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潘汉年与郭沫若
2017-05-23盛海丰沈成宏
盛海丰+沈成宏
潘汉年长期从事秘密战线的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他活动于日占区、国统区、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地区。他经历过无数次的危险,也见过许多具有历史影响的大场面,所以就给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给他编造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传说。其实,潘汉年的崭露头角是在文化界,他从风华正茂的进步文学青年成长为共产党在文化界的领军人才,并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兴起作出了重要贡献。潘汉年出道之始曾受到文化界的领袖人物郭沫若的赏识与提携,抗战之初又以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的身份诚邀郭沫若主政《救亡日报》,并为之运筹铺路,在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中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小伙计”加入“创造社”——崭露才华
1925年的早春,19岁的潘汉年,怀揣着美好憧憬,离开家乡,踏上了去上海探寻人生道路的旅程。潘汉年先是考入了文化界名流黎锦熙兄弟创办的“中华国语学校”。不到半年,学校因管理不善而停办。后来,在中华书局帮助编《小朋友》杂志的同学陈伯昂相助,潘汉年进入中华书局当校对人员。
是年下半年,著名文学社团创造社创办的刊物《洪水》编辑部的人手不够,在《洪水》工作的周全平便拉自己的同乡潘汉年为其帮忙。潘汉年热情、能干、踏实、负责的作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尤其是创造社的几员大将,对这位年轻人产生了良好的印象。
创造社,是“五四”运动后涌现出来的新文学社团。其成员大多为当时留日的学生,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
潘汉年对郭沫若仰慕已久,《女神》中所洋溢的火一般的热情也点燃了潘汉年对旧世界仇恨的火种。潘汉年的家乡宜兴历来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南福地,但自民国以后,却成为旧军阀的混战之域,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兵匪灾祸,致使风景秀丽的人文盛地充满沉疴积垢。1924年12月间,郭沫若曾亲赴此地调查江浙战争后的社会状况,作了如实记录:
“黑暗、路烂,臭不可堪是宜兴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听说烟、赌、酒是宜兴的三害”。
郭沫若在宜兴作社会调查,潘汉年虽无缘相见,但对郭沫若所记录的一切却感同身受,也更加深了对郭沫若的敬重与向往。
出版部设在上海闸北宝山路一条名叫“三德里”的弄堂里。小小弄堂里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潘汉年在这里如饥似渴地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熏陶,这也是他正式参与文学活动的第一站。
在这里工作的是几个很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且初涉文艺创作,有周全平、叶灵凤、柯仲平、周毓英等。他们自称是“创造社的小伙计”,但是后来大都成为文艺界的风云人物。他们将出版部编辑、出版、装订、发行、包装、邮寄、通联等所有事务性的工作全部包揽下来,每天12小时工作还不说,但收入却很微薄。就是这样艰苦的生活,“小伙计”们却从不发牢骚。作为创造社领军人物的郭沫若,对这帮“小伙计”的工作很是满意,也颇为欣赏他们初显的才华。
