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先念同志在中原突围前的工作部署
2017-05-20刘清�オ�
刘清�オ�
摘要:李先念同志在中原突围前夕,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对敌我双方情况作深入细致的了解,作出了周密而系统的部署,在政治思想工作上作了应变准备,尤其是选好突围方向,大胆心细,终于冲突敌人的包围圈,保存了革命斗争的火种。
关键词:李先念;中原突围;部署
1946年6月开始的中原突围是中共党史、人民军队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是一个伟大壮举,也是中共中央、毛泽东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将开始前的重大战略决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时期。中原解放区的主要领导人李先念等,在突围前夕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胸怀大局作出周密而果断的战略部署,为突围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充分体现了李先念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的胆略和机智。
一
顾大局,坚决按党中央精神办事,在政治思想上作好应变的充分准备。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坚决反对内战,要求建立联合政府,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然而抗战时期躲在大后方的蒋介石,企图在美国人的支持下,依仗着手中的400万军队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与解放区,建立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权。为了保证人民的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谈判的同时,也发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对各解放区的军事力量作了全面部署。其中中原解放区按照中央指示,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简称中原局),将所属部队组编成中原军区。中原解放区跨鄂豫皖湘赣地处国土中心地带,其雄踞华中腹地,控扼江汉要冲,踞中心城市武汉、南京不远,是蒋介石大军出川攫取华北、华东、岭南的严重障碍。故蒋介石云集重兵,首攻中原,以30万对6万的悬殊之比对其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并在政治上施加重重压力。为了全国战局的部署,毛泽东要求中原部队继续坚持,努力完成牵制国民党军队的战略任务。当时中原解放区、中原军区的主要负责人李先念,充分表现了他不畏艰难,勇顾大局的崇高思想和智勇双全的气魄胆识。假若在抗战胜利后不久,李先念立即率部或东进到华东解放区,或北上到晋冀鲁豫解放区,都是比较顺利的事。但他从全党战略大局出发,坚决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办事,冒着巨大的危险在中原地区进行着长达10个月的战略坚持,为全党全军的战略重点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针对中原地区的实际特别是因敌情复杂也为本部队和地方机关的应变采取了措施,使中原地区的革命力量得以保存。这些措施是:其一,对广大指战员及地方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提高解放区军民的政治思想觉悟。教育大家既对美蒋集团保持高度警惕,同时也要克服急燥冲动的情绪。他多次对大家讲,我们不怕国民党,不是走不了,而是还不到走的时候,这种超常的胆略和自信心,更加坚定了同志们的信念。尤其在1946年春,李先念还配合周恩来、董必武与美蒋代表在谈判桌上进行着有理有节的斗争,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其二,系统地进行军政调整,确保重点。1945年秋冬以来,形势变幻不已,李先念认为掌握主力武装,就是掌握了机动力量,必要时能撒得开,收得扰。选好机动位置,就不难对付来自不同方向敌人的进攻,应付最困难的局面。李先念针对中原部队新兵多,军事素质不高的实际,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提高指战员的军事技术和政治觉悟。与此同时,国民党五、六战区的主要兵力向桐柏地区推进,形成包围之势企图实施南北夹击,解放区形势骤然紧张。为争取主动,李先念率军区主力奉命向平汉线以东转移,驻扎到礼山县的宣化店一带,以便应付国民党在军事上的突然袭击。1946年初,李先念又将鄂东等地的部队作了精简及调整,把鄂皖边武装及干部西撤至黄陂,并派人进入黄冈(今团风)大崎山区坚持斗争和策应。其三,采取积极措施打击蒋介石经济封锁。蒋介石在军事包围的同时,又对中原解放区进行经济封锁。粮食、布匹、医药等物品在解放区奇缺。为了克服困难,减轻人民负担,李先念等人提出:一手持枪自卫反击,一手拿锄生产自救。全军上下广泛开展生产节约活动,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带头节约支出,亲自参加生产劳动。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李先念还指示军政各级机关从1946年4月起,停止向群众借粮。而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则提出“匀米匀饭,支援部队”的口号。在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下,蔣介石的经济封锁未能奏效,反而使解放区军政、军民更加团结。事实证明李先念的这些工作为后来突围奠定了一定基础。他以无产阶级军事家的大智大勇统帅中原部队牵制国民党军30余万人,有力配合了其他解放区的作战。
二
