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威信生态文明建设
2017-05-21王瑜
王瑜
摘要: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之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設;林业产业;发展
一、 威信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400km2,总人口43.2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人口大县。境内多为高山,沟壑丛横,海拔高差较大,最高海拔1897米,最低海拔48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平均降雨量963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同时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竹资源10属22种,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10家。截止2016年末,全县林地面积达12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20万立方米;竹产业基地1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3%,林木绿化率达到53.57%,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累计补偿面积达到60.61万亩;是全国绿化先进县。2016年至2017年冬春造林完成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人工造林13.07万亩、封山育林5.5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兑现各类林业惠农资金2359万元。2015年和2016年,威信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森林威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威信县营造林改革方案》,全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顺利,营造林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威信在绿色发展、特色富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森林资源仍处于低水平开发状态,森林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生态保护与群众基本生存的矛盾突出。全县有近8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由于尚未建立健全全县林业生态保护机制,群众在基本的生产生活中时有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二是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当前,随着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旅游开发等工作的推进,都不同程度对生态造成破坏,虽然我们尽力减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发展转型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三是有限的财力与重大的保护任务不相匹配。2016年,威信全县财政收入仅为1.51亿元,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建设、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环保建设、地灾治理等生态环保项目和繁重的生态保护任务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财政保障难度大。四是群众生态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乱砍滥伐、乱捕乱猎等现象时有发生。县乡“三废”硬件处理设施、生态应急力量等还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森林威信”建设的进程,制约着持续发展的空间,林业产业建设配套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开始显现。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领推动“森林威信”建设
2015年威信出台了《关于推进“森林威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森林威信”建设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6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突破500万立方米。新建笋用竹林基地20万亩,用材林基地10万亩,林经作物10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30万亩以上;建成绿化苗圃基地2万亩;力争林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特别是在林业产业发展上,提出了“合理布局,加快发展五大林业产业” ,即:大力发展笋用竹产业、择优发展经济林果业、适度发展用材林产业、加快培育观赏苗木产业和扶持发展木材加工业,到2020年,方竹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甜苦竹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改造建成高效筇竹林5万亩,其他竹类12万亩,全县竹林规模达到40万亩;推广发展猕猴桃产业10万亩;以杉木为主的商品用材林基地保有量达到50万亩;打造5个千亩绿化苗圃样板,建成绿化苗圃基地2万亩;建成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木材加工企业3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1家。
2016年12月,威信启动营造林工作全面改革工作,积极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抓好规划布局,突出林业规模效益。二是转变栽种方式,解决好“谁造林”的问题。三是转变苗木供给组织方式,解决重栽轻管的问题。四是明确责任主体,切实做好造林项目工程。五是突出苗木资金统筹使用,确保整个营造林工作的有序推进。六是严格考核奖惩。层层压实责任,实行全员风险考核。
三、威信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林种选择与地域气候特征和大市场需求没有高度融合。一是多年来选择的树种不适宜威信县多雨寡照高湿的气候,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形成区位产品优势;二是跟风发展,林产品市场空间狭小,销路不畅,难以形成优势产业。
(二)基础建设滞后、缺乏技术支支撑,管理粗放。一是林产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缺乏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手段,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不好,部分最终失去信心弃业转产。二是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等服务体系不完善,存储能力和流通服务水平相对较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林业产业化发展需求。三是林业产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偏低,先进的林业培育技术、林产品加工、生物工程技术等普及应用率不高,产业科技化水平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缺乏产业龙头引领。威信林业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定规模,如杉木和楠竹等,但由于缺乏综合势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做龙头企业引领,没有高附加值产品,加之交通物流运输因素,林业产业规模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四)配套政策不到位。林业产业是一个投入大、投资周期较長,见效较慢的特殊行业,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和服务,现行配套政策存在一年热、两年冷,三年换人就变策的现状,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龙头产业,发挥规模效益。
(五)部分从业人员思想意识有偏差。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部份从业人员或种植大户,出发点不对,不是真心要做大做强林业产业,而是利用相关部门管理漏洞,假借发展产业之名或倾销种苗,或套取国家政策扶持款,严重影响我县林产业的做大做强。
(六)发展后劲不足,缺乏产业资金推动。一是国家投资侧重于生态建设,用于产业建设的投资少,政策性贷款争取难度大。二是多数林业企业缺乏实物产权抵押,导致融资困难。三是林业项目投资回报慢、融资成本高,林业项目贴息不管是主体覆盖面还是在利息总额中占比不高,投入林业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后劲。
三、 对林业产业的几点思考
(一)强化规划理念,做好规划引领。虽然在2016年12月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的营造林改革方案中提出“抓好规划布局,突出林业规模效益”,要求各乡镇在林业规划布局上要注重强化全局观念和培育主导产业意识,今后实施的营造林项目全县以营造竹子为主,各乡镇可结合实际,按照群众或林产业公司意愿自主发展核桃、油茶、毛叶山桐子等木本油料及一些经济效益好的树种,努力提升林产业发展水平。但全县缺乏总体规划,形不成全县一盘棋的合理布局。很多林业产业发展得好的地方,抓一个产业可能要持之以恒的抓十几年才能形成规模效益,我们要形成一个“大规划”后一抓到底。
(二)全面深化改革,夯实林业产业基础。营造林改革的实施,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进一步明确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从目前实施的效果来看,责任压实了,发展的热情也高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从主导实施向负责监管的角色转变,许多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以前“造林不见林”的情况正在向“造一片成一片”转变,真正回到林业发展的正常轨道,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转变政府职能,引导企业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林业产业企业、林业种植大户和发展林业产业的专业合作社,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林业经营,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服务提升工作。要力争做到发展的每个林业产业都有实力强、认真干事的公司参与,将政府引导的每一个林业产业都发展为优势的主导产业,力争通过5-8年的时间,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林业龙头骨干企业,真正将威信林业产业发展成为公司赚钱、政府创税、群众增收的朝阳产业。
(四)做好示范带动,增强发展信心。从威信农林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之所以没有形成气候,没有产生明显的效益,究其原因是群众对主导发展的产业信心不足,没能从心里接收。群众接受的大多是周围成功的典范,对不是发自内心愿望的产业,往往采取应付态度,强烈的发展愿望与现实反差,形不成产业基础。因此,必须建设相关产业示范基地,帮助群众树立发展信心,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解决产业基础问题。
(五)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要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大林业建设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林业员工干部队伍,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要,为助力和推动威信林业发展,建设和推进威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支撑。
(六)加大政策研究,服务企业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和价格等相关政策,实行“谁投入、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保护企业或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并提高企业和投资人的经济效益。二是坚持稳定山权、林权,稳定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继续完善双层经营,实行山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放开使用权,明确承包期限,坚持长期不变,实行林业可持续快速发展。三是严格执行中央和省里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保证林农实实在在增收,切实让林农共享惠民政策。四是结合实际制定优惠政策,抓好招商引资,引进实力集团企业,发展威信林业产业。激励全社会都来关注林业、开发林业,为推进林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出力献智。
总之,只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面推动威信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威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红色革命老区经济的跨域腾飞和脱贫攻坚及全面决胜小康才能取得根本性胜利。
参考文献:
[1]李世东、樊定敏等.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 科学出版社 2011.04.
[2]叶永春.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现代园艺,2016,01:110-112.
[3]曹胜利.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88.
[4]孙培福.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6,09:295
[5]元立勋.如何提高造林质量及造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性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4)
[6]黄玉华,刘艳,杨世刚等.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促进生态林业发展 [J].现代园艺,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