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育成鸡均匀度的方法措施
2017-05-21于平
于平
摘要:育成鸡均匀度不仅反映雏鸡与育成鸡的管理水平,也直接决定了成鸡后期的生产性能。控制育成鸡均匀度,需要定期随机抽样称重、测胫长,及时合理调群,调整饲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鸡群的均匀度等方法措施,养殖人员在确保育成鸡具备较高的成活率时,确保其充分发育。严格控制育成鸡的体重与性成熟,以便培育出体形匀称且具备高产潜力的鸡群。
关键词:控制;育成鸡;均匀度;方法措施
育成鸡均匀度可以反映育成鸡的质量,也可以反映雏鸡与育成鸡的管理水平。所以育成鸡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成鸡后期的生产性能。
1. 定期随机抽样称重,测胫长
首先,养殖人员应确保每周对育成鸡称重一次,体重是判断育成鸡均匀度的有效方法,三周龄之前可以采用群体称重的方法,而三周龄之后则可以采用个体称重的方法,且抽取比例由鸡群数量决定。且对于抽样的鸡还应做到逐只称测,并做好记录工作。其次,应在每周的同一天内进行称重,以确保体重的准确性,从而充分了解鸡群的生长及发育情况。再次,称重的结果应取平均值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而后及时调整鸡群的饲喂量,确保每只鸡都可以保持在标准体重范围之内[1]。最后,在掌握体重期间,四周龄之后的鸡群还应每两周测量一次骨架,观察鸡群发育是否健康,一般是测量胫部。
2. 及时合理调群
根据测重结果判断鸡群的体重、大小以及体质情况等,而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合理的调整鸡群,并做到分类管理。同时,还应及时淘汰鉴别错误或者发育情况较差的鸡,并及时无害化处理死亡鸡。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应挑选出体质较弱的鸡群进行集中饲养,以便提升鸡群的均匀度。
3. 调整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直接决定着鸡群的均匀度,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则会使得鸡群的活动受限,甚至还出出现激烈的竞争,采食与饮水都不均匀,致使部分鸡体生长较慢,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养殖人员应根据鸡舍以及饲养设备设施决定鸡群密度,一般7至14周龄的鸡每平米控制数量在10至12至只,而15至20周龄的应每平米控制数量在6至8只[2]。
4. 確保鸡群的均匀度
养殖人员应为鸡群提供充足的饮水、饮食工具,并合理分配,减少鸡挣食的问题。对于笼养鸡,食槽内还应确保加料均匀。对于网上及地面饲养的鸡群,为了确保每只鸡具有足够的料位,还应根据实际的采食情况适当增加辅料桶。同时,还应保证饲料的质量水平,在体重匀称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上一周的饲喂量,但如果超过标准体重后,每只鸡还应每天增加3至5克的料量。
5. 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应防止出现高温高湿或者低温低湿情况的出现,且育成舍内的温度一个保持在15至30度范围内,做好防寒与防暑措施[3]。鸡舍内还应及时通风换气,充分排除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确保为鸡群供应新鲜空气。其次,应合理控制光照强度,且光照时间不可过长也不可过强,以防鸡群出现性早熟问题。根据鸡舍情况,养殖人员还应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密闭式鸡舍应采用渐减的光照制度,而开放鸡舍则应保持自然光照。再次,养殖人员定期清理粪便,并对鸡群的料槽、饮水器等设备进行充分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地面饲养的鸡群,还应保持垫料的干净整洁,以便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最后应做好防疫工作,育成期应重点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且多雨季节也应做好球虫病的预防工作。在春秋季节时,养殖人员还要为鸡群定时驱虫,主要驱除线虫、绦虫等。在鸡群开产之前,还应针对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进行免疫工作。育成鸡的防疫工作较为复杂,为此,养殖人员还应完善免疫程序,并做到科学合理使用疫苗,避免因过度抓鸡而造成应激反应。
结束语
记得育成期主要指的是有育雏结束至开产前的一段时间,育成鸡质量水平将直接影响着蛋鸡一生的生产性能。为此,养殖人员在育成期时应确保育成鸡具备较高的成活率,确保其发育充分。同时,还应严格控制育成鸡的体重与性成熟,以便培育出体形匀称且具备高产潜力的鸡群。
参考文献:
[1]陈合强,王宏胜,施海东,等.影响肉种鸡均匀度的因素及提高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2,(09):15-16.
[2]邢红文,赵建新,等.岭南黄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J].新疆畜牧业,2012,(11):47-48.
[3]孙海龙.肉种鸡产蛋前期体重和均匀度控制要点[J].北方牧业,2014,(09):22.
(作者单位:542801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族乡水产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