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7-05-22康江波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物流

康江波

摘要:物流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是由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基础能力平台加岗位能力拓展”为基础,“企业项目入校”和“识岗顶岗入企”为两翼的“一基础两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能够高质量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满足不同层次实训教学要求,还能实现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实现服务区域物流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物流;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

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依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通过调研、分析以及以往多年的高职实践教学经验,确定了由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课程的设计与课程标准、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等所构成。笔者提出建设以“基础能力平台加岗位能力拓展”为基础,“企业项目入校”和“识岗顶岗入企”为两翼的“一基础两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适应物流行业发展阶段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基础能力平台加岗位能力拓展

以物流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构建为主线,对物流管理专业推行“双证课程、加强实训”为核心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与交通行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物流职业标准对接。开展职业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深入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仿真教学和网络教学。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室等实训场所,重点完成括运输调度、管理业务、货物跟踪业务、采购业务、仓储业务、配送业务、搬运装卸技术如电动叉车等、物流信息处理业务、报关报检业务、办理货运代理业务、物流业务管理等物流专项技能实训。

例如在仓储管理专项能力培养中,根据仓储岗位流程,制定了详细的能力训练任务,具体包括能力训练任务名称、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支持知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和训练结果。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仓储技能重点。

另外,还需要通过“虚实比”的方式构建仿真模拟实训项目,替代了传统枯燥的理论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在必要的情况下,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省里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并获取相应物流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完成。

二、企业项目入校

重视与校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紧密合作,建设“校中企”、“校中店”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招商局物流集团提供的北京及全国仓储6个以上数据接口对接,实现远程现场环境的运用监控,主要有仓储资源、自建、自有、外租及合作经营多种模式的仓储环境。包含横梁式立体仓储区、贯通式立体仓储区、平面仓储区、平面仓储区、收发货备货区、收发货平台、流通加工区,涵盖了金佰利项目、阿克苏项目、京东项目、卡夫项目等典型合同物流运作项目等场景以视频的方式对接到实训区,可以实施物流现场教学。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重点完成物流各个功能环节的多岗位技能、物流管理实训,如通过物流业务订单,完成物流运输、仓储配送、搬运装卸、货物跟踪、物流信息处理与物流管理等物流综合技能实训。

三、识岗顶岗入企

识岗即职业认知,主要包括物流工作场景、物流岗位、工作内容等认知活动。顶岗实习主要是到物流企业及企业中的物流部门相应的物流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进行必要的岗前业务、安全培训等、顶岗工作、顶岗后总结评价等。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校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企业的管理操作环节,实际体会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燕珍,邓小瑜,蔡晓丽 .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物流科技,2011,34(4):28-30.

[2]林洪金 ,梁云福 .高等职业教育农类应用型人才"合作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7-29 .

[3]霍伟伟.本科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J].轻工科技,2012(10):121-122.

[4]陈艳.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实践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5(11):282-283.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物流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