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生物教学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7-05-19曹小汉任莉萍
曹小汉++任莉萍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人才是社会未来发展急需的栋梁。要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创新人才。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生物教学 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94-01
一、前言
开展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教兴国,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1]。面对新时期发展的问题,现代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把我国教育逐步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向素质教育模式,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重要的重要内容[2-3]。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就要进行教学改革,变革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二、教师要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更重要的还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即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学生的成才。创新型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尽快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由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注重创设平等、活泼、有探索价值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创新意识也就自然增长,才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善待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个性中好的方面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以释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创新意识。
三、鼓励学生“生疑”,敢于挑战权威
学生在进行生物学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不能养成一味全盘接受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目前,我国的原创性科学成果还不是很多。大多数科研成果还处于模仿、移花接木的层次,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在教育方面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国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而诺贝尔奖目前只有2项,大家都知道获得诺贝尔奖需要积累,需要好的教育。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更是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深思。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倡导学生多思考,贯彻“问题教学”思想。教师不是纯粹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作为一名创新型人才,要尊重权威但不能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此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可能要忍受孤独,忍受道路的漫长。因此,科技创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怀、智者的头脑,更需要勇者的胆识、志者的坚韧。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丰富的想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思考,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答案不是千篇一律的,不是唯一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多途径解决问题。要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多向思维,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要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学会逆向思维。
五、注重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创造和创新能力是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相辅相成的。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学科的发展。动手能力影响实验的成败。除了实验室,学校可以建立生物园地,成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栽培植物、培养实验材料;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依托地方高校资源,联合开展相关兴趣研究;另外,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各种科技活动,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以巩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张洪超.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1):55-56.
[2]刘灿林. 浅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 ,2011(05):186-187.
[3]张姝娜.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吉林教育:综合,2015(10):67-67.
阜阳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课题号:2016JYXM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