创造社出版的几种刊物,当时都很吸引读者。其中《洪水》的政治倾向很鲜明,既强调反帝宣传,也重视国内政治斗争的宣传,拥护国共合作,支持北伐,深受当局的忌恨。1926年8月17日,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几名便衣闯入出版部,向叶灵凤、柯仲平、周毓英、成绍宗等4人宣布:创造社出版部犯有宣传共产,发行过激刊物,肆意毁谤政府的“罪行”。即日起,停止营业,并将4人带回警备司令部拘留候审。这天,潘汉年和周全平因事外出而幸免被捕。
创造社出版部被查封、出版物被查禁以及4名工作人员被捕的消息,新闻媒体很快传播出去,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恰巧此时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几位创造社的大将已离开上海到了广州,一时难以顾及。因此营救被捕者和恢复出版工作的任务,便落在了潘汉年、周全平这两个“小伙计”的身上。
他们去找著名文学家郑振铎请求帮助,争取由郑的岳父高梦旦先生出面,为放人解禁说项。
高梦旦当时是商务印书馆的老板,一位声望很高的开明出版家。他热情地接待了潘汉年和周全平的来访,听取了他们反映的情况和请求。潘汉年说:“我们恳请高先生能给丁督办写封信,说明创造社本是一个文学团体和文学发行的出版机构,《洪水》杂志另有编辑部,创造社出版部仅代为发行,不能因为《洪水》被查封而连带将纯文学的团体创造社的机构一起查封,这样做未免使文艺界人士寒心和不满,希望丁督办能够指示警务司令部从宽处理此事。”潘汉年说得有理有据,高梦旦深以为是。
高梦旦给丁督办写了信,事情旋即解决。学者出身的督办丁文江也颇开明,在他的直接干预下,创造社出版部不久就重新开张,叶灵凤等4人也很快被释放。恢复出版部和营救被捕者的活动,显示出潘汉年的精明、能干和办理政治事务的才能,更让创造社的领袖郭沫若等刮目相看。
受邀主政《革命军日报》——玉琢成器
1927年伊始,潘汉年意外地收到一封寄自南昌,署名郭沫若、李一氓的信函。诚邀潘汉年来南昌共图革命大计,这让年仅21岁的潘汉年颇有点受宠若惊。
这时的郭沫若真可谓声名显赫于大江南北,时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被孙炳文封为“戎马书生”,潘汉年神往已久。在突然收到他与李一氓联袂邀请的惊喜之余,又有几分疑惑:“为何邀我去南昌呢?”
国民革命军攻克南昌后不久,蒋介石在南昌设立了政治部,由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代行政治部主任之职。郭沫若为加强军队的政治宣传工作,遂决定创办一张《革命军日报》。郭沫若对此报的定位,不仅要求政治性强,而且文风活泼,融理论性与可读性于一炉。他们在南昌与武汉一时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在政治部工作的杨正宗提议:可以请潘汉年来主持笔政,而且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潘汉年。
郭沫若和李一氓虽已投笔从戎,但潘汉年这个名字早已在他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正宗一经提出,便得到认同。于是郭沫若秉笔疾书,向在上海的潘汉年发出诚挚的邀请。
潘汉年于2月中旬抵达南昌,拜见了仰慕已久的郭沫若之后,便携笔从戎,开始了“置身营幕、军书旁午”的新工作。作为《革命军日报》的总编辑,他以忘我的革命热情,雷厉风行的务实作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办报工作中去。这份小报办得清新活泼,成为国民革命军将士十分喜爱的读物。
军营小报办了不到两个月,南昌的政治部由九江至安庆,准备进发上海、南京。潘汉年随政治部大队人马顺江东下,直驶上海。潘汉年4月11日到达上海,第二天——4月12日,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掉转枪口疯狂屠杀共产党人。
潘汉年在白色恐怖之中,最担心的是郭沫若和李一氓的安全。当他得知郭、李并未被捕,暂时隐蔽在租界之后,又通过秘密联络人员赶到李一氓的住处,请示应变对策。李一氓当即代表党组织,对潘汉年说:“已决定总政治部隐蔽在沪的革命同志,立即分別转移到武汉去继续工作。你准备一下就动身去武汉吧!”
