共鸣,以文学内容来观照自己,达到全身心、全灵魂、全人格的唤醒,进而整体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向真向善向美,使人的道德变得高尚,情感变得纯真,生活变得充实,人格得到升华,使人生散发出无限的诗意。这是广义的文学教育,无论从文学的生成还是其教育价值都指向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生命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其目标是与广义的文学教育相一致的,但表现得更为具体。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虽然不能代表文学的全貌,但在这些有限的篇章里,通过领略文学语言的生动精美、形式结构的灵活多变、人文内涵的深刻丰富,可以使学生感受文学的美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什么是文学,进而对文学产生兴趣,形成阅读的习惯,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的审美趣味、美化学生的语言系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影响学生的眼下的成长,更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学是个性特征明显的文体,文学阅读教学应是最富个性最富美感的教学,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感染力,这是由作家创作的动机决定的,它本身就比一般的文章更具吸引力,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自身的这种感染力,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作品,变被动接受感染为主动感受文本,在建构作品意义的同时,实现审美心理和自我的全新建构。文学阅读重感悟体验和情感参与,但它也必须以知识、经验及文化积淀为基础。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体验性目标是最终目标,知识性目标起着辅助性作用,应当以渗透的方式贯穿于阅读教学中并适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现实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知识轻体验
文学教育的知识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对实现文学的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不可偏颇。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参与一般在两个维度展开:主体接受性参与和主体体验性参与。前者是接受主体的求真活动,指向逻辑认知层面,旨在生成人的知识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后者是体验主体的趋善活动,指向情感态度层面,以生成人的道德人格为价值归宿。在经典的教学理论中,我们将教学理解成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过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接受性参与和教学过程的间接性、简捷性和引导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性参与和教学过程中的亲历性、过程性及自主性。教学实践中,由于体验性目标难于把握,教学和评价都较难操作,所以阅读教学存在着重知识轻体验的现象。许多教师虽然没有赤裸裸地去关注没有生命价值的分数,但本质上还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解构能力和知识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作为基本目标,而忽视了蕴含于文学中的那些具有精神气质的东西,忽视了文学自身的审美规律,文学阅读教学成了文学常识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成了修辞手法、字、词、句、篇及艺术技巧的分析课,文学作品与其他文体一样,被当作训练的工具与知识获得的载体,单调、僵化的程序代替了本应充满灵性与美感的教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文学作品当作一般文章,甚至把古典诗词当作文言文来教,字、词、句的解析和翻译,再加作者和背景的介绍,至于诗歌意境的体味、情趣和韵味的感悟,更多的时候不过点到为止。无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无视文学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就使我们的文学教育流为形式,诗性的关照成为空谈。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对文学的阅读兴趣没有培养起来,审美和情感的心理结构没有得到发展,有关文学的审美特征没有得到内化,有关想象和思维的心理形式被禁锢。在获得可怜的最浅表的知识的同时,学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失去了文学阅读的兴趣,失去了对美的感受能力以及对生命的体验能力。
2.重理性分析轻感性领悟
席勒曾这样分析,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相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相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和威力,对象领域的进一步限制必定减少了他们的丰富性,作为文学教学,其本质是审美的,理应以感性为主,以促进想象的活泼性和丰富性的提高为己任,而不可听任理性的分析取代感性的领悟。但传统的阅读理论总是把研究重心放在作品上,围绕着文本原意和作者意图展开阅读教学活动,这样就导致了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领悟的文学阅读教学:教参、资料中来的所谓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写作特色、修辞手法、精妙语句、词语使用……等等,都要塞给学生、灌给学生,课堂上少了学生朗朗的讀书声,少了唇枪舌剑的论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自己的理解空间极小,感性的悟得更无从谈起。
3.以功利思想遏制审美冲动
也许我们许多老师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你偶尔为学生开一节文学欣赏课,你抛开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色、人物分析,你把欣赏的乐趣与学生共享,你把思考体会分析鉴赏的权力还给了学生,你竟然看到了阅读文学作品本应有的津津有味、掩卷沉思、豁然开朗,你竟然看到了评析作品时的头头是道、口若悬河!甚至,你只是拿来课外的一篇小小说、一首小诗给学生念了念,就有那么多渴望的眼光在注视着你,那鸦雀无声的氛围,让学生多么激动,多么留恋,让你多么激动,多么留恋!——遗憾的是,这样的时候不多,这样的感觉不多。
现实的文学教学,首先是我们的教师本身就带着强烈的功利意识要完成教学任务,要把教参的知识点塞给学生,所讲的东西要趋向课后作业的标准答案,所以具体教学中,漠视学生的审美情感,不顾主观感受的轰炸还比比皆是。教文学作品,可以讨论,但最后你还得把“正确答案”(或称“参考答案”)记下来。文学阅读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它需要审美的冲动,可是学生的这种主观性已被抹杀。审美是非功利的,在文学活动中,必须排除功利得失的考虑,才能进入作品的世界,但我们的本应该充满审美愉悦的文学教学课堂,却已被直接的“功利”目的掠夺得面目全非。
因此,尊重文学作品的审美规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觉的体验感悟活动,通过主动建构文本意义从而体验生命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文学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和文学阅读教学的目标及现状决定了体验必然成为文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体验既是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目标本身,应当贯穿于文学教育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 文学解释学——文学的审美阐释与意义生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2]毛景焕.论平等体验及其生成——从学生和教学的视角建构平等.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3)
[3]刘永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的新取向.《语文教学通讯》,2003.2
[4]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冯川.文学与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6]葛乃宏.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性.《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