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为什么要在我国企业推行TDABC
2017-05-19亢艺璇
亢艺璇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摘要】本文阐述了从传统的成本法向传统ABC法转变的历程,到后来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了TDABC的发展与实践。从而论证TDABC的优越性,以及在企业中推行的必要性。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TDABC ABC 对比 成本 意义
一、背景
自20世纪以来,全球就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知识经济的发展,顾客对商品多样化的需求使得原先传统企业单一产品生产线不再符合市场的需求了。然而随着生产模式的改变,我们会计核算的方法并没有相应发生变化,这使得会计提供的成本数据不再可靠,据以做出的决策往往是错误的。这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Robert S. Kaplan和 Steven R. Anderson提出了传统ABC法用以计算产品成本。这一方法在当时引起轰动,可是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实施方法过于复杂,系统维护成本过高。这时TDABC法便应运而生了。
虽然ABC和TDABC法提出已有一段时间,我过真正应用这一方法的企业依然很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全球经济的深入,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从原来的制造业大国开始向创新大国,高科技大国转变。高科技企业,个性化的创意企业越来越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必定会导致成本核算的不准确,甚至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起来这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对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二、TDABC和ABC的对比
为了更加清楚地呈现TDABC方法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的优势。我们在这一部分将ABC法和TDABC法做出对比。
首先,计算分配率的方法不同。传统的ABC法根据先将成本归集到不同成本动因的成本池中,再根据多种的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而在TDABC方法中,我们只将时间作为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然后计算不同活动耗费的时间,再根据每一单位时间耗费资源,计算出每一单位活动耗费的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动因分配率。
其次,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在ABC方法下,全部的待分配成本根据成本池全部分配到了不同的产品上。而在TDABC方法下,我们根据活动发生的次数计算耗费的时间进而计算应该耗费的资源。这和待分配的成本往往是有差异的,而我们正可以根据这些差异看出企业是否有浪费资源的现象,起到了良好的成本控制作用。
再次,ABC在确定成本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而且调查访问的过程非常复杂,耗费的成本和时间都比较多。特别是一旦企业的生产线发生改动,原先的计算模式就不在适用了。在TDABC下,我们根据单一的时间作为驱动因素。通过建立等式计算出每种活动的分配率。即使以后有不同要求的订单,我们也可以比较方便的相应作出改变。
最后,TDABC法可以和企业的ERP系统良好的结合起来,大大的降低成本。更为方便的提取数据,成本数据的计算可以实现既精确又方便的目标。
三、TDABC与ERP系统的结合
在上一个部分我们也提到了TDABC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和ERP系统结合起来。ERP系统就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它是一个记录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计划的系统,一个平台。他将企业的所有信息整合在了一个系统里,所以只要权限允许,我们可以方便的提取任何我们需要的信息。运用TDABC方法计算成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几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各部门发生的成本、费用数据。我们可以通过ERP提取数据并归集各部门的成本。人工工时、机器小时、不同活动所耗费的时间需要ERP系统来提供。每一种活动的单位成本,也就是成本动因分配率也需要ERP系统计算提供出来。
四、在我国企业推行TDABC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经济,高科技的发展,还有顾客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非直接成本越来越多。比如產品线设计成本,每批产品准备成本,维护成本等等。这些成本已经不可以像从前的传统方法一样使用单一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了。
在Robert S. Kaplan和 Steven R. Anderson教授提出ABC法之后,的确轰动一时。然而实践的结果并不乐观。原因主要是ABC法的使用过于复杂,对于大企业来说,一件产品的生产需要建立太多的成本池,计算非常复杂。即使真的制定出一套ABC系统用于计算成本,一旦顾客的订单发生变化,公司的成本线发生变化,之前的系统就不在适用了。这导致ABC系统的维护升级成本太高。种种原因使得ABC方法在实践中推行不力。
面对这一现状,Robert S. Kaplan和 Steven R. Anderson再次提了TDABC法,也就是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首先,他解决了成本池太多的问题,采取单一的时间作为成本动因,只需计算每项活动耗费的时间即可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其次,他解决了ABC系统升级维护成本高的问题。TDABC通过为每一项活动建立时间等式可以灵活的应对今后生产线和订单出现的变化。再次,TDABC可以和ERP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产品成本数据既精确又方便的计算出来,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计算的成本。最后,在TDABC方法下,计算出的应分配成本和实际发生成本的差异可以用来分析企业资源利用程度。如果计算出的应耗费资源低于实际的耗费资源,则说明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浪费状况。这可以被企业用来控制成本。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TDABC在计算成本中有着非常卓越的优势。然而我国很多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这很可能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面对当前全球如此激烈的竞争现状。如果我国企业不从成本管理方面做出改进的话,是很可能被时代淘汰的。
参考文献:
[1]智坚,传统作业成本法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对比研究,金融会计,2013年
[2]王满,估时成本法在A公司的应用,财务与会计,2013年
[3]谢莉莉,浅谈TDABC方法与企业ERP系统的整合,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