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7-05-19刘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2期

刘薇

【摘要】设计构成课程体系是对设计基础要素构成关系的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知识的更新,目前设计构成课程体系的教学已满足不了专业发展的需要。设计构成课程不仅仅学习构成系统的理论和形式方法,更需要以构成理论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及应用能力。本文试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针对应用型技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架构与创新性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设计构成 教学改革 创新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28-02

一、设计构成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1.设计构成课程的地位

设计构成课程体系溯源于上世纪20年代,随着德国包豪斯学院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中平面、立体、色彩等三大构成教学的不断推进,设计构成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成为现代设计专业的基础性学科。设计构成体系主要是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对材料的研究以及对色彩的研究。设计构成教学是以“形”与“态”的组合关系为研究点,探寻“形”与“态”间的组合规律,成为设计构成课程的关键。在国外设计构成教学开展较早,涌现出大量如塔特林、金兹堡等设计构成主义的先驱者与推动者。

设计构成课程体系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我国,随即成为设计院校与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对我国的设计专业教学影响巨大。该课程体系主要针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及色彩的研究,成为培养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学生造型、色彩调配、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基础学科。

2.设计构成改革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知识技术的高速发展,艺术设计的教育也跟随着市场由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转向国际化趋势。现代的设计经历了社会转型以及人们情感需求的转变,对设计构成体系课程这一设计师预备教育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设计构成教育由于自身的 “程式化”、“单一化”,问题凸显:注重技法、忽视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都较僵化,缺少现代先进技术运用、内容与发展形势脱节等,难以实现创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社会变化迅猛的当代,设计构成的规律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经历了社会和民众情感需求转变的过程中,原有模型的设计教学逐渐将被重建,对设计构成课程体系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4年教育部酝酿高校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大幅增高。应用技术技能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为培养创新性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在专业教学上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传统的设计构成教学强调对理论的重视,设计构成课程以严谨的理论作为学习基础,强调操作规范。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常以讲述理论为主,学习过程由老师主导,忽视理论与实践学科的关联式,启发式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对不足;学生自主深入思考问题的空间太少,对课程教学训练的完成過于模式化。这种教学现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存在很大的差距,满足不了社会人才的需求,因此原有的设计构成体系课程应从设计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针对应用型技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架构与创新性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的教学模式。

二、目前设计构成体系课程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艺术院校或艺术设计专业把设计构成课程体系安排为三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采取分段单元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设计专业设置初始时的习惯延续,虽然单个课程的学习内容相对深入细致,但在教学活动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关联性不够。学生学习了“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虽然也经过了相关的动手训练,但相当一部分仍然很难找到彼此之间的联系,或者对前置课程的内容没有掌握,造成对不同课程的反应不一,很难了解到其对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意义,不知道如何从整体把握和综合应用构成关系。这些设计构成体系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专业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更好地向掌握综合设计能力过渡。但传统的构成构成体系课程教学简单地孤立了每个构成关系,与主干专业课脱节,缺乏向设计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学生也难以理解构成基础的重要性,这些都违背了设计构成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

在每一门设计构成课程中,通常采取讲授加练习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课程一般分为两部分进行。前部分老师讲解构成理论,之后布置针对性练习,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形式达成学习目的。这样教学实践的模式往往造成理论知识填鸭式地灌输,课程训练按特定模式化完成,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也很难自由地表达学习感受,因此学生的构成作业大都是形式化严重,甚至敷衍抄袭。同时,学生的作业练习大部分仍然要求手绘完成,并有大量严格的操作限定。学生徒手操作技能及制作规范固然重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往徒手制作训练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大量的时间用在动手制作,却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造型感觉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科技社会的进步,设计构成课程体系的教学存在着诸多不适合发展的问题。因此, 设计构成体系课程改革应针对以上问题做出合理的、目标长远的规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制订出符合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教学改革计划。

三、设计构成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改革之后,设计构成课程体系的教学,更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之后的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思维和行动基础。

1.与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目标相结合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此培养目标指导下,专业教学应更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设计构成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也应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有效结合实用性,改变固有的、不适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形式。同时,教学改革也应考虑地域需求就地取材,与当地优势或特色相结合,为社会及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最需要结合当今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学科之一。设计构成课程体系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其目的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设计各个维度范畴内,学会各种形式的法则和原理,提高综合构成能力。设计构成课程是一个知识体系。如果按以往的单元式、相互独立的教学,会造成学生忽略学科之间的纵深关联,不能有效认知构成基础地位,不利于之后设计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之间应打破原有的单元界限,融会贯通。

设计构成基础课不仅仅是学习理论基础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在不断探索的学习中,将这些理论理解消化,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的掌握。同时,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要考虑各种实际情况,这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2.项目式教学导入,实践能力培养

项目式教学是指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PBL)。其以通过某个项目完成为主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完成项目的调研分析、讨论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及反馈效果的教学形式。

相对于以往的教学实践形式的作业,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抛出问题,协助解决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寻找适合的解决设计问题的办法;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从以往的“接纳”知识改变为"获取"设计综合技能及有效的实战经验。

在构成体系课程中导入项目式教学,能够从一开始的基础教学就接触设计实操可以更好地理解构成基础在整个设计专业中的地位,理解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延续的关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综合设计能力。

3.提供创新的教与学环境

设计构成课程体系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多媒介并存的科学社会。设计构成课程除了设计基础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教学,创造性思维来源于学生实践,对于挖掘学生创新潜能是非常重要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给自身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更多创新的空间,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地突破思维的束缚,开拓想象维度,提高学习的兴趣。

设计专业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技术的层面,而应当是尽可能地创建能够设计并实施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思考问题,从实际出发,将所学知识和实操经验结合,在完成作业的形式上不再拘泥于以往沿袭的徒手操作,可以有更多跨媒介的表达手法,给学生提供更宽松的思维转换成作品的途径。不设定统一的模式,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鼓励创新注重个性,真正地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设计功力。

四、结语

设计构成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是否科学合理先进,教学实践是否满足实际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科建设的未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设计构成课程体系改革通过针对设计构成课程体系研究,对其课程结构进行优化,重点对设计构成的实践性课程与技能进行分析,探究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改革思路,架构与创新性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营造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教学氛围,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杜静怡.浅析大数据时代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大观,2015(9) .

[2]李君君.基于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的“网站规划与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

[3]张佳.浅谈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J]. 科技展望,2016(02).

[4]郭敏,李肖雄.高等院校藝术设计教学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 .

[5]张海峰.《设计构成》课程之“设计的参与”教学设计[J]. 价值工程, 2014(04).

[6]李稳.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构成课程教学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02).

基金项目:福建江夏学院2016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应用型本科的设计构成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