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初探

2017-05-19谢雪连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细胞核光合作用创设

谢雪连

[摘要]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不高。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探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116

新课改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是生物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作为生物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寻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设计好教学流程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在课前应该设计好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一般的教学流程是:复习准备——导人新课——探究新知——课堂小结。生物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可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设计,如我们周围有许多可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对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适当地引入这些资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究新知”是一节课的主要环节,用什么方式探究,如何探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的方案,关键要做到网络清晰化,思路条理化,详略得当,收放自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此,教师应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让学生在问题的探讨中有效解决问题。而教师是这一过程的主导,务必要注意设问的递进性。例如,在“DNA的粗提取”的实验中,教师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教师:一位具有科学献身精神的同学,自愿为小组提供2mL的血液做实验材料,结果实验却失败了,为什么?

学生:DNA主要存在细胞核里,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教师:DNA是大分子物質,出不了细胞核,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DNA提取出来?

学生:用针抽出来。

教师:这是第一反应的想法,但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怎么办?(让学生思考片刻)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渗透作用原理。

学生:用蒸馏水来浸泡血红细胞就会胀破。

教师:很好,但胀破的只是细胞膜,DNA还在细胞核里没出来,怎么办?

学生:继续用蒸馏水浸泡红细胞的细胞核。

教师:核膜与细胞膜结构有何异同?渗透作用原理是否还管用?

学生:不管用,因为细胞核有核孔。

教师:我们的目的是提取DNA,既然没办法破坏核膜,那我们就换位思考。(提醒学生看实验原理)

学生:用浓度大于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可以把细胞核里的DNA溶解后再提取。

由上可知,在整个问答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学习理解实验原理的同时掌握了实验操作方法,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的。

2.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将宏观与微观相互转换,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可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一课时,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本课的重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首先,可让学生利用形象记忆法识记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次,把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比喻成一辆自行车(如下图所示),请学生写出图中序号和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第三,把正在进行的光合作用比喻成一辆正在匀速行驶的自行车。如何操作才会改变车速?从而引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对照学习,更形象更易于理解,在比较的过程中,难点不攻自破。

三、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素质教育的进行。为此,我们应以课改核心作为指导方向,将课堂教学评价多维化、层次化。与此同时,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约编辑 安平)

猜你喜欢

细胞核光合作用创设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野生鹿科动物染色体研究进展报告
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中药提取物对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通路的抑制作用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
细胞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