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教学和生活有机结合

2017-05-22王淑桂

赢未来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

王淑桂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数学也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把课堂上抽象的数学问题,合理的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走”的出去,“收”的回来”,教学和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求知欲望;学习兴趣;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不能脱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問题,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有些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偏重灌输式教学,而很少联系生活的实际,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生活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和学生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生活中的案例和数学教学联系起来,不仅让学生解决了很多生活的问题,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用生活的实际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他源于生活,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问题。通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要发展抽象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要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由课堂学习变为从生活中学,从兴趣入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结合在实际生活中分苹果的情景来导入教学,可以这样设计:请同学们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妈妈买了2个苹果,平均分给姐姐和弟弟,请同学们伸出手指,看姐姐和弟弟每人分到几个苹果,学生很快伸出1个手指。我又说现在妈妈就1个苹果,分给姐姐和弟弟,请同学们用手指表示分到的苹果个数,同学们都难住了,这时有个同学举手回答说每人分到半个苹果,不能用手指表示,老师接着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摇摇头。这时候我就因势利导,今天我们就能通过学习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这很自然的引入分数在生活中的初步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

二、通过应用题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判断能力。

有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出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在教室里现场出题,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理解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用接近直观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讲解数量关系的课程中,我注意用身边的情况出一些应用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把班上的同学每一竖排的6个同学,让大家把他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数占这一竖排的几分之几?把他们平均分成2组,每组人数占这一竖排的几分之几?哪组人数多?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是学生们的亲身体验,就能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强化这方面的练习,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比较出了分数的大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通过直观印象使学生认知生活离不开数学

克莱因曾经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数学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巧妙设计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化。例如:在小学1到2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同桌比你高吗?你同桌比你重不重?你家里几口人?你今年几岁了?。。。。。这些都是刚入学不久的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差距比较大,学生们就能直观的说出结果,如果差距较小,就要实际量一量、称一称,实际测量后就能很清楚的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再如:我在教学“购物中的百分数应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冬天到了,冰箱市场开始进入“淡季”。为了促销,商场准备将原价3000元的“美的”冰箱以每台2400元的促销价格出售,请大家为商场经理设计广告,看谁的设计最能抓住顾客的心理,尽快把冰箱促销出去。学生所设计的广告很多,如:特大好消息、惊喜价格销售;也有的打出原价3000,先打8折;也有的打出买冰箱先打9折,再送300元;也有在内容的设计上,如:“美的”冰箱,箱箱有礼等。百分数在购物中的应用通过打折销售的形式,使学生创造性发挥想象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和价值观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四、通过现实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数学和生活巧妙的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和深刻的价值,例如,在教学《时间与数学》时,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到自己的户口本上的出生年月日,有的找到商品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限,有的还找到商场的营业时间,这些表示时间和数学的关系上,我注意表扬学生善于发现数学在生活上的应用,这时,同学们又举出了很多时间应用于生活例子,这时我把把话锋一转:通过这些发现,你能体会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关于时间的问题?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有的同学说出了马航失事的具体时间(年月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具体时间,有的留守儿童说出了妈妈出去打工离开的具体时间等等,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也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学生能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时间和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总之,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享受生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6)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
“趣”说英语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