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7-05-20李海燕
李海燕, 任 静, 威 敏
(四川省广元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二科, 四川 广元, 628000)
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李海燕, 任 静, 威 敏
(四川省广元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二科, 四川 广元, 628000)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68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和循证护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临床疗效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与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SAS及SD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对妊高征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状况以及心理状况,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循证护理; 临床实用价值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一种在妊娠期间孕产妇特有的常见疾病,简称妊高征。妊高征多发生于孕产妇妊娠20周后,临床表现是高血压与水肿以及蛋白尿,更甚者伴随头痛、头晕及眼花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抽搐及昏迷的现象[1]。当前妊高征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是导致孕产妇以及围产儿病发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及孕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循证护理(EBN)是指由医生及护士来组成护理小组,通过检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并结合在临床中的实践经验,进而确定需要进行护理的问题,最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最佳护理计划的全过程[2]。其本质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审慎明确地把患者愿望及临床经验结合科研结论,依此来获取最佳护理方案。本研究通过对妊高征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案,取得了可观的临床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 符合《妇产科学》中的收缩压≥130 mmHg或者舒张压≥90 mmHg的诊断标准[3]。详细调查患者病例情况以及做好常规项目的体检,均为正常患者,并满足本次试验要求。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病症史,并排除肾上腺肿瘤与肾炎,以及肾动脉狭窄等肾部的病症,且排除糖尿病以及精神病的患者[4]。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本院妇产科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严格检查确诊,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以及本次试验的要求[5]。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案,均分为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案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案治疗)。实验组34例,年龄21~38岁,平均(26.1±2.4)岁; 初产妇19例,经产妇15例; 孕周为34~43周,平均孕周为(38.4±2.1)周。对照组34例,年龄22~39岁,平均(28.3±2.1)岁; 初产妇16例,经产妇18例; 孕周35~42周,平均(37.1±2.7)周。2组年龄、孕周、分娩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常规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诊疗标准,给予基础性上的支持性治疗与护理[6]。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及时为患者消除心理烦躁、抑郁的不良状态; 向患者及时讲解妊高症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基本知识; 鼓励患者及时跟家属积极交流沟通,让家属及早并详细的了解妊高征的严重性,并取得家人的支持;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详细地指导,多用清淡的食物,忌食用辛辣等食物,以保证患者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富含纤维的食物,对身体进行补充铁与钙; 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多注意休息,以确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并促进身体的恢复。实验组对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案,由医生和护士成立护理小组,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来确定需要进行护理的问题,诸如心理状态、身体状况、情绪反应等一些方面,最后根据患者的实际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最佳护理方案,给予患者最优的治疗护理。2组中患者于治疗护理过程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及评价指标
1.3.1 观察指标: 依据《妇产科疾病诊断学》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疗标准[7],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血压情况,临床疗效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与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情况。
1.3.2 评价指标: ① 血压情况: 跟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疗标准,对患者定期进行血压测量来评定病症的改善情况。② 临床疗效情况: 痊愈,患者的血压状况已完全正常,身体上的临床症状也已完全恢复; 显效,患者的血压状况基本正常,身体上的临床症状基本恢复; 有效,患者的血压状况已有好转,身体上的临床症状也有恢复迹象; 无效,患者的血压状况及身体上的临床症状均无改善; 总有效为痊愈+显效+有效[8]。③ 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分析,评定的标准为SAS>50分,SDS>53分[9]。
2 结 果
2.1 2组中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恢复的情况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 mmHg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痊愈及总有效情况高于对照组,无效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妊高征是一种在妊娠期间孕产妇特有的、较常见的、严重性较高的妇产科疾病。妊高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水肿、头痛与蛋白尿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抽搐或者昏迷的情况。妊高征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是导致孕产妇以及围产儿病发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及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在临床中已引起高度的重视。方法上采取药物治疗配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护理后症状有所消退,血压也有恢复迹象,但是患者治愈效果不明显,并有复发的可能性。由此,常规治疗护理对妊高症患者的痊愈可能性极小,且此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医院开展了循证护理的方案对妊高症患者进行治疗性护理。
本研究选用循证护理的方案,采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来确定需要进行护理的问题,诸如心理状态、身体状况、情绪反应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最佳护理计划[11]。由于循证护理能克服常规护理及传统护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及时有效地给予妊高症患者最佳的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来进行有效的治疗与最优的护理[12]。鉴于此原因,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后,妊高症患者的血压情况恢复正常,且临床疗效的情况也是大有改观,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效果显著。由此验证循证护理方案在治疗妊高症中的可行性较高,取得了较高临床价值。
本研究根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护理方案的评定标准,以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病情改善情况评定准则来进行选择确定。结果显示,实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恢复的情况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痊愈与总有效情况高于对照组,而无效情况要比对照组低;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1] 刘晓慧, 张焕灵, 周静.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孕妇凝血功能变化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8): 109-110.
[2] 潘文凤.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 贵州医药, 2010, 34(12): 1150-1151.
[3] 张群华, 徐明娟.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6): 98-101.
[4] 陈明珠.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2): 149-151.
[5] 王益群.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4): 602-604.
[6] 张翠红, 陈咏玫, 李智, 等. 体重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7): 1001-1004.
[7] 张宾美, 蔡杰, 胡海华. 无创动脉检测联合平均动脉压在高龄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13): 1902-1904.
[8] 张丽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程观察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9): 37-38.
[9] 滕喜玲.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褥期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1): 50-51.
[10] 李运平, 连俊红.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12): 1344-1345.
[11] 谢爱群. 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5): 803-805.
[12] 庞小艳, 林凤若, 周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临床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5): 494-495.
Clinical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LI Haiyan, REN Jing, WEI Min
(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ofGuangyuan,Guangyuan,Sichuan, 6280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4 cases per group,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evidence-based nursing, respectively. Blood pressu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ental stat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improv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clinical practical value
2016-11-15
R 473.71
A
1672-2353(2017)08-159-03
10.7619/jcmp.201708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