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探索

2017-05-20朱凯�オ�

山东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探索高校管理

朱凯+�オ�

摘要: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为依托的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升教学工作水平、管理效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应强化“管理即服务”的意识,夯实思想和理念基础;加强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完善管理策略,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校院两级教管管理效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两级;教学;管理;探索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就是通过学校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明晰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职责、权限和利益分配,形成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的两级教学管理层次。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近年来已有众多高校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付诸实践,但由于在职能划分、权责归属、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不清晰及滞后性,改革的实效性不足。建立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教学资源、构建纵向分权的配套机制、打造一支高效率的教学管理团队,既是时下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校院两级管理的内涵

校院两级管理是指高校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学院两个管理层级,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部门的管理职能,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校院两级管理是一种不同于高校传统管理方式的新模式,根本目的是解决高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学校过分集权并保留主要管理职能, 势必让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忙碌于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导致本该作为关键来抓的战略规划、协调、评估与监督、服务等功能被弱化或流于形式。推行校院两级管理,缘于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大学内部管理、发展动力和深层积极性的发挥。它的核心是在明确两级管理的基础上,降低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力,调整管理幅度,规范管理行为,建立起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的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激发各级组织的办学活力,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学院在学科上代表着大学,在体制上是大学的实体终端,是大学里的一个关键层级,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管理职能,它既有可能将现行高教管理体制的某些优点在这个层级上或是放大或是缩小,同样也有可能将管理体制中的各种缺陷弊端在这个层级上或是放大或是缩小。

二、校院两级管理的对策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明晰学院的主体地位。校级教学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由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评测,由事务型管理转为服务型管理,从而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强化大学的功能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则是“利益驱动”。因此,科学界定校院两级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职能,在责、权、利的划分上必须保持一致,并在一个清晰的环境中进行。即学校通过总体办学目标的职权、责任分解,明确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职责、权限和利益分配,以权责划分为核心,圍绕人事、财务、资源、事务等主要方面赋予学院更多的管理职能,保障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和创造力,继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佳管理效果。

(一)下放教学管理权

学院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学校总体办学目标的规范下,可以根据学院发展和社会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自主开展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监控、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检查、教学管理及考务管理等。由于学院更为了解本院的学科专业特点,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更能贴近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学院作为教学一线,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师生的内在需求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促使理论教学更能服务于实践、服务于社会,从而创建适合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办学环境。

(二)下放人事管理权

在学校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学院有权设置和调整学院内部教学、科研、实验、行政及服务等机构,有权制定本学院教职工的工作量、考核管理及奖惩制度,有权设置调整具体工作岗位、职责、任职条件,自主选拔聘任系、教研室、学科带头人、实验室负责人、行政干部等。并可根据自身所辖学科专业特点,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工作。人事管理权的下放,能够进一步激发学院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促使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保持生机和活力,教学管理过程更为科学、合理。

(三)下放财务管理权

在学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学院可以制定经费预算和决定各种来源经费的使用,包括在可支配经费中,自主购买用于教学相关的设备和物品、自主决定院内人员的津贴分配、多渠道自主筹措办学经费等。财务管理权的下放,有利于学院树立节约教学管理成本的观念,促使教育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独立自主的财务权使得学院有更迫切的需求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潮流中,为施行产学研一体化提供驱动力,促进高校产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

(四)建立校级教学管理制度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校所制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更关注于全局性的战略发展问题,强化规划设计、政策指导、协调服务、督导评估等宏观性、导向性、智囊型、服务型职能。需充分发挥校级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组等教学组织的指导、监控作用,遵循“目标是先导,组织是保障,检查是手段,评估是关键”的原则,建立起符合现代教学活动规律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以及渠道畅通、快速有效的联动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和奖惩措施,在加大激励政策力度的同时,将竞争和评估结果与学校的经费投入和制度、政策的倾斜相结合,实行资源在学院之间、专业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动态优化,增强学院在教学质量上的竞争意识和办学活力。通过督导机制、评估机制、反馈机制、激励机制等,将过程监督与目标管理、利益引导与行政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宏观上监控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方向,促进学院良性发展,提高教学工作绩效水平。

(五)完善院级教学管理规范

学院作为独立的办学实体,所修订的教学管理规章既要服从于学校的整体目标,又要符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符合学院教学特点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以及科学的考评和监督机制,建立起二级、三级等教学管理体系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如建立院级领导及管理人员责任制、系(教研室)工作规程、课程组负责人职责、督导职责、听课评教制度、实验室管理规定等;建立学院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充分发挥院级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组等院级组织机构功能,加强院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完善科学、民主的议事和决策机制,集思广益,用好、用足、用活学校所赋予的权力,促使学院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校院两级的团队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管理人员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管理方式、方法上都经历着巨大变革,对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打造一只具有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教学管理团队,是保证两级管理顺利实施,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保障。

(一)构建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管理人员常因待遇问题、责任问题、未来发展问题等导致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转岗率较大,致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政策难以持续深入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也时常会被忽视和淡漠。建设一只稳定的、专业化教学管理队伍,已成为时下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要建立岗位准入制度。在选拔录用教学管理人员时,应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指标和标准,既要考核其教学管理知识和技能,也要考核其管理意识与创新能力。实行岗位不同,其录用标准和考核要求不同。其次,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体系,为其规划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充分挖掘其职业潜质及创造力,促使其个人成长与学校教学管理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确保一线教学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工作活力。

(二)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考评和激励机制是提升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工作水平的有力保障。通过实行岗位责任制,在明晰职、责、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度,奖优罚劣,促使教学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尽其责,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大多方位的政策性投入,尤其是在职称晋升及岗位政策上出台有力措施,引导教学管理人员开展积极竞争,通过竞争体现优胜劣汰,调动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管理效能。

(三)全方位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管理的理念、模式也在快速地发生变化。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管理理论,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自控能力,具有“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等。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是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与时代发展和校内教学改革相契合,既要有针对性,同时也要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如通过岗前培训、教学管理制度的解读等,使教学管理人员掌握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明确工作的职责和工作规范,增强教学管理的执行力;聘请专家举办讲座、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与研讨,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课题,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修养和决策水平;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到国内外高校取经,参加一些有创新、重实效的学术交流会,促使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开阔视野,更新思维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国际化的要求。

总之,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是以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其教学运行管理是教学管理中项目最多、内容最复杂、不确定因素最多的一个管理环节。教学运行管理包括教学大纲管理、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日常教学管理、教师工作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对教学过程各主要环节进行了整体设计和规范,以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

[参考文献]

[1] 都光珍. 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12):16-20.

[2] 周川. 学院组织及其治理结构[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2,(12): 118-126.

[3]李炎鋒,杜修力,薛素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院层面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4]黄江美,曾冬梅.关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6).

[5]王先俊.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4).

[6] 尹红英.基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7):101-110.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 201701)

猜你喜欢

探索高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