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不垮的“老拱桥”

2017-05-19彭礼彭彪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拱桥留学生妻子

彭礼+彭彪

一支粉笔、一所村小、一辈子的坚守,保靖县毛沟镇拱桥村的教师李凡兴如那座通往山外的拱桥,让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踏着他的背脊走出了大山。

一份责任,他三次死里逃生

1975年秋,刚满17岁的李凡兴成为了拱桥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当时正处于“大生产”时期,李凡兴上课之余还要帮忙喂猪。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他每天都早早地起来喂猪。有一次,正喂猪的时候,猪舍突然倒塌。顷刻,砖头、木头、瓦片等将李凡兴掩埋。附近的人听到响动立即赶来,把李凡兴从瓦砾堆里抱出来,还请来当地的“草药匠”对李凡兴进行救治。过了好一阵,李凡兴才清醒过来。

这是李凡兴与死神的初次较量,而他们的较量远不止这一次。

1977年,拱桥小学开始搬迁。校园新址有一片烂岩壳妨碍了校园的建设。李凡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决定自己动手,炸掉岩壳修建操场。

一个周日的下午,李凡兴和两位年轻教师一起炸操场上的大岩石,“轰隆轰隆……”响声震天。漫天的硝烟和飞扬的尘土还没有散去,他们就又开始排炮了。突然,李凡兴大喊:“快跑,还有一炮没炸!”随即用力推开身后的两位老师,自己留在后面,“轰隆”一声,石块从李凡兴头顶飞过。

这是李凡兴第二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2年6月24日,李凡兴骑着一辆摩托车去学区领取“营养餐”食材。路途中,坑洼的公路让他滑倒在地并当场昏迷,额头、右手臂、右腿膝盖处处是血,足足半小时后,他才清醒过来。

第二天,负伤的李凡兴还是杵着根木棍,坚持为学生们上课、做午饭。

一身正气,他镇守校园护师生

1998年秋天的一个上午,两个社会青年冲进六年级教室殴打学生。李凡兴知道情况后马上奔赴现场,跑到教室就大声喝道:“住手!”其中一名社会青年当场被他镇住,另一名社会青年拔腿就跑,李凡兴将镇住的社会青年交给老师们看管后,连忙去追赶另一名社会青年。因为跑得急,李凡兴在下楼梯时摔了一跤,扭伤了脚。但他强忍着疼痛,一路追赶,终于将另外一名社会青年抓住,并将两名闹事的社会青年交送政府處理。

还有一次,一伙社会青年冲进学校,准备殴打学校教师。李凡兴发现后,立即出面制止,还严肃地批评了那些社会青年,并警告他们:“如果你们再敢来学校闹事,我就把你们捆进派出所!”

李凡兴一身正气,爱校如家,视师生为亲人。寒暑假的时候,虽然学校聘请了专门人员守校,但他还是隔三差五来学校查看。1999年6月30日,多次挺身而出为学校师生伸张正义的李凡兴荣获毛沟学区“爱校护校、见义勇为”奖。

一生承诺,痛失爱女铭初心

1982年夏天,对李凡兴来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痛。那时,他忙着学校的工作,竟把妻子的预产期给忘了。当孩子快要出生时,李凡兴才匆匆忙忙赶回家,向邻居家借了一架板车,拉着妻子就近去了毛沟镇医院。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时的毛沟镇医院没有妇产科医生。于是,李凡兴又拉起板车朝花垣县人民医院奔去。半路,妻子艰难地产下了一名女婴,不幸的是,几天后孩子离他们而去了。全家悲痛万分,李凡兴含着泪默默乞求孩子的原谅。

虽然,每每提及此事,李凡兴都禁不住流下泪来,但他却从没有因为此事而放弃教育。因为,在他想来,只有教好更多的孩子,才能对得起已在天堂的女儿!

1999年初夏,妻子生病到吉首的医院动手术。李凡兴请了假,匆匆赶到吉首。手术后的第二天,妻子才苏醒过来,看着妻子已经度过危险期,李凡兴又记挂起班里的学生,可转念想到曾经失去的孩子,他心里很是矛盾:“已经亏欠过妻子一次,这一次再也不能亏欠她,但一大班学生正在等着他上课,又该怎么办?”妻子看出了他的焦急,知道他是工作狂,便叫李凡兴通知侄女前来陪护。“这么多年啦,我还不了解你吗?有侄女在,你放心!”临走时,妻子善解人意地向他道别。

得到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李凡兴工作更投入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证书证明了他对学生们无私的爱。

一份奉献,爱生如子传美名

在李凡兴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李凡兴的心。

班上有个学生因家庭变故家中一贫如洗,无力继续上学。李凡兴得知消息后,来到这个学生的家中看望,并为其垫付学费,让她回到课堂。

李凡兴帮助过的困难学生,他自己也数不清了。如今,这些孩子为拱桥小学送来了篮球架、羽毛球等体育器材,用实际行动感谢李凡兴。

李凡兴的事迹传开后,引来国内外无数爱心人士为学校的贫困孩子献爱心。

2015年7月31日,中南大学7名留学生组团来到毛沟镇拱桥小学进行暑期支教,陪伴留守儿童欢度暑假。李凡兴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并带领孩子们和留学生们同台表演,举办了一场“三洲七国”联谊文艺汇演。留学生们听说了李凡兴的感人事迹后,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离别时,对中华文化向往已久的留学生马杰瑞说,他在李凡兴身上学到了真正的中国文化———责任与仁爱!

李凡兴用坚实的脊梁为山里孩子搭起一座希望之桥。采访结束时,笔者回头望向这座“拱桥”,发现他已是满面沧桑、两鬓斑白,但他的眼神却依旧坚毅。

猜你喜欢

拱桥留学生妻子
我胖吗
怀才不遇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芦溪
水里的“小拱桥”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蛋壳与拱桥
高一物理能力月月赛(31)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