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探究
2017-05-20费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 710126)
摘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校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如何及时、积极、有效的应对危机,成为高校突发事件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舆情的正确引导能够有效化解伴随突发事件而来的舆情危机。探究建立在舆情引导基础上的应急机制有助于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营造和谐的高校舆论氛围。
关键词:舆情引导;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01-03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平稳发展后,我国迎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高校作为知识、信息及人口都高度密集的单位,突发事件数量也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
新媒体环境下,频繁出现的高校突发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校舆论危机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已经不能仅从监管和控制来着手;更应从对舆情的研判入手,建立一套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一、輿情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所谓舆情,是由个人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或特定事件所持有的群体性情绪、意愿、态度、意见和要求交错的总和及其表现[1]。综上,舆情的实质可以认为是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所做出的反应。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舆情更大程度上指的是网络舆情,也就是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公众事物所做出的态度和反应。
也正是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介入,使得当今的舆情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多元化。互联网技术和使用终端现已高度普及,不同教育、文化、社会背景的人群可以在网络世界实现沟通互联,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们是身份不同、背景各异的网民群体。
其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互动性。网络的普及,使得人群间原有的职业、身份、地域等壁垒被打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同一事件、话题发表看法,并利用网络与其他网民就事件展开讨论。这些讨论有时甚至衍生出新的舆论事件。
再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高度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的网络实名制并未完全落实,人们使用网络时,可以抛开自己的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发表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和看法。
同时,网络舆情内容复杂。社会中的多元文化依托网络得以发展和碰撞,这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特点,也正是因此使得网络舆情的内容更加复杂。
另外,网络舆情传播迅速。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评论者及分享者,往往一条信息在短时间内便成指数倍扩散[2]。
最后,网络舆情具有较大破坏性。网络舆情多是由一个时期的热点事件所引发的,其传播主体的去个性化,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和传播的迅速性都使得虚假的、负面的消息会更加快速的传播到更大范围,如果任其发展,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针对高校突发事件这一概念,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释。有学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一般指在高校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校园或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和损害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3],也有人认为“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4]。无论从哪一种定义,都可以看出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突发性、危害性和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的特点。综上,本文所述的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自然、人为、社会因素引起的,在高校内部或外部突然发生的,对校内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或精神状况造成伤害的,对校园和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的紧急事件。
三、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分类
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各异,成因也各不相同;按照突发事件成因的种类将高校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1.不可抗因素。主要是指如战争、地震、火灾、恶性疾病等;此类因素发生时极易引发群体性的伤亡事件。
2.个人因素。大学生心智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思想单纯,行为方式简单;多数大学生遇事易冲动,易将小事化大,最终酿成大祸。
3.家庭因素。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5后”独生子女,甚至部分学生的家长本身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个性化,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同理心,喜欢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4.学校因素。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校软硬件设施发展滞后,教职员工配比都严重不足,管理制度陈旧等一系列的失衡都导致了学校服务能力的下降,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从一方面增加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社会因素。大学生是最活跃群体,也是最易冲动、易受蛊惑的群体。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洗脑”,煽动学生,引发群体性事件,借大学生之名对高校进行攻击,间接对政府施压。
四、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现状及剖析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快速性。大学生群体人数多,联系紧,网络普及率高;导致了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消息传播迅速;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会进一步加速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酵。
2.被动性。多数高校突发事件先是由非官方消息源披露,这个消息源有时并非当事人,多是小道消息。非正规的消息源占据了主动性,并直接决定了公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和舆情的指向;也导致了后续官方跟进时对舆情处理非常被动。
3.指向性。当学生、教师或是高校相关人员参与到突发事件中时,在一段时期内部分网友会因对学生、教师或是相关人员群体的不满甚至私人恩怨,将矛头指向高校,进行攻击。
高校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中之所以如此被动,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内的事件相关部门间推诿、扯皮,丧失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相关部门“官本位”的行事作风,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同媒体打交道,放弃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另外还有一方面,多数高校虽然建立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但并未建立相关事件的舆情引导机制。基于以上原因,高校官方在突发事件中丧失了话语的主动权,无法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和舆情控制。
五、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负面舆论形成之前,高校应善用媒体进行有效的舆情引导。由于舆情引导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因而高校和媒体应注意引导舆情时的方式方法[5]。为了能更好的实现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及时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及时让公众了解信息,发挥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对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新信息的解释[5]。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迫切需要获得相关信息,而高校要做的就是让公众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信息,从而避免非正规渠道消息对舆论的负面影响。
2.真实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应的在第一时间明确事件原因,分清责任,将事件的真实原因和经历,采用适当的方式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一方面杜绝了以讹传讹的局面,同时也提高高校官方信息发布的公信力。
3.主动性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高校应快速反应,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一方面,校方应积极联系教育管理部门、媒体和相关部门、机构,做权威信息发布,将公众的关注重点引导至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提升高校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校方还应借媒体之力获得舆论引导后的公众反应,共同制定好下一个阶段的引导工作方案。
4.一致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要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对外的信息发布和沟通交流工作应由专人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高校不同部门或不同领导对事件的不同回应给学校舆论引导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好的做到官方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5.多样性原则。针对不同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应建立不同的舆论引导机制。针对同一突发事件,在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应有不同的引导重点和方式。针对舆论所反映出的不同的公众反应,也应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
六、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基于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一些针对高校的恶意言论;并且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防止因非理性舆情的传播而导致的事件恶化。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1.监控预警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引发舆情重在预防,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新媒体舆情监控作用不仅体现于对舆情信息的感知与收集,还可通过新媒体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6]。为了更好地完善舆情监控体系,应在高校中建立“学生工作主管领导-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三级信息监控体系;发动该体系中的成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类媒体信息进行筛查、分析,及时感知舆情信息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预防和控制舆情恶化。
2.快速反应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快、破坏性高,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三级信息监控体系既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体系,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快速反应体系。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员必须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一线信息,结合三级信息监控体系,自上而下,分工合作,在学生、学校、社会等层面进行快速反应。
3.沟通引导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后,为了缩小影响面,一些高校往往采取强硬措施,限制学生自由,封锁信息,导致内外部信息不畅[6],结果适得其反。因此,高校应建立成熟的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对外沟通: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的发生、进展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另一方面,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舆情引导机制:根据舆情的最新发展状况,结合事件的发展,综合考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件,理性发表评论,有策略地引导舆情走向,进而消除外界对事件的误读,以及不良舆论造成的影响。
4.消融总结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后期,社会对事件关注度降低,舆情传播减少;此时为避免舆情反弹,高校可运用教育引导的方式来进行舆情消融。
最后,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彻底消亡后,应及时针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和舆情引导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炼、更新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高校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J].新视野,2013,(4).
[2]陈阿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汪路勇,方文明,高校突發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3,(12).
[4]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
[5]吴云才,社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原则和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7(下).
[6]刘立波,郭玉铸,高等学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收稿日期:2016-12-10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学会2015年度课题项目“高效管理体系下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创新研究”(SJHYBKT2015001)
作者简介:费菲(1989-),女,籍贯陕西西安,硕士研究生,讲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