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保联动发展进程中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发展分析

2017-05-22赵惠娟董俊刘艳张博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现状与问题发展策略

赵惠娟?董俊?刘艳?张博

摘要:近年来,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留学生数量增长缓慢。通过对比分析京津保三地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情况,发现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校际发展不平衡、专业分布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地缘优势、校际合作、专业建设、奖学金机制、招生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推动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现状与问题;发展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华求学。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已经突破了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人才培养等多重职能,正在并将加速带来各领域一系列红利,成为推动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朝阳产业。对高校而言,推动高校留学生工作的发展,对于提升高校国际形象、提高教学质量与学术研究水平、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软实力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北京和天津的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保定虽毗邻京津两地,但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落后。本文旨在分析京津保三地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找出驻保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促进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一、京津保地区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

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近年来河北省的来冀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驻保高校的留学生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与北京、天津相比,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的数据,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量为442,773人,其中北京市留学生数量为77,234人,位列全国第一位,约占总人数的17%;天津市留学生数量为26,564人,位列全国第五位,约占总人数的6%;而河北省的留学生数量仅为2000余人,与京津两地留学生规模相距甚远。而来冀的留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分布在石家庄地区的高校,2016年保定市全年外国留学生数量仅为300余人,约占全省留学生总人数的15%,留学生教育发展在全省来看也较为滞后。

二、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学生数量校际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

保定的本专科大学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十余所高校,但驻保高校的留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河北大学就读,其余院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缓慢或尚未开展,留学生校际分布极不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留学生的生源问题。河北大学是我国自1956年以来第一批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河北省首批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具有招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资格的高校,近年来每年招收的长短期留学生数量均超过300人,且绝大部分为奖学金生,留学生招生数量较为稳定。但其他高校由于没有国家政府奖学金资格,招生渠道较少,生源得不到保障,以致招生数量较为零散,缺乏连续性。各高校的留学生招生情况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因而录取门槛低,录取率达到90%以上,导致生源质量普遍不高。

(二)学历生可选专业受限,学科分布不合理

近些年来,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生的比例不断提高,驻保高校留学生中的学历生比例也逐年提高,学生的培养层次不断升级。根据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的统计数据,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总计209,966人,占来华生总数的47.42%,比2015年增加25,167人,同比增加13.62%。从学历生的专业分布来看,与2012年相比,教育、理科、工科和农学学生数量增幅均超过100%;学历生中就读人数最多的学科依次为西医、工科、经济和管理。但由于学生语言水平、学校院系间联合培养模式、英文课程开设数量等限制,目前驻保高校的学历生所选专业集中于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部分高校虽所有开设专业均可供留学生选择,但是仍有很多学科专业建设尚不完整,学生实际选择面仍较窄,可选专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

三、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充分发挥地缘优势

保定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有“京畿重地”之称,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京津两地,与京津联系紧密,京畿文化已有近千年历史。保定在清中后期为直隶总督署所在地,长期承担京畿地区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功能;建国后曾为河北省会,与天津曾同属一个行政区域,“京津保三角”城市合作关系历史悠久。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京津保三地成为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如三地加强联合宣传,保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三地也可共同推进京津保地区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与协作。保定发展留学生教育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保定交通便利,已与北京、天津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方便留学生来保或外出旅行;其次,保定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如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留学生可充分体验冀中文化;再次,保定地区普通话标准程度较高,留学生在保生活、交流基本不受方言影响。虽然保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京津相比较为落后,但是相对低廉的学费和较低的生活成本也成为吸引留学生的因素之一,尤其对没有获得奖学金及来自不发达地区的留学生来说吸引力较大。

(二)開展校际合作,打造特色专业

驻保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但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如河北大学的文学专业和河北大学医学部的医学专业,华北电力大学的工学专业,河北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河北金融学院的经济学专业等,各个学校特色鲜明。但由于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师资力量不同,并非所有院校都具备全英授课或教授汉语语言类课程的条件,使得汉语水平较低的留学生无法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驻保高校间如能开展合作,对留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则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如汉语基础较差的留学生可在开设汉语语言类课程的学校学习语言,在提升汉语水平并达到相应要求后,优先进入其他院校学习专业课程,攻读学位。开展校际合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成本,并可以凸显各高校的优势专业,打造学科品牌,提升驻保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三)设立多样化的奖学金机制

从我国目前的留学生奖学金经费来源看,可以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和高校奖学金等类别。驻保高校中只有河北大学入选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名单,其他院校若想成功申请并获得以上两种奖学金招生资格恐怕还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地方政府奖学金方面,北京和天津都针对高校留学生设立了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但河北省在这方面仍是空白。保定市乃至河北省如想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也可以考虑设立省级或市级留学生奖学金,以弥补国家级奖学金数量的不足。而相对于政府层面,设立高校留学生奖学金的可操作性更强,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灵活多样的奖学金机制。设立奖学金机制在增强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扩大招生数量的同时,还可对申请的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择优录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

(四)拓展招生渠道

驻保高校留学生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有效、广泛的招生渠道,除奖学金生外主要依靠中介机构进行招生,造成了生源数量不稳定和质量较差的问题,因而要大力拓展招生渠道。

1.开发交换生、合作办学等项目

近年来驻保高校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不少院校都与海外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派遣交换生或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校际合作项目由于是两校直接对话,在课程对接、学分互认等方面保障性强,学生信任度高,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强。但目前的校际合作项目大多是把在校学生送到国外院校就读,而没能把外国学生“请进来”。各高校可以利用与国外院校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已有合作項目的基础上,深化合作领域,为引进海外学生创造条件,建立交换生、语言生、学历生等多层次的培养模式,吸引海外合作院校学生来保留学。

2.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

保定地区有很多国际化的大公司,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均雇有大量的外籍员工。这些外籍员工及他们的亲属在保定工作、学习和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学习汉语的需求,但由于工作时间限制很难进入学校系统学习汉语课程。驻保高校可与这些企业开展合作,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可以按照企业和外籍员工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中短期语言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以达到校企间的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四、结语

留学生教育是教育发展新形势下的一个机遇,也是挑战。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驻保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驻保高校应认识到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充分借鉴京津经验,发挥自身优势,为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提升留学生教育水平创造条件,将保定的留学生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徐莉,王慧.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问题现状与对策——以河北省高校国外留学生教育情况调查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17(6).

[2]姜永超.河北与京辽黑来华留学教育比较及对策研究[J].前沿,2012(6).

[3]寇小萱,刘利军.关于发展天津留学生教育的思考[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3,29(2).

[4]吴应辉.北京市加快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5]孙瑞.试论北京留学生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现状与问题发展策略
在湘留学生教育中湖湘地域文化导入研究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