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实效性研究

2017-05-22陈红霞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效性课外阅读

陈红霞

摘要:课外阅读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避免盲目和流于形式。通过营造读书氛围、改变读书观念、改进读书方法、从而提高读书效率,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语文的过程是逐渐积累与训练的过程。教师应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

一、课堂内外营造浓厚的小学生读书环境与氛围

“营造书香班级”,推进课外阅读.我们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使学生带来的书真正的为学生服务。本世纪二十年代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提出了闻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是为了用;二、每个读者有其书;三、每本书有其读者;四、节省读书时间;五、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整体。“图书馆学五定律”指出了图书馆的内在本质,其核心思想为“读者第一”。

某项调查显示:学生家中藏书100本以上的占58%,不足20本的占14%,个别学生家中仅有几本书;常常看影视片的小学生占了56.7%,而买书订报刊杂志的意识仍十分淡薄。本班利用每一次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建议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读书,除买书外,还可以去图书馆阅读、借阅,对如何买书,如何使买来的书真正发挥作用,一直与家长进行着交流。本班家长都非常支持老师的提议,在家都将大量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上。

二、循序渐进、全面规划,详细指导

(一)帮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

首先是确定每天的读书时间,二是在老师的推荐书目或自己的喜好中选择本学期的书目,三是实施的措施,即怎样读书。有的学生采取边读边划好词佳句,有的学生在书旁写批注,有的学生做摘抄。总之,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以读报为切入口,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读报是一项花费少、受益大、教育意义深的课外阅读活动。许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如《中国儿童报》、《中国少年报》、《小学生阅读报》等报刊版面新奇,内容丰富,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时效性,学生可从报中获取大量的社会知识和各种信息,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得到心智的开启。五年级培养读报习惯,使学生养成天天读报、勤积累的好习惯,具有较强的办报能力。激发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使爱书、买书、读书成为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用好听、说、读、写,提高阅读能力

(一)好词句,记下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倡导记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记读书笔记是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随读随记。要求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用,每人建立读书笔记,将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名言佳句、好的开头结尾随时摘录下来。

为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学期进行两至三次读书笔记展评,评选出优秀者给予表扬奖励,从而促使学生记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笔记养成习惯后,学生的阅读面广,摘抄量大,随之带来思维的活跃,思想的开放,观点的创新,同时又促使写作面的扩大,写作量的增大,写作内容的增多,点面结合,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想。

(二)读过了,讲出来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对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许多文章不仅包含深刻的哲理,也包含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在阅读和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发现美:发现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美、自然美、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作家的心灵美,以及作家创造美所运用的精湛艺术技巧;还要带领学生去“创造”美,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去复述、去联想、想象、去仿作。首先应加强复述训练,复述是再创造,是基础,联想、想象、创作是提高,有了基础才能提高。

学生复述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二天所能提高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紧进行系统训练。可以先易后难,先复述一些简单的记叙文,后复述写景散文、议论文,先短后长,先复述文章篇幅较短的,逐渐增长;先局部后整体,先复述一小段,后复述全文。

(三)有想法,写出来

我们提倡写读后感,因为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会有不同的含义和价值。写读后感的好处是逼着自己去思索去理解去总结去批判——读书的真正价值所在。

读后感就是在你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出你的感受来。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感受落到實处。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找出差别,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把读过的喜欢的书都总结一下,写写读后感,既深化了对书的理解,也为将来写好议论文打下基础。

总之,在组织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训练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实效性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