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
2017-05-22李任娴
李任娴
[摘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农耕时代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蕴含了丰富的适应地域环境的规划设计智慧,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反观现代村落的人居环境建设,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村落人居环境的研究和拯救刻不容缓。准确把握传统村落优秀的人居环境营造手法,挖掘符合时代需求的本土规划手法,是研究村落人居环境规划方法的重要内容,对现代村落规划建设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人居环境;薛录镇;村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046-03
1薛录镇概况
1.1薛录镇的起源与发展(图1,2,3)
乾县属陕西省咸阳市管辖县,下辖城关、薛录等16镇、1个中心和8个社区。
薛录镇地处乾县东南方,东临礼泉县史德镇,西靠乾县姜村镇,南接马连镇,北邻大墙镇。辖16个村,总人口31280人,耕地面积40919.3亩,是乾县主要的果业强镇、生态大镇和农业重镇。全镇有高中,初中各1所,完小7所,小学10所。医院、文化站、邮政、电信、粮站等服务设施配套,门类齐全,交通便利,乾兴公路穿境而过,实现了村村通沙石路。镇域内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风昌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
薛录镇下辖:薛禄村,新兴村,大马村,马兰寨村,北田果村,小马村,马相村,昙子坊村,薛仵村,薛梅坊村,薛宅村,盘州村,高墙村和东小章村。
据地方志记载,薛录镇乃大唐重要边塞军镇,为薛仁贵驻守之地,当时下辖88村,即现在薛录镇,马连镇,大强乡和阳洪乡的部分村,老城隍庙的碑文有记录,现已修成新城隍庙。
据新旧《唐书》《通史》及方志载:薜仁贵(约645-742),绛州龙门人(山西河津),世以农耕为业,自幼英武,气度不凡,力大骁勇,机敏好武,素有亦胆报国之志。为表彰具战功诏赐薛仁贵正二品平陽郡公,并封邑为奉天南之薛录,食邑2千户。今之薛录镇东西堡是他的封邑府第,大城门上分别雕有“唐授薛采”和“汉唐古镇”。薛宅为其家宅住处,薛梅坊是其花园,薛忤(“武”之谐音)为其游猎习武之地,盘州村为其家兵府役的营盘。
而到今天,这个“薛”姓已经从指示符号(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薛仁贵当时驻军在此处)演变为图像符号(以薛来命名村庄),甚至是象征符号,已经变成了约定俗成的关系,见图4,人们都知道乾县与礼泉的交界处有个薛录镇,至于为何如此,却鲜有人去联想与探究了。
1.2村落居住建筑形式空间变化(图5~8)
薛宅村,唐朝为薛仁贵封地之游览之地。如今全村实现水泥路面道路和房屋建设田字形规范建设。礼泉县农村住宅布局的形式是在长期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口增长,土地制度的变革和农村经济的兴衰,都程度不同地在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中显示出来。建国前,全县的建筑区域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的“一边倒”厢房,北部多以窑庄为主,通风、日照条件差。建国后,农村住宅经历几个发展过程。1953~1978年,北部的农晟逐步由地窑改为房庄(最早的是土坯房,后来改为砖),南部建房也由土木结构逐渐改变为砖木结构,建筑和结构形式也不断更新。1978~1990年,农民的住房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少农民盖起了二层以上的楼房。全县有62002户农民新建或改建了住宅。在此期间,群体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
现在住宅基地尺寸为9 m×20 m,方向正南正北,家家户户住宅基地接基地,所以东西向无法采光,为了避免室内出现黑房间,所以依靠中间走廊顶上的天窗采光;由于当地的农民多为果农,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很多的苹果需要堆放,所以有很多的储藏间;种田需要施肥,而且由于排污管道露明(其实就是家家户户门前的小水沟),厕所还不可以安在室内,采用便捷的方式使用,但是洗脸池、淋浴已经走进家家户户的生活了,使用非常方便,而且采用太阳能,绿色环保、节省能源、高效利用。(此住宅基地尺寸为9m×(20+N)m,方向也为正南正北,其中Ⅳ为后院进深,视情况而定。)
2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下村落人居环境的发展
2.1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最近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设计时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乡融入大自然;而“乡愁”则是特色文化、人本及乡土气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要靠科学的规划、管理和理念。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受古代哲学宇宙观的影响,在村落人居环境建设时,会将人居环境秩序化,把宇宙观具体落实到空间的层面。从而使得古代村落人居环境有了强烈的人伦属性,将人伦纲常与人居环境建设以及宇宙观融会贯通。“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原则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有着深刻的影响。古代村落人居环境具有教化的功能,通过匾额、雕刻、壁画等阐述人伦纲常,起到教化育人的作用。
2.2重视人文关怀
中国传统村落历来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脉与文化遗产,但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村落自身的文化环境缺乏有效的保护,有时更是遭到破坏。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城市文化、西方文明,它们的强势入侵,而本土文化的失落使村落人居环境建设缺乏人文关怀,村民的精神、文化信仰正在逐渐消失。许多村落原有的重要庙宇建筑,现在都己被拆除,原有的习俗也正被遗忘,落所特有的地域特色及地方文化已经被现代文明所同化。这也使得传统村落逐渐走向消亡。
村落在满足村民日常基本生活所需的同时,尽可能给村民便于的交往机会。并且这些交往空间通常都有着宜人的尺度感,富有人情味。开放空间与村民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仅是交通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村民文化活动的场所。同时这些开放空间也是村落整体空间中的一些过渡或是连接要素。开放空间自形成之初,就是方便村民的交往需求,它与周围的建筑、院落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给人亲切感。开放空间可以是重要建筑前的小广场,也可能是街巷交错的开阔地,有时就是住宅院落与外部环境相连接的空间,这些空间都是以人的步行活动作为空间尺度的标准,因而更具亲和力。
2.3旅游产业带动现代村落人居环境的发展
南岭水库可以垂钓、休憩,农家乐饭菜,盘龙系列木雕、葫芦雕、刺绣、字画等民间工艺,红仙桃示范园可以提供春季赏花、夏季采摘等活动,为村镇增加经济收入。(下图为各种依附果业发展及乡镇扶持的旅游产业)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被国家高度重视,广大人们群众也逐渐意识到“乡愁”的概念。保护古村落是当今国家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古村落传统风貌的保持和对其原有基础上的保护和改善性发展才是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