抵达武汉,已是4月底了。然而仅仅过了两个半月,7月15日,汪精卫这位自诩为国民党“左派”的领袖,曾高叫“革命的向左来,不革命的滚开”的伪君子,终于撕下了他的假面具,把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志士推向了血海之中。
在武汉的总政治部终于分道扬镳了,郭沫若和邓演达系统的左派人士,随中共一起从总政治部撤出,随即就被分配到湖、鄂、赣各地左倾力量仍发挥作用的部队中去工作。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郭沫若率领一批中共党员和左派人士到九江的张发奎队伍中去工作,潘汉年亦在其中。7月下旬到达九江,郭沫若被任命为张发奎部政治部主任,李一氓任政治部秘书长,潘汉年为宣传科长。在他们刚刚到职,尚未安置妥当的时候,形势又发生变化,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李一氓代表中共党组织,动员一起从武汉来九江,在政治部的同志随郭沫若去南昌参加起义部队。但张发奎只答应郭沫若等少数人去南昌,政治部由他接收。这样由党另行分配任务,在政治部工作的共产党员撤回上海,并指定由潘汉年为领队。
党组织为何如此器重年仅21岁的潘汉年呢?对潘十分熟悉的李一氓如是道:“在这短暂的时期中,他不仅显示出编辑报纸的能力,更加显露出工作中的政治活动能力,能够完成超过工作范围的任务。特别是在当时的政治情况下,他不过二十来岁,已经能够对政治局势表示他自己的看法。”
潘汉年登上顺江东下的江轮不久,突然码头传来一阵骚乱声。循声望去,只见郭沫若和李一氓在哨兵的开道下大步走向客轮。潘汉年激动地叫了声“郭主任、李秘书长!”便泪水盈眶,郭沫若拍了拍汉年的肩膀,“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最后他取出一些钱交到潘汉年手里,依依深情地说:“这是我捎给安娜和孩子们的安家费,请你回到上海转交给她,代我照料她和孩子们。”然后他们几乎同时说出两个字:“保重!”挥手惜别。
到了上海,潘汉年接上组织关系后,便去拜访郭沫若的日本夫人安娜女士,当面转交了安家费。这些天,安娜时时为丈夫担心,祈祷,盼望郭沫若着能早点平安地回到自己的身边。今天见到潘汉年,迫不及待地向潘汉年询问了许多问题。
是年10月下旬,潘汉年惊喜地获悉郭沫若由香港潜回上海,并读到了其向敌宣战的豪迈诗篇《如火如荼的恐怖》:
我们的眼前一望都是白色,
但是我们并不觉得恐怖,
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
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
要杀你们就尽管杀吧!
你杀了一个要增加百个;
我们的身上有孙悟空的毫毛,
一吹便变成无数的新我。
接着,一同潜回上海的李一氓找到潘汉年,告诉他九江分手后,郭沫若谢绝了张发奎拉他去日本的好意,和李一氓、阳翰笙等同志赶赴南昌。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经历了在涂家埠遭受国民党溃军殴打的险境,于8月4日赶到南昌,就任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和宣传委员会主席。在起义军撤离南昌后,郭沫若随军南下,在经受革命迭遭失败的严峻考验之后,由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一氓接着告诉潘汉年:“郭先生回到上海以后,为防不测,他潜居在一所周围住满日本人的房子里。”“这也不保险!”潘汉年十分焦虑地说:“郭先生是总政治部主任,又是第一个大骂蒋介石的人,我想蒋这个流氓肯定不会放过他的。”李一氓说是,正是如此,国民党当局以3万元的赏价正通缉郭沫若。为应不测事件发生,党组织计划安排郭沫若偕全家去苏联。成行之前,他突然得了场重病,错过了航班。最后,李一氓说:“郭先生计划暂时留居上海,让我通知你和其他的同志,要有勇气和时代的风狂雨骤搏击,要敢于开顶风船。”
潘汉年这才得知,他敬重有加的郭沫若先生是在大病初愈的情况下,顽强地拿起手中的笔与敌人斗争的。作为郭沫若手下的一兵,应以先生为榜样为革命战斗不息。
阳翰笙曾这样回忆:“创造社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文艺团体,但党员少,郭沫若又要离去,党的力量就显得很薄弱。在‘四·一二之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很厉害,在这种条件下,公开的宣传活动有困难,周恩来同志看到了这个问题,就指示郭沫若,应该在创造社中加强党的力量,多调些人进去,把党的组织发展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郭沫若又把周恩来交办的这一重任交给了潘汉年、阳翰笙和李一氓。
潘汉年为了落实周恩来的重要指示,首次在创造社内和阳翰笙、李一氓成立了一个党小组,并在创造社内培养和发展中共党员。像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李铁生、王学文等同志都先后加入了中共党组织。这时又将太阳社中蒋光赤、阿英、殷夫等20多名党员编为两个党小组,三个党小组编为一个党支部,潘汉年出任支部书记。
