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格言》及注疏中的“罗摩”故事分析
2017-05-22仁欠卓玛
仁欠卓玛
摘要:十三世纪藏族著名学者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撰写的《萨迦格言》中,使用了古印度吠陀故事和神话等作为喻体。同时代学者尊巴.仁青贝对49首格言和典故作疏,其中有较详细的罗摩故事。本文对《萨迦格言》及注疏中的罗摩故事的文献特征、故事本源、及故事情节作了阐述。
关键词:《萨迦格言》;罗摩故事
公元9世纪后期,吐蕃王朝在内外交困中迅速崩溃,藏族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的分崩离析状态。吐蕃末代赞普的两大子嗣为争夺王位挑起争战,遂后群雄奋起,山头林立,长期攻伐不已战乱不断,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爆发了席卷整个青藏高原的平民大暴动。暴动中吐蕃时期建立的文化体系基本坍塌,文献资料多数被毁,除了藏匿于敦煌莫高窟中的藏文手卷外,目前尚未出现写于纸质的吐蕃文献。加之这一时期的藏族社会在政治上处于分散割据状态,出现了宗教集团与地方势力相结合而成的寺院集团,并形成了各种佛教宗派。各大宗派为扩充统治势力,宣扬宗派教义,对原有的文献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和篡改。因此近四百年的割据时期的文献中有关“罗摩衍那”的记载目前已无法考证,甚至敦煌古藏文本《罗摩衍那》对萨迦以后的“罗摩”题材的创作是否产生过影响,学术界也尚未得出公允之答。
一、萨班与《萨迦格言》
罗摩故事在藏族文学题材本土化演进过程中,除了题材本身的普适性外,与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1251)对藏文化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十二世纪末出生于萨迦昆氏的贡噶坚赞先后师从叔父扎巴坚赞,印度那烂陀寺主持、著名佛学大师释迦室利陀罗(1127-1225)及其弟子僧伽室利等名师学习大小五明,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雄辩的口才为萨迦派在元代的兴盛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他的主要著作有《分律三义论》和《正理藏论》,后者主要讲述了他对因明学的理解和论述。这两本书不仅是萨迦派僧人必读典籍之一,也是宗喀巴之前藏传佛教其他教派僧侣必读的主要因明学教材,是当今研究藏传佛教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他在吐蕃时代和封建割据时代的以佛教文化为主的译品和著作的基础上,根据印度十明学科体系第一次提出了藏族十明文化的概念和学科分类,及其学位名称。在其《智者入门》 中节译了印度著名修辞理论《诗镜》,填补了藏族文学理论的空白。同时,其文学作品《萨迦格言》开创了一代格言诗体,作者在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提出处世、治学、识人、待物的一系列主张。注重强调知识、智慧的作用,宣扬“仁慈”“爱民”“忍让”“施舍”“利他”“正直”“诚实”“精进”等佛教基本教义。内容涉及区分贤愚﹑扬善贬恶﹑皈依佛法等各个方面,全部格言以每首七言四句的诗歌形式写成,从中除了可以窥见藏族格言的写作艺术以外,还可以考察西藏传统社会的社会思潮﹑道德标准﹑宗教意识﹑风土人情等。《萨迦格言》对后世藏族格言诗的创作起了推动作用,如16世纪的《格丹格言》,18世纪的《水树格言》,19世纪的《国王修身论》以及《火的格言》、《天空格言》、《宝贝格言》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写作方法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萨迦格言》的影响。
二、《萨迦格言》中的“罗摩”故事
《萨迦格言》中有“圣贤断了游戏、舒适、美食的贪欲;因贪恋享乐之故,罗刹楞伽被诛杀”[1]之言, 作者以罗刹达夏支瓦贪图悉多的美色而被罗摩诛杀的故事作为典故,指出智者要有无欲断念的大智慧,提出处事、识人的主张。同时期学者尊巴仁青贝撰写《萨迦格言》注释,书写了较完整的罗摩故事,与敦煌本相较,细微处略有差异。故事大意如下:‘罗刹王长期供养大黑天而无果,于是将十首逐一割断作为祭品进行供养。大黑天听闻后,遣妃子邬巴岱布施成就。邬巴岱前去问罗刹“需何种成就”,罗刹曰“需大黑天之成就”,邬巴岱曰“我是黑天所派”,但是罗刹王拒绝女人赐予的成就,于是邬巴岱大怒,诅咒罗刹国将被女人毁灭。大黑天又遣儿子布施成就,同样被触怒后诅咒罗刹国将被猴子毁灭。黑天亲临,问罗刹需何种成就,罗刹欲长生不死之成就。于是妙音天女化作黑天的舌头,将此话变为马首未断之前不死之成就,罗刹得此成就,并坐拥王位。某日罗刹之妻生得一女,婆罗门预言此女有凶相,于国政不利,不可留。