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着生命的节奏

2017-05-19黄珺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露节气民俗

黄珺

“四时行焉,百物兴焉”。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思想随着土地与天空深深浸染着炎黄子孙。于是,我们的古人,深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物到心,从自然到修身再到宏图远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今日再来观照,此等有目的、有内容、有进程的学习与修身,无疑就是今之“课程”的思考。

目的当为纯粹之教育,内容应贴近孩童的生长需求,进程须符合生命的成长规律———二十四节气文化课程便是如此。从立春到立冬,从小大暑到小大寒,节气循着自己的步伐款款而来,且不惊不扰。一如我们的教育,播下一颗满怀希望的种子,于是,发芽、成长,润于春日、历于严寒,不断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以詩词为心,以自然化情,以民俗悟本,以成长循迹。循着生命的节奏,我们该在课程的路上不断思考。

以诗词为心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农耕文明就是如此。《诗经》让人温柔敦厚,也正是因为它是长在土地上的先民的声音。人们春耕秋收,用自己的劳动静静等待天时与黄土地的契合。这种“静待花开”,这种同万物“戚戚焉”,怎不让人温柔而敦厚?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内心情感始终与节气变化息息相关,如此才有了见梧叶而思乡的“萧萧梧叶送寒声”,也才有了见梅凌寒绽放而思君子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因此,今天的我们,践行二十四节气课程文化,应以诗词为心。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美育。美育源于天性,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儿童看到花开就喜悦,也是天性的共情。

一首诗词,一个节气。这是我们对于二十四节气课程的首要思考。课程可依据每个节气选择一首经典的有关该节气的诗词,通过诗词的学习、吟诵、感悟,去体会节气的特点、文化,去“探访”我们古人依时而动的生活。

节气的变化,总会让古人感触良多,诗词也就多不胜数。作为小学课程,如何选择?———应始终以孩童为本位,以经典为文本。此处所说的“经典”,既指经典诗词,更指对节气特性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例如,如何让孩子们立刻了解“惊蛰”这一节气?宋朝张元干的诗《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就是不错的文本———“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蛤蟆也出来。”何为惊蛰?仲春时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动物。于是,当孩子们口中吟诵着“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蛤蟆也出来”时,惊蛰节气所代表的生命动作也栩栩如生。于此,春日所带来的有关生命希望的俏皮与喜悦也在“一声大震”中尽显无疑。当然,文人忧思总是和民间情思有差异的。面对节气,中国文人会有“老去何堪节物催”的淡淡悲伤,而一时毋论这春天带来的播种的希望。窥一斑而见全豹,培养诗意的心、诗意的眼,就是让孩子们在诗词的熏陶中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共振共频。当然,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多读多思多想,真正将诗词文化与节气文化融会贯通。

更如雨水节气之杜甫《春夜喜雨》,一个“喜”就尽显孟春初雨所带来的喜悦。春雨贵如油!“雨水”,果真是“好雨知时节”。也如白露节气之《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远古先民的声音,在我们的课程中回味、清吟……

依时而动,本是“课程”应有之意。以诗词为心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也应与真正的节气时间相契合。在立春节气读《立春》、在小满节气读《小满》,才是课程的本意。

以自然化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春日里的桃花,总会让人想起女子娇柔的笑靥和年少的情愫,以致羞涩的黄鹂也觉察到了这缱绻的气息———站在柳条高处,迎风而歌。这歌声实在是诱惑,于是,越来越多的鸟儿开始加入。忽然,只听一声昂扬奇诡的鹰鸣,所有的鸟儿四散溃逃,又是一片春日的宁静。

这也是惊蛰:“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古人的智慧即“万物有灵”,他们把每一节气平分为“三候”,五天为一候。于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细腻地在他们眼中枯荣、游走。看到鸟,就要分享它的飞翔;看到天,就要分享它的辽阔;看到地,就要分享它的宽厚与仁慈。与自然相处,他们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可以跟天地同化的一部分。而万物之美借助这种分享,成为了生命里深刻的一部分,同时,人类的生活也更加丰满和美好。

可是,住在钢筋水泥中的我们,现在还是否具有对自然万物如此细腻的心?还是否有对一只蝴蝶破茧而出的敬畏及温柔?