接着,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富春将潘汉年领导的名曰第三党支部收归省委领导,并根据上海文艺界形势的发展,决定在省委宣传部下设文化党组,并指定潘汉年为文化党组书记,全面担负起团结和领导左翼文化界的重任。这是潘汉年在政治上的快速发展时期。
请郭老领衔《救亡日报》——运筹有方
1937年7月8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前往庐山同蒋介石谈判的途中,绕道上海作短暂停留。是晚,周恩来在中国饭店召见潘汉年与刘晓谈话,提出“要充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以文化界为基础,搞好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7月10晚,潘汉年约夏衍同他一起到蒲石路周恩来的寓所。这是夏衍第一次见周恩来,周恩来亲切地问起了夏衍的许多情况,并对夏衍的工作做了具体的指示:要他“今后以进步文化人的身份和各阶层,包括国民党内的人,做统一战线工作”。并让夏衍和潘汉年直接联系,潘汉年实际上也就成为上海文化统战工作的领导人。
1937年7月28日,潘汉年与上海地下党组织领导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文协”,潘汉年与宋庆龄、蔡元培、胡愈之等83人被推选为理事。“文协”成立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潘汉年即通过该会宣传部长,共产党员汪光焕向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提出创办《救亡日报》。但上海市党部开始是拒绝,继而提出国共合作,潘汉年并就此事与潘公展进行具体磋商。
潘公展是国民党C·C派的骨干分子,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亲信,抗战时期,潘公展担任上海市社会局长,主管文化工作,因此,上海“文协”成立时,潘也是83位理事之一。
为了保证《救亡日报》既能公开合法的出版,又不被国民党所包办。潘汉年在与潘公展见面之前,反复认真地思考了该报的人事问题:由谁领衔,由谁具体负责。这时他想到了刚从日本回国的文化界的旗帜郭沫若。遂决定由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辑。
8月上旬的一天,潘汉年约夏衍一起去看望郭沫若,夏衍与郭沫若在1923年曾见过一面,时隔十多年,印象已经不深了。潘汉年向郭沫若介绍了夏衍在上海团结联系文化界人士,组织建立“文协”的情况,建议郭在这方面的事可多询问夏衍,同时告诉郭老,生活方面的事,已安排由林林等人照管,请郭老安心休息,不要太劳累。郭沫若对当年创造社的“小伙计”,今天已是文化界救亡领导人的潘汉年既亲切又感激,更佩服他的见识和干练。离开郭的临时寓所之后,潘汉年郑重地对夏衍说:“郭沫若这次回国,可以对党、对抗战起很大的作用。但是他在日本毕竟已过了10年的书斋生活,对国内微妙的局势以及变化很大的人事,就难免生疏了。因此,至少在上海这一时期你要担任一下他的助手,主要是政治上的助手……有些人要来看他,你可以把这个人的政治态度讲一讲,让他的谈话有个底。”
几天之后,潘汉年向郭沫若和夏衍传达了周恩来的口头指示,请郭、夏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名义办一张报纸,并明确将此报办成有国民党人参加的统一战线性质的宣传阵地。随后潘汉年与郭沫若、夏衍一同前往潘公展浦东大楼的办公室。双方见面后,潘公展主动提出请郭沫若担任《救亡日报》社社长。尽管潘公展对郭沫若的政治倾向了如指掌,《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更使其对郭十分仇视和忌惮,但此时,潘公展也看到国共合作抗日是大势所趋,而郭沫若出任社长更是众望所归,因而他想先发制人,既做个顺水人情,又不让这份报纸完全被共产党掌控。潘公展接着提出,既然是国共合作办报,就应该有两位总编辑,两位编辑部主任,经费由双方負责。潘汉年一眼看穿潘公展的用意,便说既然双方共推郭沫若为社长,那么有关报社的工作人员,就由社长决定吧,这一合情合理的意见,潘公展也不好否决。
当时,虽然国民党往《救亡日报》派了一些人,这些人大都对报纸不太关心,因为报社的大部分编辑、记者和工作人员,都是郭沫若和夏衍以及“文协”宣传部根据潘汉年的意图协商选定的,这就事实上打破了潘公展意欲通过合作办报的途径左右《救亡日报》的企图,保证其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共产党手里。这样《救亡日报》也就成了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合法的宣传阵地,成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喉舌。
当年,应郭沫若的邀请潘汉年到南昌主政《革命军日报》,这种选择是慧眼识荆;时下,潘汉年邀请郭沫若主政《救亡日报》,这种选择是基于老马识途。在风云际会中成就了潘汉年与郭沫若的革命友谊,也谱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责任编辑 刘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