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海彩扎:做什么事,打什么灯

2017-05-19何涵妃

海峡旅游 2017年5期
关键词:节俗礼俗铺子

何涵妃

安海彩扎所做的纸灯笼与泉州地方民间信仰有关,如祭祀用的“天公灯”“七娘妈灯”“普度灯”及宗祠用的“姓氏灯”等。如今虽有淡旺季,仍然可以看到彩扎灯笼出现在屋檐下、厅堂里与庙宇中,颇有点亮人生礼俗、节俗的仪式感。

三里街是安海最传统的老街,如今已被唤作中山路,全长不过三华里,十来分钟的脚程。沿着南段往北段走,一路窄狭却也热闹,两端经典的“五脚架”下,都是些贩卖民间味道的店铺小摊。一间小庙玄坛宫坐落在店铺二楼,因为繁华一时,这里曾经寸土寸金,据《安海志》记载:“今市散处,直街曲巷,无往非贸易之店肆,约有千余座,盖四方射利者所必趋,随处成交,惟直街为最盛。”因而供奉的神明被理所当然地“挤”到楼上,也是市井文化里有趣的现象。

小庙屋檐上方悬挂着两只彩纸灯笼,是我们此行要找的安海彩扎。自古这里便是商人们聚集的地方,往前走,老街的北段虽然褪去了昔日的繁华,因为连接着三四个菜市场,一大早,仍是熙熙攘攘。俊星彩扎的铺子捂在两间菜铺之中,门虚掩着,毫不打眼。

在这里,以往总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两位老人各坐一隅忙活着,一个削篾,一个扎骨。在他们脚边,散落一地的细竹片,与编制成的灯笼骨架,有的已经糊上拷贝纸,白花花的,堆叠在一起。

铺子的传人张俊星从小在制作花灯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传到他这里已经三四代。不过他并没有一开始就以此为业。年轻时候的他在安海八一厂从事车床工作,只在下班后帮父母绘制灯笼的图案,直至年老退休后,他才真正承接起这项家传手艺。

在这小小的家传铺子里,他一直坚持做花灯。铺子所做的灯是与泉州地方民间信仰有关的灯笼,如祭祀用的“天公灯”“七娘妈灯”“普度灯”及宗祠用的“姓氏灯”等。他就这样坚守了一辈子,直到离世。如今,他的老伴黄雪忍和儿子张良盘继续坚守着。

平常母子俩是这样配合的:黄雪忍从架子上取下头天劈好的竹篾放到自己膝盖上的工具盘里,熟练且轻巧地将铁丝拧在竹篾两头,扎成灯骨架。紧接著,她拿着拷贝纸往刷好浆水的灯骨架上糊,晒干以后,再由张良盘接着在灯上“作画”,最后刷油。他们称这为“画灯”。

旧时,灯笼在泉州一带使用率非常高。闽南语“ 灯”与“ 丁”同音,丁就是人丁,更有一番寓意,一些祠堂和宫庙一年四季,灯笼长挂。安海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挂灯的习俗,在民间礼俗中,根据不同世事描绘象征吉祥图案,悬挂于屋檐下、厅堂里与庙宇中。

本地大兴大作的普度节更是彩扎灯笼铺满全城。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按角落、铺境逐日“安排”普度,家家户户普遍有“起灯脚”(点路灯),以及农历八月初一的“倒灯脚”(烧路灯)的岁时仪俗,以示七月普遍超度鬼魂活动(即普度)的开始与终止。

“每年的农历六七月份是最忙的时候。张良盘说,“如果接到的订单比较多,就得提前一天备货,隔天制作。”

写灯笼者要精通文墨,张良盘时不时拿出手机翻看、琢磨字体,想必本身已是十分喜爱,并且还要懂得各姓氏灯号。所谓灯号就是各姓氏创姓之初的封地地名,或是皇帝对其先人所封赠的官衔,或是对其德行美誉的褒扬。把家族之源写在灯笼上,即是宣扬宗族光荣史,也是让后代生活在对同一段历史的认同之中。除了写上各姓氏和其灯号外,还要写上“千子万孙”“长命富贵”“财丁兴旺”等吉祥语。

制作灯笼,要先用细竹篾扎制,称灯笼壳,有场地的灯笼铺可以在自己的店后设工场,雇工人制作灯笼壳,场地较小的,则向竹器店定做,灯笼壳轧制好后,糊上纱布,接着上彩,然后要一遍遍地刷桐油,使灯笼呈现光泽。

不同形状的灯笼用法各有讲究。泉州一带,圆形一般挂在祠堂寺庙前;椭圆形的小灯笼一般都是用来在游神赛会、拜老爷或者家里添丁加口的时候拿在手里或者挂在杆子上的;葫芦形是旧时官府差役的巡城灯笼;还有一种白灯笼,是专为一些大户人家丧考妣而制,女写“慈”,男写“严”,及死者享年,白底蓝字无刷油,俗称“白灯笼”。

灯笼在安海,常常与人生礼俗、节俗密切相关。如今手工制作灯笼的铺子已经不多,多年来,张俊星家始终坚持传统手制,灯笼铺早已声名在外,除台湾、金门、天津等有客人专程订货外,不少旅居海外的侨胞也慕名前来请他制作传统灯笼。谈及手艺的未来,张良盘不免有些担心,孩子们对这行不感兴趣,且做灯笼利薄又辛苦。

这个时节,虽是制作灯笼的淡季,但闲逛时,依然能够在本地的街巷、家宅中看到褪去颜色的彩扎灯笼,颇有点亮人生礼俗、节俗的仪式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节俗礼俗铺子
良品铺子包装受众消极感知因素的挖掘与修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以夏至节俗为中心的考察
CLOSE TOHEAVEN
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伪满时期东北文学的节俗书写
古代礼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以徽州礼俗为例
新中国“十七年”婚姻礼俗的演变(1949—1966)
简析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节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