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2017-05-19张洁
张洁
摘要:众所周知,教育与生活联系密切,一切教育皆来自生活、高于生活,且最终会回归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改变传统机械、教条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知识逐渐走进生活化,进而以拉近教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就以中职数学的视域出发,对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实践策略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以及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在以往的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脱离生活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日常生活相融合,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发现、自由思考、独立探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升自身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以下,笔者就对中职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实践策略提出相关建议[1]。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现象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生活元素,对生活化教学与实践的开展具有促进意义。但以往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教材中的生活元素,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学前,教师可以深入教材,挖掘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现象,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2]。
以中职数学中“集合”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学前,教师应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内容,发掘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间的联系,并以此为突破,导入教学。如: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糖果、水彩笔、面包、尺子、铅笔、薯片、剪刀、橡皮、果冻...”等实物图片,要求学生按照动能将以上实物分为两类。学生很快可以将“糖果、面包、薯片、果冻...”分为食品类,将剩下的分在學习工具类。当学生完成分类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繁杂错乱的现象,为将这些现象变得井井有条,通常需要我们将其进行分类,以方便之后的认知与使用。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集合》就与分类是一个道理。”然后,教师可以引出教学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经常使用一些机械化、教条式的教学方法,导致数学课堂过于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为避免这一情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数学课堂。而情景教学就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3]。
教师在讲到“等差数列”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为班级学生创设相关的生活化情境,如:“我国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5元一千米。某市的出租车起步价为10元(如:4千米内不含4千米的计费 10元)。但是,当行程大于或等于4千米时,每增加1千米,乘客需要支付1.5元。如果我们把4千米的车价记为a1,那么你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数列,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延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在现阶段中职数学教学中,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相关数学教师可以将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借助这些现象为学生延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可以从数学的视角去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以中职数学“函数”相关的知识点为例。函数一直是中职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函数知识中蕴含很多抽象性强、逻辑性强,且枯燥、复杂的数学概念与专业术语。在日常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无法融入课堂进程中,且学习效率不佳。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讲解完相关概念后,可以为学生延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手机流量的问题。将学生关注的手机流量的问题作为函数应用题的求解对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由探索,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延伸,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求知与探索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使其可以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借助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生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进而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4]。
例如,教师在讲完“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抽出一节课,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化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如:“有一些书要分给几名同学。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剩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问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张小莉家距离学校2.1千米,为了上学不迟到,今天张小莉需要在18分钟内走完这段路。已知张小莉的步行速度为 90米/分钟,跑步速度为210米/分钟,问张小莉至少需要跑几分钟才不会迟到?”这些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练习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化数学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知识来源生活并将服务于生活,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将来的生活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的生活化,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有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安贵. 中职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高一学生研究为例[J]. 经营管理者,2016,06:378-380.
[2] 杨贤敏. 试析中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2016,10:129.
[3] 李云海.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 文理导航(中旬),2015,03:9.
[4] 霍宝敏.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4: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