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2017-05-23戴隽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

戴隽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融合了知识性与操作性的课程。只有规范课堂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才能切实提高上机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 任务驱动 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一、引论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其他学科稍高的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介于小学课程和高中课程之间,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初中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电脑,对电脑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电脑操作并不熟练。而学生初中毕业后不管是进入高中还是职校,都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甚至熟练操作。因此,有必要讨论一下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熟练掌握信息技术。

二、小议几点看法

下面就如何上好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谈一谈笔者个人的几点想法。

(一)规范课堂纪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许多初一新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课。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着不好的一面。一方面,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接触过电脑,知道电脑的基本操作,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就比较容易上手。另一方面,由于小学阶段各个学校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要求不同,导致有的学生电脑操作规范,上课纪律较好,而有的学生把信息技术课上成了自由活动课,导致上机操作不规范。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进入机房打开电脑,就很自然地拿起鼠标找游戏,或者打开浏览器准备上网,并且上课的时候比较随意,随便讲话,吃零食等现象比比皆是。还有的学生操作不规范,用单手打字,鼠标握姿不正确等。因此,初一新生的第一节课很重要。

首先,要规范学生的上课纪律。在初一第一节课中,笔者要求学生上课铃响后不直接去机房,而是在教室坐好,安静下来,然后由课代表负责组织学生在走廊排好队再去机房,在去机房的途中强调纪律。到达机房后,学生在机房外排队站好,穿好鞋套,按着事先排好的座位,一个个点名进入教室。这样就会使学生一下子感觉到信息技术课很严格,在课堂上不能很随意。教师进入机房,在学生填写完记录本后,再次强调机房的纪律,然后才开始正式上课。

其次,教师要留一定的时间讲解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比如如何开机,如何握鼠标,如何打字等,让不熟练的学生了解电脑的基本操作,就不会在以后上课时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同时也缩短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以任务贯穿教学

由于信息技術课是副科,学生没有考试压力,于是就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等情况。经过笔者所在备课组的讨论,各位信息教师在学期开始就对学生说明信息技术课每节课都有任务,学生的成绩以每节课的作业打分,如果哪次不交,那么本次就没有成绩。这样学生会重视每节课的任务,下课时确定自己已提交作业后再离开。

任务驱动中的任务并不是指教材上的课后习题,而是教师准备的课程任务。每堂课可设置多个任务,如基础任务、提高任务等,都是能反映当堂课内容的综合性小作品。当教师把任务一提出来,学生便很感兴趣,因为学生都很想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作品。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还能解决学生基础不同的问题。每位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同,动手能力和创作力也不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有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课堂小作品,而有的学生还在为怎么打开或保存作品为难。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布置每节课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基础任务,提前完成的学生可以试着做提高任务。而提高任务一般都是为自己的基础任务锦上添花的操作,学生比较感兴趣。这样,课堂上就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还没有做完而有的学生早已提交完作业转而玩游戏的情况。而且提高任务的设置,往往是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学生感兴趣,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比如笔者在FLASH的第一课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逐帧小动画,基础好的学生基本上十分钟就能完成,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在保存文件,打开菜单栏中的库等操作上都要花很多时间。于是笔者便设置了一个提高任务,让制作完动画的学生试着用工具面板中的工具为自己的动画添加文字效果。虽然这是FLASH的第一课,工具面板中的工具还没有讲,但是软件的工具操作基本相同,学得好的学生基本都能尝试完成。运用任务教学法,不仅使得学生对FLASH制作更加感兴趣,而且还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很多,教师不可能讲解每个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也不可能学习所有软件的使用。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和使用软件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只教会学生对某一个软件或者对某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须面面俱到地给学生讲清每一个操作步骤,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自尝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OFFICE软件的教学为例,初一学生已学习了WORD软件的使用。在初二学习POWERPOINT软件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学在POWERPOINT中如何输入文本并对其进行编辑修饰,如何插入剪贴画,如何插入艺术字等内容。在学生充分实践后让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演示操作,其他学生进行归纳。在此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详细地一一介绍。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地运用以前所学的方法,尝试使用新软件。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比较感兴趣,不但学得轻松,而且容易掌握新知识。

(四)营造小组合作的课堂氛围

素质教育提倡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堂对这种模式尤为适合。教学本来就是以任务来驱动的。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制作作品时,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并且每个小组之间也可以展开比赛。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发挥个人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操作能力不同,常常会出现有的学生完成作品很快,而有的学生连基础操作都感到困难的现象。这时候,教室里就会不断地有学生向教师提问,课堂显得很乱,教师分身乏术,无法一一帮助学生解决。而通过分组合作,完成得快的学生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这就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

小组协作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谁都不想成为本小组最后一个完成任务的人。以前学生一有问题就举手问教师,自己不去思考,等着教师来帮忙解决。而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遇到问题会先自己找一下原因,然后再看看别的组员是怎么做的,这样就使课堂任务的完成更加顺利。

(五)给学生留足够的练习时间

信息技术课堂是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的。学生通过制作作品,体会操作要领,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最后学会综合运用软件制作作品。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大量独自练习的时间。如果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较少,而教师讲解的时间过多,学生只能机械地按教师的演示一步步来,教师讲几个步骤,学生做几个步骤,于是学生就没办法充分练习,对操作不熟练,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作品,无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讲解过多的内容,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只需要讲解关键的几步,然后放手让学生操作,要尽量多留时间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

三、结论

总之,教师要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小组合作的课堂氛围,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计算机操作方法,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2-296.

[2]柳斌.创新教育模式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8-12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