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语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研究

2017-05-19聂东雪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微媒体防范

聂东雪

摘 要:近年来,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微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微媒体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着重要的關联性。在正确把握微媒体进行意识形态传播特点的同时,要认清微媒体中意识形态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引导、政府问责机制的构建,做好微媒体运行规律及运用中华优秀文化等方式在“微”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工作。

关键词:微媒体;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49-03

纵观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思想、观念、文化上的碰撞和渗透,这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不可避免的过程。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如果能在这种碰撞和渗透中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并得到共同思想认可的“上层建筑”,就形成了意识形态。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时代的到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已无法回避地与微媒体联系起来。微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家如何解决意识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抓住微媒体带来的机遇,充分认识目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状况,研究制定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长效机制,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微媒体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关联性分析

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视频等与“微”相关的名词逐渐流行起来,大众的信息传播随之进入“微”语境。在微语境下,人们通过微媒体,以简洁精炼的文字进行快速的互动交流,形成了特定的自媒体传播语境。微媒体在意识形态传播中有着新的特点,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一)微媒体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

1.单向传播与双向互动共存。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呈现出单向模式,传统媒体的单一简单式传送,收到的大众反馈往往较为间接。而在新媒体时代的微媒体中,大众既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也可以成为接收者,真正实现即时在线互动交流。这就为西方企图进行意识形态入提供了可能,他们凭借着超强的技术手段,幕后操纵主导权,制定有利于他们的现代传播规则,使原本应该双向互动的平等交流失去公平性,形成了信息霸权,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2.传播自由与责任界定模糊并存。相对于传统媒体,微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相对较为自由,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微媒体中发表看法和建议。较为自由的传播环境在赋予了大众话语权的同时,责任却很难界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微媒体监管存在较大的困难,管理和防御机制还在进一步建立,这使得一些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为了达到目的散播没有事实依据、不负责任的言论,但追溯谣言源头较为困难。一旦信息大肆传播开来,对于热衷使用微媒体的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形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共生。微媒体是建立在虚拟空间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一些思想偏激的人开始借助虚拟空间宣泄对现实世界的不满;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崛起,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开始借助微媒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国内社会矛盾还依然存在,一部分人开始借助微博等进行煽动,在微媒体中制造虚假信息,对现实社会进行诋毁。

(二)微媒体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隐患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广泛应用,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在这一空间发生碰撞和渗透。微媒体中,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碎片化的传播方式给了企图破坏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人以可乘之机,使得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首先,西方敌对势力开始利用微媒体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由于微传播范围广、门槛低,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手段已经成为向中国大众渗透的工具,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受到严重冲击。在微语境下,通过对典型历史事件的篡改及对历史人物的恶意歪曲,用所谓的历史事件真相对大众进行了误导。同时对国家的法律、道德及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有意抨击,宣扬西方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以弱化大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对社会主义信念。他们热衷于抓住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夸大处理,对容易引起大众不满的话题如贪腐、分配不均等问题不究原因地大肆宣扬弊端,用自定的议程引导大众舆论方向,从而激发社会矛盾。此外,一些充满暴力、色情、血腥的信息也出现迅速上涨的态势,破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舆论环境,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作用。其次,微传播中的信息碎片化现象严重,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由于微博、微博等信息受到字数及受众接受度等的限制,信息往往呈现出碎片化趋势,一些观点及想法并不成熟,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人人手持发声器的微媒体经常成为传播者吐槽、发牢骚的工具,大众在发声场中通常是自娱自乐,很难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长此以往将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排斥效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等视而不见,严重影响了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度,主流意识形态被弱化。最后,微媒体缺乏把关人,舆论导向难以把控。微媒体的发展的确给大众接收信息带来了更多便利,由于信息量较大,其中难免掺杂大量虚假信息,这些信息对一些缺乏媒介素养的大众来说较难进行辨认和筛选。出口相对自由的微媒体人也不再像传统主流媒体一样有严格的把关人,对信息进行把控,未经筛查的信息可以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迅速传播开来,难究其源头。当一个微媒体舆论事件出现时,大众面对众说纷纭的言论不知所措,情绪波动较大,态度上往往随波逐流,甚至出现不理智情绪,舆情难以控制。一些非主流的舆论更是推波助澜,使舆论失控。

二、微语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防范措施

(一)加快微媒体马克思主义阵地意识建设步伐,强化对重点人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引导

马克思主义作为作为中国核心理论,是由中国社会性质、发展规律等因素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必然的选择。因此,我们要加快微媒体意识形态建设的步伐,创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尤其是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引导工作。西方对他国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在于干涉内政,颠覆政权。党政领导干部及青年学生一直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首选对象,他们企图通过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渗透来达到其目的。一方面党政干部作为国家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意识形态关乎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时刻关注重点人群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政府微媒体参与度,加强政府问责机制在微媒体中的构建

微媒体作为当今大众使用率极高的媒体平台,号召力和影响力十分强大,大众的参与度也是最高的。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微媒体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影响,抓住微媒体方便、快捷、及时等特点,打造我国意识形态安防护堤。加强政府问责机制的建设,加快政务微博、微信等的建设步伐,提高政府在微媒体中的参与度。利用微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对正面宣传进行议程设置,公开政务信息,对大众关注的问题予以及时解答,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特别要注意对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如对不良事件的揭露、对贪腐人员的揭发等等给予快速、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并提出处理方法,并将信息进行公开。避免出现躲避、回避大众提出的问题,这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激起大众的不满情绪。只有当大众的问题得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解决,谣言才会不攻自破,才不会让虚假信息左右大众的价值判断。政府应当积极参与,主动出击,通过在微博、微信等政务平台上对信息的及时更新、对事件跟踪处理,把握好微媒体的舆论方向,关注好大众的反应和态度,保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三)探索微媒体运行规律,借助新媒体平台增强我国意识形态吸引力

充分把握微媒体特点,在微媒体中搭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借助微媒体技术将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以声、像、字等一体化的方式传播出去,转变以往单一传播模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同时,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坚持贴近大众生活、贴近实际,深入探索大众在微媒体中的习惯,抓住大众的心理特点,满足大众心理诉求[4]。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多姿多彩的大众生活紧密结合,和他们讲真话、讲实话,提高微媒体参与度,形成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使大众凝心聚力,不断增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性,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运用优秀中华文化,提升意识形态自信和民族自信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富,是我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国家自信和民族自尊的精神武器。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富有活力的中华文化进行抵御。一方面,要实行“走出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主动进行文化交流。历史证明,在世界意识形态交锋中,如果一味封闭,一味孤芳自赏,就会吃败仗。因此,我们要在全球化的今天,以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文化并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去,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争夺被西方敌对势力控制的话语权,改变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内涵,向世界展现灿烂的中华文化魅力。我们要适时创造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以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对国家重大成就的宣传,提升世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李艷艳.如何看待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形式[J].红旗文稿,2015,(14).

〔3〕杨美丽.微博时代意识形态安全“云层”构建[J].人民论坛,2015,(09).

〔4〕徐春妹.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01):96.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微媒体防范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