罗刹王听闻将女婴装入铜盒,弃于河水中,被水流漂至南瞻部洲,春季农民灌溉田地时发现渠中有口铜盒,打开看见一个女婴,取名为“水渠中所得”。此女惊艳动人,农民商议将此女献给国王罗摩,取名悉多。国王心悦,将王位禅让给有着世俗智慧的弟弟罗什曼那,弟弟曰若你不想要王位,我又何德何能当上国王,我欲同你去修行。于是把王位托付于幼弟,弟兄俩携悉多前往苦修林中。此时,罗刹王达夏支瓦问众人天下比其妻子俊美之人有否,众人曰:有,是悉多。罗刹贪婪美色,来到南瞻部洲苦修林中,在众人前化身奇兽,悉多央求罗摩捕兽,罗摩无愿残害生命,悉多称其无能,罗摩恼怒,追兽而去。罗刹又化身罗摩,喊道:“悉多、罗什曼那”。悉多以为国王遇到麻烦,遣罗什曼那去探看,罗什曼那称国王无人能敌,临走吩咐我守住此地。悉多曰:“你是否想国王死后与我厮混”。罗什曼那回道,“我连王位都不要,要你何用。”又说:“你留在此处不要移步。”并绕着悉多画圈后寻罗摩而去。此刻,达夏支瓦化身婆罗门前来化缘,悉多因无法走出圈,让婆罗门自己取食物,婆罗门无法越过圆圈,于是将悉多所在的地皮一起带去。罗摩兄弟发现奇兽是罗刹所变,回来看到悉多连地不知去向。兄弟二人寻找悉多,走到一条瀑布畔,看到两只猴子在激斗。问何故,其中一只猴子曰:“为王位而斗,已三日,对方可能会赢”。罗摩允诺助他。次日激斗,罗摩被激斗奇景吸引,忘记协助。猴子称他撒谎,罗摩说二者太相似无法辨认之故。第二天猴子额顶挂镜子,罗摩认出便射箭将对方射杀,临死说道:“巴里妙音激斗,为何杀死巴里助妙音。”于是巴里的妻子说:“我是母猴噶婕木,狗尸要这样背,说完把巴里的尸体背到雪山上。”妙音欢喜,答应完成罗摩的任何请求,罗摩提起悉多丢失之事,妙音带罗摩去寻找神猴哈努曼达,向他告之来意。哈努曼达上到天界,下钻龙界,到处寻找悉多的踪迹,最后在楞伽城中看到悉多被关押在果树园内。神猴前去告知是罗摩所派,悉多怀疑,便拿指环与悉多,悉多曰:“我是罗刹所劫,倘若你能劫我便劫走,不然我不想逃跑。”此刻,众罗刹发现果树园中来了一位面目狰狞的猴子,罗刹大军围攻而去,最终被掳,准备就地斩杀。于是哈努曼达问:“你楞伽城有国法,我也有两种死法。”被问哪两种,答道:“父系和母系两种死法,若按母系将我关在库房中,给各种美食,最后被噎死;若按父系的死法将在我的尾巴上缠布,涂上酥油后点燃。”罗刹便用布缠上神猴的尾巴,涂上酥油后点燃,神猴四处跳窜点燃了楞伽城各处宫殿,最后猴尾伸到大海灭火,不了龙界也被火烧,神猴用哈气吹灭大火。神猴纵身来到罗摩面前,向罗摩诉说悉多的事情,罗摩率领大军前往楞伽城,哈努曼达为大海之上架桥之事, 询问蚁垤仙人大海中有何种生物,仙人告知:“从海岸到楞伽城约有百个逾缮那[2],大海之中有无数大鲸鱼,可以用此架桥。”罗摩率众军到楞伽城,罗刹部众前来迎战,罗摩斩断达夏支瓦的马首。余部罗刹用沸腾的铁水浇灌了已入定的达夏支瓦的弟弟阿巴噶那的耳朵,他醒来询问缘由,众罗刹告诉他兄弟被杀之事,于是阿巴噶那在风中吹鼻气,除罗摩和哈努曼达余众人变成骷髅,继而又入定。罗摩派哈努曼达到岗底斯雪山寻药,神猴不识药物便将雪山怀抱而来,用神药复活众人后,将雪山抛至原处,因此相传雪山顶部稍有倾斜。罗摩救回悉多,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3]
三、总结分析
《萨迦格言》及疏文写于十三世纪初,从藏文文献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一时期一部分吐蕃文献藏匿于敦煌石窟中,其中包括敦煌古藏文本《罗摩衍那》,余部被吐蕃豪族私家藏有,或被各教派寺庙所收藏。同时根据米旁.格列南杰的《诗镜檀顶意饰》中记载,详细的罗摩故事可见于圣者西绕郭恰所著的《胜天赞和殊胜赞》。据此可以判断,《萨迦格言》及疏文中的罗摩故事,没有受到敦煌本《罗摩衍那》的影响。
另外,从故事情节来看,《萨迦格言》疏文故事是分裂割据时期西藏本土学者撰写的较为完整的罗摩故事,被印度教徒誉为史诗作者的蟻垤仙人是故事人物之一,这一情节在敦煌本中是不存在的。在敦煌本中投靠罗摩的阿噶巴那却成了入定禅修者,众罗刹用铁水浇灌其耳朵才能唤醒,而敦煌本中有位名叫香木那的罗刹,过去修炼成能吞食所有众生的成就,于是大梵天让妙音天女化作其头,使他说“务必让我死去”,于是便长睡不起,达夏支瓦在他的耳朵中浇灌了一万两铁水将他唤醒后求他助战。就文本而言,敦煌本是依据某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梵文原本进行翻译,译者必须做到忠实原文,即使有再创作的痕迹,基本情节不会被篡改;而格言疏文是西藏本土作家所写,除了参考相关故事资料外,运用口传资料的可能性也大可存在。流传变异性是口传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两种文本存在情节上的差异也是流传变异性所致。
参考文献:
[1]“chen po rnms kyi rtsed mo dng,bde dng zs la chgs pa spng, vdod lachgs ps le ln gyis,vbod grogs lng kr bsd ces s.” 《萨迦格言及注释》,西藏人民出版社,1979,第174页。
[2]古印度长度单位名。
[3]引自《萨迦格言及注释》,西藏人民出版社,1979,第174-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