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嵌入: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正向建构
2017-05-20余尚蔚刘秀慧
余尚蔚 刘秀慧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党建工作“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握学生特点,着力解决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思想松懈、政治学习缺乏、党性修养锻炼断层等问题,积极构建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利用心理契约的内隐性、非正式性、双向性、动态性的特点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柔性管理、促进组织与党员之间良性互动、激发大学生党员的主动管理意识;通过夯实组织建設强化目标导向、加强人文关怀实现价值凝聚、坚定信念促进政治认同。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心理契约;再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7)03-0092-03
一、问题的缘起
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思想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时代命题。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要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形势,把握大学生党员特点,掌握党员教育规律,是高校党组织思考问题、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前提,也是高校切实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刘延东同志从抓方向、抓改革、抓制度、抓班子、抓基层、抓作风等六大方面对做好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高校聚精会神把党建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党员作用。与此同时,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召唤着我们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抓好高校党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更是彰显从严治党的决心,将作风建设和严实教育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实现全党的覆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针对党员继续教育明确提出了引导党员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任务。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加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着力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心理契约嵌入对党员再教育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心理契约主要用于解释组织和成员之间关系,一般认为心理契约是指成员和组织双方就自己为对方付出什么,同时对方又为自己回报什么所形成的一种主观约定。从具体表现形式上看,表现为负什么责任义务并享有什么权利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信念。心理契约是彼此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未曾言明的、相互默认的期待,而不是单方面的承诺。它具有存在的内隐性、认知的主观性、内容的丰富性、发展的动态性和影响的持久性等特征。心理契约虽不是有形的、书面式的契约,但不可否认,它确实在无形之中发挥有形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甚至更有力度,它构成了与规章制度的互补,并且具有目标导向功能、信念激励功能和价值凝聚功能。心理契约的建构遵循“建立——摇摆——稳定——违背”的基本规律,同时通过组织设定相对合理的期望和相容的期望,从交易、关系、发展三个维度发挥作用。心理契约的嵌入有助于完善价值凝聚体系,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柔性管理,有效地将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目的与自身发展有机融合;有助于建立互动机制,促进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党员的主动管理、自主教育。
二、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现状
1.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地位不重视
在大学生实际党建工作中,党员再教育遭到忽视。具体表现在:一是再教育理念的缺失。大学生党员再教育不受重视,使得大学生党建工作前倾,任务分布出现失衡,造成党员发展出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疏教育”等问题,造成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党建工作的好坏大多是对党员教育与发展的评价,这种评价以定性为主,能够用来定量展现的就是党员发展人数和所占比例,造成了党建工作绩效观出现偏差。二是大学生党员自身角色意识不够明确。大学生发展为党员后,除了“三会一课”,党员再教育平台稀缺,造成了后期管理和教育的空白,党员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在班风、学风以及校风建设上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思想松散、放松学习,参加公益劳动、集体活动时消极对待,个别党员甚至有违规违纪行为,损害党在学生群体中的形象。
2.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机制不完善
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校相关工作的系统规划和落实推进,主要问题在于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激励机制不够。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再教育普遍采用的是“运动式”教育方式,没有形成学习和再教育的激励机制,枯燥的学习形式无法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二是约束机制不强。大学生党员具有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往往专业学习成为他们躲避再教育的借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民主评议党员、党支部工作考评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即使存在惩罚的措施,但是并未形成对党员再教育的强有力约束。三是活力机制不足。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党支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强,难以确立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致使大学生党员茫然不知所谓、盲目听从,“党组织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不知不觉将自己放在了党内客体位置上,难以自觉地以党的事业为己任。
3.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方式不科学
目前,高校从事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专职人员很少,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都依赖辅导员。一方面辅导员既要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从事大学生的行政管理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客观上使得他们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被分散和制约,更不用说潜心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进行方法和途径上的创新研究与探索;另一方面,辅导员大多都是年轻教师,党务工作时间短,理论修养尚待提高,又缺乏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相关内容的系统化培训,甚至以管理代替思想教育,在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上存在“先天不足”,其自身建设滞后于党建工作的形势发展,无法达到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质量要求。在教育方式上普遍采用自上而下的说教灌输方式,过于强调党组织的主导地位,直接忽略了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把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简化为灌输思想、提出要求、分配任务等单向说教方式,将大学生党员置于被动管理的位置,导致大学生党员产生淡漠、厌倦、反感等情绪,削弱了对其进行再教育的实际效果,甚至将大学生党员再教育活动等同于一般性的学生活动,党味不浓,局限于一般性的学习文件,空泛地谈体会,缺少鲜明的主题,缺少触动心灵、引发深入思考的内容。