抓住时机,及时转运伤病员和干部为突围作好充分准备。1946年5月10日,停止中原内战的《汉口协议》虽然签订了,但国民党当局却先后在中原地区投入11个军26个师共30万人,可谓是大军压境。而中原部队仅6万人马,且主力被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一块狭小区域内,鄂东、江汉、豫南三区也被分割成品字形,形势极不利。1946年1至4月双方军事冲突达200余次。5月之后形势更加紧张,中原地区无和平可能,其部队武装突围亦不可避免!这一切李先念十分清楚。郑位三也回忆道:“坚持中原,其目的在于牵制敌人,以便于华北主力集中力量歼灭国民党军。但中原是孤立的,……搞不好,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如此严峻的形势,使得李先念在贯彻中央指示的同时又着手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进行军队复员、伤员护送、干部转移等善后工作,同时保存骨干,便于突围时的行动自如。中央在2月间也发出有关指示,身处险境的李先念更是十分重视这些工作,亲自向各级部门部署安排,短短的两三个月,李先念经过细致的组织工作,一些年纪偏大体质单薄的士兵或部队非战斗成员近万人复员回家;伤病员及部分家属子女七百余人设法安全转运出去;特别是几右名干部化装转移的工作更是卓有成效。1946年初《罗山协议》签订后,中原区党政机构作了调整,解放区地盘有所缩小,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富余,为了减少部队在紧急条件下突围的负担,更为了保存革命火种,李先念在请示了中央之后,责成中原局组织部直接负责,将这批干部用各种方法,绕过国民党军队的监视而转移到华北等地。由于各方面的努力,这几百名干部混过敌封线成功地到达目的地。有些同志还设法就地隐蔽,为革命事业保存了一批骨干,更减小了不必要的牺牲。另外李先念还着手了其他的善后工作。1946年6月初,李先念密召驻汉办事处处长郑绍文,让他在坚持工作的同时,作好应急准备。郑返汉后立即做了相应的布置并通过关系为解放区购买了一些药品和无线电器材。 同时李先念指示中原民主建国大学及《七七日报》悄然停止一切活动,派顾大椿向有关人员交待与地下党组织联系方法。为了稳定对手,指示下属确保军调处美方代表的安全,速调张体学部秘密换防……。这些工作为突围的神速性灵活性作好必要的保证。
三
选择最佳突围方向,运用良好的斗争策略,是突围旗开得胜及最终胜利的有力保障。“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1946年以来,国民党30万大军已基本形成合围之势,仅环绕解放区的碉堡炮楼达六千之多,其军事长官程潜奉蒋之命下达绥靖计划即兵力重点集中鄂中,进剿江汉,相机扫荡鄂东。然而豫南等地早已为国民党军所占领,合法转移无望,只有武装突围,才能避免全军履没的命运。党中央及时向李等人复电“生存第一,胜利第一”。在此前后,李先念与中原局其他领导人一起,对部队突围作在短时间内了周详的安排。首先,是战略转移方向的选择,当时有向东、向北、向西三个方向可选,李先念认真分析了各个方面的利弊。他认为向东突围,行程较短可快速抵达苏皖解放区,沿途比较富庶,群众基础较好,但要跨过江淮水系,河流湖泊众多,且道路狭小不利于大队人马齐头并进,更有国民党重兵把守,危险较大;向北突围,可达晋冀鲁豫解放区,刘邓大军也可南下接应,但要过黄河,走黄泛区,特别是临近陇海路国民党调兵极易,故也难达到目的;如果向西突围,过武当山向北可进陕甘宁,道远地瘠民贫,但国民党疏于防守,且山大地广,易发挥我军游击、运动之特长。经过紧急磋商,李先念等统一了主力向西突围意见。并向中央汇报“主力向西突围,尔后直迫内乡、淅川、荆紫关地区,……主力经伏牛山腹地,出卢氏、洛宁,越陇海路,渡河到太岳地区……必要时,转甘南创造根据地,或转到陕甘会师”。其次,对突围时间的选择。中原部队的突围,不仅是中原部队自身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整个解放区反内战的大局,中原解放区多坚持一天,兄弟解放区就可以赢得一天的时间。因此、李先念等一面顾大局冒着危险坚持斗争,一面密切注视着敌情的变化作好转移准备,这个时机必须把握好,时间早了完成不了党中央的任务,若定晚了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皖南事变!6月中旬,中原军区终于准确截获国民党方面的作战密令即6月26日集结完毕开始进攻,7月1日发起总攻。李先念等及时间向中央汇报,并提议“允许我们本月底即开始突施突围。”这些得到党中央毛泽东的完全赞同。施即6月26日李率主力及时向西突围,赢得了时间。第三,李先念在突围布置上即作巧妙安排。中原部队面对数倍之敌,要想冲出去,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李先念的安排下,主力部队包括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第一纵队一部佯作东进待掩护主力西去之后,自行选择突围方向,后来该部在皮定钩的率领下向东突围,向东的皮旅,穿过鄂皖边,到达苏皖的解放区;张体学部在宣化店掩护、警戒,稳定美蒋集团,该部后来东进,奉命转战大别山就地坚持;江汉军区留守部分人员打游击以牵制敌人。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下令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外围进攻时,李先念、郑位三、任质斌、陈少敏、王震等根据中央精神,展开壮观的突围战役,揭开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待主力跳出敌包围圈时,负责掩护、牵制的皮部、张部也不失时机地分路突围。李先念的这一妙计使对手一下子摸不着头脑,等国民党军队到达中央原解放区中心宣化店时,早已是人走城空。经过三十多天的苦战,西线两支部队分别到达陕南、武当建立新的根据地,尔后李先念等胜利重返延安。而东线皮旅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到达苏皖,堪称奇迹的是,皮旅出发是六千人,到目的地依然是六千人。中原突围战役持续了一个多月,约7月底至8月初宣告结束,粉碎了蒋介石一举歼灭中原部队的企图。同时全国解放战争就此开始。
总之,李先念同志怀着对党的无比忠诚,在孤悬敌后,斗争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形下,为中原突围作好充分准备,大胆出击,机智灵活,终于冲破敌30万大军的包围堵截,因而赢得了中原突围的伟大胜利,也是战争史上险中求胜以小击的奇迹。大有人评价:充分显示了李先念和中原军区部队高度的全局观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他统帅大兵团同强大敌人作战的战略战术和指挥艺术。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湖北 黃冈 4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