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

2017-05-19钱爱梅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效生物课堂教学

钱爱梅

[摘要]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既是生物教师的不懈追求,也是当前大力开展的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基于此,以生物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生物 高效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114

生物课堂教学是生物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生物教师主要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开展有效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必须抓好备课这一环。生物是一门知识点繁多、零散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备课,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合设计,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另外,教师要打破以往的只备知识不备学生的做法。通过备学生,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教师才能有效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同时,这种基于学生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教学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会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自由,这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无疑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也符合素质教育对生物学科功能的定位,而在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实现了高效。

二、进行有效预习

我们常常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生物学科而言,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把课堂时间浪费在一些简单的内容的传授上,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前引导学生实施有效的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先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提前学习。这样,教师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带领学生进行更深人、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在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能力和经验有限,很多学生可能无法掌握预习的要领,从而导致预习活动的低效。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可通过留课后习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预习,也可通过发放预习提纲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规划预习行为。这样,有了科学的指导,学生的预习活动会更高效。例如,在讲“水中生活的动物”这节课前,笔者就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预习提纲:(1)简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接下来,根据这个预习提纲,笔者还提供了一个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填写预习内容。这样一来,在走进课堂之前,学生就已经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了解得差不多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有效情境

在生物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这种把知识蕴含于各种情境中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多样化的情境还可以更好地还原和剖析生物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利于学生从本质上把握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例如,在讲“传染病”这节课时,笔者以2008年爆发的非典疫情为背景材料创设情境,给学生介绍非典传播的特点,以及当时人们预防非典所用的各种方法,其中有科学的也有不科学的。在学生对传染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判断哪些方法科学,哪些方法不科学。这样,将要讲的知识融入情境中,使得学生在好奇的心理下自然而然地将重要的知识吸收,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轻松又有趣,并且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设计有效提问

提问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提问可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开动脑筋,发散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提问要想实现以上提到的几点作用,必须要是有效的提问。那种低效的提问,如不分时机的“满堂问”,没有价值的“是”或“不是”的选择性提问,缺乏层次的“一把抓”式的提问都不能算作有效的提问。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真正发挥提问应有的功能,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功课,注意把握提问的几个度:一是难度;二是广度;三是角度;四是坡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问的高质量,保证提问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到“种子萌发释放能量”的实验时,结合实验过程,笔者这样设计了提问内容:哪个瓶子的温度上升最快?为什么温度会上升?这些热量的来源是什么?这个提问的过程就具有一定的坡度,从直观到抽象,引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纵深,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相关的知识。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归根结底就是各种教学环节和教学技巧的有效践行过程。只有达成了有效,才能促成高效,从而保证生物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高效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