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的生长习性及主要病害的防治

2017-05-21邢树青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长习性杨树防治

邢树青

摘要: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寒温带森林树种。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等地是常见树种之一。了解杨树的生长习性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是提高营林技术、做好防控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杨树;生长习性;主要病害;防治

杨树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是主要的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也可作为园林景观、城市绿化的树种。杨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生产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家具;小径级杨木用于生产纤维板、刨花板、造纸等。

1生长习性

杨树是杨属的植物,全属有约100多种,我国约有62种。我国分布在北纬 25~53 度,东经 80~134度之间,即分布于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广阔地区。杨树寿命长达90年以上,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早期速生,喜光,不耐荫。耐严寒,耐干旱,但不耐湿热。耐贫瘠,耐含盐量在0.4%以下的土壤,但不适宜在土壤粘重地栽植。杨树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根蘖强。因其深根性,具有很强的抗风、固土能力。而且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也较强。杨树还具有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

2主要病害

危害杨树的主要病害有锈病、黑斑病、溃疡病、苗木黄化病等,本文主要介绍锈病、黑斑病。

2.1锈病。锈病也称为黄粉病,是危害杨树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嫩梢和冬芽。5、6月间最严重。病菌可借助风力、雨水等进行传播。春季气候条件适宜时病菌开始萌发活跃,产生危害。春天展叶期阶段,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发展后,叶背面散生形状象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严重时,连片融合,形成大病斑。3周左右病芽就会干枯。病芽多出现在枯条上部。病叶片早脱早落,病菌还会危害嫩梢,形成溃疡斑。每年7、8月份,由于气温偏高,不利病菌萌发,因此病害进入平缓期。9月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凉爽,病菌萌发迅速,形成第二个发病高峰期。雨季发病较轻,苗圃地易感此病。杨树锈病多发生在温度高、雨水多、通透性不佳、湿度大等条件下,栽植密度过大、树木间距过小也易引发锈病的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优选抗病品种,合理育苗,控制灌水及施用氮肥量,增强苗木抗病力。适时移植。控制好林间密度,提高林木间的通风、透气和采光性能,降低林间湿度。加强营林管理,保持排水沟畅通,尤其是连日阴雨或雨季。春季管护时,发现病芽及时摘除,并装入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严禁随意丢弃在林间,造成病菌的扩散。将袋中病芽带离并远离林间,深埋或做无害化处里。发病初期,可用50%退菌特500~1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的代森氨1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喷施防治,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2黑斑病。黑斑病也称为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是危害杨树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杨树幼苗、幼树的叶片、叶柄、嫩梢。该病菌不仅危害杨树,还可危害榆树等。发病后严重影响杨樹生长,严重时会造成苗木死亡。

黑斑病多发生在5月初。病菌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春季萌发后产生分生孢子,孢子借助风力、雨水传播。落在叶片上的分生孢子侵入叶片气孔,产生危害。且分生孢子具有再侵染性。发病初期,叶片背部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5~6天后叶片两面的中央部位有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分生孢子堆。后期发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严重时连片,形成大病斑。病害严重时,叶片变成黑色,病叶提早脱落2个月。黑斑病多发生在地势低洼、高温多雨高湿、排水不畅、光照不足、空气湿度大、林木间距过密等条件下。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就会迅速产生分生孢子,造成再侵染。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28℃。

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日常的营林管理,及时间伐,清扫病叶、落叶,并集中处理,消灭病原菌。苗圃地避免连作。提高苗木间的通风采光性能,降低温度和湿度。雨后及时排水,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增施有机肥、土杂肥,增强树木长势,提高其自身的抗病能力。发病高峰期,可用65%可湿性代森锌、福美铁25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96%恶霉灵4000倍加1500倍天达2116混合液,也可药液灌根;因成年杨树树体高大,不便于喷药,可采取烟雾机防治法。可用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宜在早晨5~7时且无风无雨条件下,或在晚上18~20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以保证防治效果。

发病初期,可用25%多菌灵200倍液喷施,雨季时加0.3%的胶(或豆粉、豆汁等)增加粘着性,防冲刷;或用托布津500~1000倍液喷施防治。

参考文献:

[1]王勋.浅谈杨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5,(14):86.

[2]杨钧.杨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0.

[3]姚东平,韩迎春,程前,程漠远.杨树的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3,(08):64.

猜你喜欢

生长习性杨树防治
蚕豆有限生长习性的遗传分析与种质筛选
荞麦的生长习性及高产种植技术
跟踪导练(五)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