三、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正向建构
1.从“单枪匹马”到“系统集成”:夯实组织建设,保障心理契约基础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大学生党员的“家”,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再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一层级、哪一领域的党组织,都应该严肃对待党赋予的职责,按要求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高校党建工作更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与组织责任,发挥集中优势以制度设计激发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力,实现教育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实现党员再教育从“单枪匹马”到“系统集成”多元的转变,务求再教育的实效。一方面,辅导员是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高校要切实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辅导员与学生联系紧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的优势,切实发挥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辅导员党务工作水平,通过系统培训加强辅导员理论素养,科学配置专职党务工作者。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党支部支委队伍建设,学生支委队伍建设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质量。高校在党建工作中要确保学生支委在党员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支部共同提高,将更有助于心理契约的建立,更系统化地展开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心理契约与组织文化是密切相关的,组织文化的变动会导致心理契约的存在方式和具体内容的变动,高校党建工作应把握心理契约的根本点,重视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让每一个大学生党员都能够在自由轻松的组织中沟通交流,以此来促进全体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心理契约“比较利益人”的观点就在于不否认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我们的党组织和党员个人本身就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组织文化不应是一味地强调奉献与牺牲,更应加强党组织对于党员个人促进作用的认识与引导。
2.从“价值变迁”到“价值凝聚”:强化人文关怀,优化心理契约关系
多元交融、多样并存。高校党建工作具有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呼唤我们在大学生党员再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将比较思维、多元认知和强调参与的价值变迁向凝聚共识方向去引导。
由于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主观思想上的抵制,大学生党员会逐渐形成冷淡、漠视、消极的学习态度。而一旦产生心理契约,大学生党员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到来自对方的承诺信号,从而试着接受对方、融入组织。积极情感的积累则有助于提升人的幸福指数,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帮助大学生党员更好地参与再教育活动。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再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人文关怀,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要了解并满足大学生党员的需求,尊重并包容大学生党员的个性,肯定并实现大学生党员的价值,使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一是要在大学生入党后加强党员的日常行为管理。从组织角度促进个人人格的塑造,让大学生党员养成一个良好的、符合社会文明要求的习惯和品行;二是要及时了解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助力大学生党员顺利完成学业。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及党组织的形象和威信;三是要回应大学生成长诉求。尊重大学生党员个人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等,结合实际,探索再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如指导大学生党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其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3.从“外部影响”到“内在自发”:促进政治认同,丰富心理契约内容
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党员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力的情感认同和价值皈依,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它要求高校将政治认同教育貫穿于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各个环节,拓宽再教育路径,而不是局限于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某个阶段,生活化呈现教育内容,使其由生硬抽象转化为鲜活易懂。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内容的逐渐渗透,由被动灌输转化为自觉养成,更凸显教育效果。使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教育实现从“外部影响”到“内在自发”的转变,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基本的行为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矫正时弊、弘扬核心价值和传递青春正能量,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实践层面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在大学生党员再教育过程中合理配置实践环节,精心设计实践主题,广泛筹措实践经费,努力创新实践模式,通过学校和大学生党员双方的共同努力,从各方面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实践模式上,除了拓展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等有效模式外,还应在志愿服务内容与基层社区居民需求有效对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员参与公益实践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党员走进社区、关注民生、服务基层,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加深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核心就是依靠学习,既要通过现有的机制硬性要求,又要通过类似心理契约的嵌入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柔性管理。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和党的建设一样是一个持续的,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特征的工作,坚持内在重于外在、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的原则,强化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紧抓以人为本的根本点,实现党员再教育由单枪匹马到系统集成、由价值变迁到价值凝聚,由外在影响到内在自发的转变。
责任编辑: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