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之走盘,横斜圆直
2017-05-20
“丸之走盘,横斜圆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是知丸之不能出于盘也。”(杜牧《注孙子序》)
我们不妨把“盘”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外在间架,“丸”则象征着传统内部的种种发展的动力。大体上看,18世纪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内部虽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种变动,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基本格局,正像“丸之不能出于盘”一样;但到了19世纪晚期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在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裂变,时代促使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阶段,然而那段百年的历史证明,丸不再走盘的結果就是各种出位和解体。
我们很多时候恰恰是误读了传统,从而忘了很重要的一点:每一种文明都应有自己的立锥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盘”;而“丸”的滚动就是各种活的因子在变动发展,它甚至可以“跳跃”——这便是说,我们不仅思维要具有逻辑性,同时思维体系的架构应是横向的、整合的、全球视野的。
今天,大家已经普遍意识到文化发展对综合国力所起到的重要推力。上海在推行文化基建与美术馆、博物馆的改造与兴建的举措中可谓是先行者,是改革亦是试验。一个个场馆就是原点,由点及面,燎原成一片区域,激活区域,而后乃有为百川汇海的城市精神。除了新生的活力,有很多城市的老建筑也完成了“华丽的转身”,继续为当下城市的转型贡献能量。
近两年来,对于“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讨论一直在继续,除却高屋建瓴的宏观体系建构,更需落到实处的脚踏实地。因此,无论是基于材料和技法的当代艺术创作,还是于沉寂中惊雷的大型现代舞编导,抑或是传统剧场的时代衍变和基于综合历史文化影响下的国产电影创新,其实都在回答“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所谓“传统”并不是抽象的概念,文明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催生新的因素。对此,我们应拥有辩证的思维、严谨理性的态度,警惕一些假借传承文化之名行保守之实的做法。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同时,我们需要拥有如炬的目光去伪存真。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思想也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两者相互融汇与贯通本身就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磨合。今天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不妨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承继这一古往今来的光荣使命。我们一直认为,好的艺术家应是人类灵魂的引路者,正如好的艺术应以石破天惊之势,打破人们的庸常与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