以自然化情,便是走出我们的格子教室,让孩子去真切感受节气的生命。这是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必需。

例如,白露节气,天气转凉,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谓之白露。因此,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清晨采集露珠,让孩子们摸一摸,体验仲秋清晨的温度。这些小露珠有什么特征?在不同的植物上又有什么变化?白露茶如何制作?孩子们观察了、体验了,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或图画、或文字、或表演、或制作……白露分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馐。”奔忙的身体也该抽时间静下来等等落后的灵魂了,于是,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到空旷的操场上发发呆,一起等候观察候鸟迁徙,一起感知“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一起吟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唯美诗句,一起感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日豪迈。

这是对生命本身的观照。因此,孩子们也可以在春分日培育上一颗种子,就像扎根于土地的古人一样,用心护养,静待花开,于绝处中见四季轮回的惊喜;也可以在大雪时节观赏一株梅花,思考它与“君子”到底有何相似之处……

以民俗悟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以前,冬至一早,孩子们就会在院子里围成圈,拍手唱完《九九歌》。青年们会写下九个双钩空心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繁体)都是九笔。姑娘们在妆台上铺上宣纸,提笔画一枝素梅,正好九九八十一片花瓣,贴在窗前。花瓣都是空心的。从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冬,青年们每天涂一笔,姑娘们每天填一瓣,等到所有的字和花瓣都填满了,就是九九艳阳天。姑娘们填花则不用毛笔,却是每天晨起,随手点抹胭脂。如此,诗意地打发漫漫长冬。

此即为“九九消寒图”民俗。它寄托着古人对春日的企盼,以及对时间点点流走的感知。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农耕文明下的中国,就是如此贴近脚下的土地,努力关怀当下、期盼未来,而非匆匆忙忙、浑浑噩噩。

以民俗悟本,便是如此。我们现在的孩子,依然可以在冬至日后,吟诵着《九九歌》,在自己的书桌前、窗台下,画下这样一只梅、写下这样一排“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漫漫长冬,从此便有了诗意的等待。

像这样的民俗还有很多,比如春秋分时的“竖蛋”———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古人用游戏的方式,证明着春秋分这天所象征的阴阳调和———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如今的春秋分,我们依然可以让孩子们去体验这中国民俗,更可以让孩子们在蛋壳上画下自己对春天和秋天的所见、所思以及期盼。

“以民俗悟本”的二十四節气课程,无疑,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分不开的,一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等。

比如清明节,即“清明”节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孩子们可吟诵着诗歌,体味“清明”的悲伤,去祭奠值得我们怀念的先人、先烈。文人墨客自古以来赋予了清明太多的哀伤,加之清明这天的天气似乎总是凄雨靡靡,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忘记了“清明”的美好本意———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殊不知在古代,清明可是个欢快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提着冷食来到郊外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更有文人骚客带上酒具,寻一山清水秀之处,三五成群临水而坐,将酒壶置于水中任其漂流。酒壶漂到谁面前,就由谁依韵吟诗一首,后取酒痛饮———这便是“曲水流觞”之戏。如今,我们的传统节日课程也可充分挖掘民俗的文化外延:祭奠、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曲水流觞……该祭奠时祭奠,该游乐时游乐。前者是人生的责任和情感的寄托,后者是自然的赐予和生命的需求。

几多悲伤,几多欢乐,都是同一个节日。农耕文明下的古人们,所理解的休养是建立在自然和谐的基础上的,于是乎,“天人合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成了他们的人生态度。

我们应该把这种人生态度传递给孩子,此即为“以民俗悟本”。

以成长循迹

二十四节气文化,蕴含着成长的力量。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实现天、地、人、事的融通,无疑,节气课程就是抓住了节气的自然本质与儿童率真的契合点。

无论是诗词、自然,还是民俗,二十四节气的课程资源之丰富令人惊叹。然而,如何于丰富的课程资源中拎出更为清晰的线索,让节气与儿童的每一成长阶段更为契合,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比如,对于节气文化的理解,低年级孩子与中、高年级孩子的目标必然是不同的。一二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还很有限,因此,在节气课程中,感性的整体感知和体验就应该是主要目标,比如依节气而观察天气、植物、昆虫、候鸟等,以及民俗中更为直观的有趣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节气课程中的人文性与艺术性都可慢慢增加,甚至也可延伸到科技性。于此,诗词课程、自然的感悟、民俗的深层次文化等,都可以分学段、分层次地有序开展。

以每一节气为主题分别开展课程,当是“以成长循迹”的主要体现。例如,之前提到的“白露”节气课程,低年段就可开展“‘摸摸露珠,体验白露清晨的温度”以及“观察、记录草丛中露珠的变化”课程;中年段孩子可以开始于诗词的吟诵中慢慢体会节气的变化,去观察物候的变迁;高年段孩子则可以试着去做“白露茶”,去学习“白露”后面的民俗文化。

以季节为主题分别开展课程,也可为“以成长循迹”的重要内容。以春季六个节气为例。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低年段孩子可围绕“春的希望”,按照“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节气的顺序,分别借助天空、树叶、色彩等进行节气物候图的绘制;同样是“春的希望”,中年段孩子可围绕“春天的诗词”“春天的节日”“春天的物候”等方面进行课程的开展;依然是“春的希望”,高年段孩子则可通过研究性的主题,如“春天的习俗与生活”“植物的研究”“春耕文化”展开课程。

……

以上仅为笔者之思考。而思考于此,更觉二十四节气课程文化建设,长路漫漫。

猜你喜欢

白露节气民俗
白露月夜吟
白露
白露米酒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