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之我见

2017-05-19陈丽群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成就感体验编程

陈丽群

[摘要]《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作为选修模块之一列入我校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结业考试的重要内容。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情及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编程的乐趣和成就感。

[关键词]算法与程序设计 编程 体验 成就感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127

我校是乡镇中学,我校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学生普遍反映信息技术课相当于自习课,形同虚设,教师很少教授内容,他们获得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少之又少。部分女生甚至对电脑产生恐惧感,生怕自己一碰电脑,电脑就会因此出故障。少数城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虽然较早就接触过计算机,但是一进机房他们就做起了自己的事情,不是开QQ,就是玩游戏,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一下学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它又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结业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学习领域。对此,我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中就为学生做了简单介绍,及时消除学生们的疑虑和担忧。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学生提出了以下疑问:1.《算法与程序设计》与学数学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什么编程中的一些思维比数学还更难理解?2.算法里的代码都是字母或符号,英语课程就够难学的,更何况算法?

基于上述问题,学生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信心很自然地受到了影响,甚至一开始就害怕学习这门课程。这对教师的讲课增加了难度,也使本课的教学更具挑战性。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那么,怎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这个理论呢?显然这个“最近发展区”的设置尤为重要,也特别需要技巧。即要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感觉。不但要使学生“跳”了才能摘到“桃子”,而且又不能让这个“跳”的高度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就感。成就感能增强人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人能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要保持成就感,就必须在确定下个目标时不要太大、太高,目标要具体可操作,这样就能在设定时间内顺利高效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一次又一次的成就感。那么,怎么在我们的课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所带来的喜悦呢?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借鉴实例,让学生从模仿中学习。教师讲解完一个实例后再设计一个与讲解过的例子相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去完成。例如,在会考上机考试的三大道编程题型中最为简单的界面设计题。教师先举例完成“账号,密码,登陆”的设计窗口后,请学生完成“出发地,目的地,动车查询”的界面设计。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实例中受到启发,将知识进行迁移,很快就可以完成任务,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同时轻松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2.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由5个成员组成,组员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带动,共同完成。这样,不但让学生体验在小组中充当的角色,还能学会在团体中协作,而且在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拼搏,你追我赶。由此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3.设计一些游戏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如在开学第一课我以玩“猜数游戏”作为教学主线,首先让2名同学一组玩“猜数游戏”。学生甲心里想一个1~100之间的整数,让学生乙猜。根据学生乙猜的数进行判断并反馈信息“大了”还是“小了”,直到最终猜中,相互交换角色,看谁能用最少的次数猜中数。这样通过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相互玩猜数游戏的活动,将计算机拟人化,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当然学生们也有了一展身手的欲望。这样开展教学就更加轻松顺利,同时收到更好的效果。

總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特约编辑 安平)

猜你喜欢

成就感体验编程
编程,是一种态度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