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
2017-05-20南东周薛冰
南东周 薛冰
【摘 要】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交互性强、传播迅速、监管不足”等特点,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提供了温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论坛、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散播和发酵,披着“反思”、“还原”的外衣蓄意歪曲、否定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以达到其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大学生“自媒体依赖度高、猎奇心理强、辨别能力差、历史观不成熟”,因此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易感人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自媒体为有力武器,以“防微杜渐”为关键环节,以“变堵为疏”为科学做法,以“正面教育”为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媒体;大学生
一段時间以来,“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常识”、“黄继光堵枪眼疑点重重”等声音在各类论坛、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中频频出现,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讨论和争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再度沉渣泛起。大学生作为自媒体的主要使用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正确认识并科学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1 自媒体环境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再度泛起的温床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多种形式时隐时现,但从未止息和退落,而自媒体的全面发展则为历史虚无主思潮在新时期下再度泛起提供了温床。
1.1 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
“自媒体”一词的提出者——美国硅谷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博客、播客、新闻聚合、论坛、即时通讯等个人媒体统称为自媒体。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平台迅速普及并受到大众青睐,使网络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信息主体去中心化。在自媒体环境下,借助P2P 等信息分享技术,传统主流媒体的中心地位逐渐被弱化,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在网络中发布并传播信息。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还使二者在传播中换位,从而淡化了传播者的中心地位。[1]
用户角色交互性强。自媒体的用户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和浏览者。一方面,用户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发表并传播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另一方面,自媒体也为用户提供了来自他人的海量信息。网络的不同用户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传播速度显著提高。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自媒体本身的便捷的信息转发功能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导致信息蔓延的速度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借助自媒体平台,传统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有效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
信息内容监管不足。由于监管体系的形成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滞后于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内容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现象。匿名成为一些网民的保护伞,有人为了博眼球而夸大其词,有人为了谋利而造谣欺骗,有人为了发泄而攻击谩骂,给社会安全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1.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及发展
我国当代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们党拨乱反正、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开始在中国泛起。一些人以“反思历史”、“还原历史”为名, 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发展到诋毁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从纠正“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发展到否认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从篡改中国革命的历史史实,发展到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从否认中国革命的历史功绩,发展到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2]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东剧变的发生,加之中国社会从以政治为导向的社会向以经济为导向的社会的急剧转变,不仅弱化了传统社会主义价值,也一度否弃了自身的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意义,外加现时代西方社会推行并带来全球效应的新自由主义及其对我国的思想渗透,致使历史虚无主义全面泛起。”[3]这一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波及到文艺和教育领域,通过“戏说”等方式,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改编和演绎,扭曲革命史实和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
2 大学生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易感人群
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高校校园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我国进行渗透的重点阵地,而大学生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易感人群,这主要是由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的。
大学生对自媒体的依赖度高。对763名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在校本科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发现,目前自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经基本达到100%;96%的受访者每天使用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等自媒体工具;89%的受访者表示自媒体已经成为自己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媒体平台中的信息可信度较高。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是自媒体的忠实用户,而且更倾向于接受自媒体平台中的各种观点和主张,因此也更容易受到自媒体平台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强。特定的成长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大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富有叛逆和挑战心理。面对新鲜事物及观点,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当颠覆传统认知的历史“解读”和“揭秘”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他们很容易受到吸引和煽动。
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较浅,社会经验缺乏,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自主判断的能力较差。因此当自媒体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主张,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迷惑而丧失正确判断。
大学生的历史观尚不成熟。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和形成时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历史观。尤其一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差,无法用科学的唯物史观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各种煽动和鼓吹,往往定力较差。
3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必要途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扰乱大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知,歪曲大学生的历史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严重危害,给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并科学应对这一错误思潮,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穩定。
自媒体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有力武器。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平等交互、氛围轻松,有助于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资源丰富、形式多(下转第124页)(上接第122页)元,有助于创新工作形式,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开展教育引导,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具体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应对,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即时了解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有效掌握该思潮对学生的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以自媒体为舆论场,有的放矢地对错误的观点进行引导和纠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防微杜渐”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关键环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往往披着“反思”、“还原”等狡猾的外衣,从细节问题出发,篡改或歪曲历史,其苗头层出不穷,其渗透无处不在。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相关研究和学习,掌握见微知著的本领,敏锐发现历史虚无主义的苗头,并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应对,防患于未然。
“变堵为疏”是纠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科学做法。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各种主张,如果一味压制和反对,往往难以使人信服,还有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实,学生对于历史的质疑和反思,恰恰为历史教育提供了良好时机。教育工作者应当因势利导、变堵为疏,带领学生直面历史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求教专家等方式共同学习探索,寻求历史真相,有效批驳和纠正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正面教育”是驱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长效机制。对于层出不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大学生会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和影响,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化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通过思政课堂、讲座、班会等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夯实历史知识,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而从根本上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1]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 2012(3):10-14.
[2]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北京教育:德育,2013:120-128.
[3]许恒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危害及其批判[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1-35.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