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东晋“土断”对南朝寒人艺术文化的影响
2017-05-19宋匡
宋匡
摘 要:东晋政权建立后,为了管理南迁的流亡百姓,打击藏匿人口行为,实施了“土断”政策。“土断”政策不仅对东晋的经济带来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改变了门阀世族在社会中的垄断地位。刘宋建立后,东晋“土断”的成果被南朝寒门出身的地主阶级所继承,寒人艺术开始打破了门阀世族的艺术垄断出现在南朝的历史舞台上。
关键词:土断;南朝;寒人;艺术
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建国初始,东晋政权接纳了大量的北方流亡百姓,但是流亡人口如何处理,中央政权内部存在着分歧。一方面,皇族希望能通过掌握户籍来控制税赋、徭役,增加国家收入,增强皇族实力;另一方面,政权中的门阀世族阶层暗自容纳流亡人口,隐匿户籍,自行生产劳动,逃避税赋,对抗中央。在这样的前提下,东晋政权势必要实行相应的律政措施来解决这些内部矛盾。
这项政策就是“土断”。
一、东晋“土断”前的社会经济状况
公元4世纪初期,在西晋政权灭亡的过程中,居住在中原的汉族人民为了躲避游牧民族混战所带来的灾难,有的留守中原结成坞壁生产自卫,有的西行前往河西走廊地区,而相当一部分则逃至淮河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在逃亡的百姓里有一部分曾担任过西晋政权高级官僚的世族大姓也一起向南方转移,历史上也称这次迁移为“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并非政府主导的有序迁徙,而是一场在短期内自发形成的逃难,接受流亡百姓和官员的东晋政府很难及时地做出安排,因而造成东晋政权在早期户籍管理问题上的紊乱。同时,为了安抚人心、迅速恢复生产,东晋政权默许南迁的门阀世族大量开发南方的无主地,占夺田园山泽,建立方圆数十里至数百里的庄园,放任容留南逃的百姓充当其私人农业、手工业劳动力。
这些做法在东晋立国之初对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生产力、迅速恢复经济民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政权的稳定,社会逐步趋向正轨后,世族门阀大量的私人土地影响了国家对土地的支配;同时由于世族门阀隐匿人口、私蓄家奴,损害了中央政府在赋税上的利益,世族门阀家中的宾客等人还造成了很严重的治安问题。
东晋政权是建立在君主皇权与门阀世族联盟基础上的政治共同体,但是这个联盟内部各方所具备的条件却是不平衡的,其中经济上的不平衡比较突出,呈现出“君贫臣富”的局面。
东晋王室在初创之时几近“一贫如洗”,国库空虚。据记载,当时“中府所储,数四千匹(布)”,即使要奖励“斩石勒首”这样的大功,也只是“赏布千匹”而已;司马睿本人上朝的冠冕只能饰以“翡翠珊瑚杂珠”,本应作为皇权象征的“十二旒”上使用的白玉珠也因“今美玉难得”使用“白璇珠”来凑合。这样寒酸的状况和西晋“永宁之初,洛中尚有锦帛四百万,珠宝金银百余斛”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1]。
而在门阀世族那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不仅拥有土地,而且拥有藏匿下来的大量劳动力,坐拥巨额的财富。有的依仗自身占据的庄园山泽盘剥容留的逃亡百姓,仅供自身的享乐;有的则利用官职,收受贿赂,目无法纪,被检举的罪状多达一千三百条[2],整个门阀世族阶层奢侈骄纵之风较西晋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寒人官吏范甯曾上书批评道:“人性无涯,奢俭由势。今并兼之士,亦多不赡。非力不足以厚身,非禄不足以富家,是得之有由,而用之无节。蒱博永日,驰骛卒年。一宴之馔,费过十金。丽服之美,不可赀算。盛马狗之饰。营郑卫之音。”然而这种言论为世族所不容,没多久,范甯就被王凝之所弹劾,丢了官职。
门阀世族造成的“君贫臣富”局面给东晋政治局面带来严重的不安定因素,对商品经济的活跃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民间工匠、艺人受到门阀世族的绝对统治,沦为奴隶。民间工艺和艺术创造遭到极大地阻碍和限制,整个社会的造物艺术发展凝滞不前,审美趣味完全被门阀世族所左右。劳动人民,尤其是具有一定技艺的工匠受到皇家和门阀世族的双重剥削,重重压迫之下他们要么过劳而殁,要么放弃手艺的延续,或者继续逃亡。
这样的状况不仅危害百姓,阻碍经济发展,最后连统治阶级自己也发现是个棘手的问题,一时间国无良工,世无巧匠。王羲之在给谢安的一封信中就针对这个问题写道:“又有百工医寺,死亡绝没,家户空尽,差代无所,上命不绝,事起或十年、十五年,弹举获罪无懈息而无益实事,何以堪之!谓自今诸死罪原轻者及五岁刑,可以充此,其减死者,可长充兵役,五岁者,可充杂工医寺,皆令移其家以实都邑[3]”。由此可见,作为门阀世族的内部成员对由于技术工匠和劳动人口的缺失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是有着清醒认识的。
门阀世族对寒人阶层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地阻碍,书法艺术家几乎全部来自王、庾、桓、谢等衣冠大族,他们不仅是政府的高级官僚,还是主要的艺术创作者,同时在艺术批评活动中拥有最高的话语权。一些善书的书工则因是寒人而长期被压迫在底层。非门阀出身的艺术家几乎为之不屑:顾恺之虽为桓温的大司马参军,但是由于其身世不显,屡遭戏谑。戴逵是东晋晚期的艺术家,善绘画、雕塑、音乐,但是同样由于其出身不显,为谢安所“轻”;太宰司马晞则视其为“王门伶人”“召之鼓琴”[4]。寒人艺术受压排挤,可见一斑。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巩固统治,缓和社会矛盾,针对当时突出的土地兼并问题、人口藏匿问题进行治理,东晋政府不得不拿出相应的对策,于是分别于咸和年间、咸康年间、永宁年间、义熙年间先后进行了四次“土断”。
二、“土断”实施与社会结构的调整
“土断”,就是以南迁而来的侨民以所居之“土”为判断,侨民定居在哪里就地加入当地的户籍,从此成为那里的编户民,同原住民一样纳税服役。由于北方政权动荡,战事连绵,北方流民不断南下,同时南方因动乱也在不断产生流民,所以“土斷”不仅在东晋连续实施,南朝也多次进行,成为长期实施的一项政策。土断的对象也由最初的北方侨人演变到包括所有的脱离户籍之人。“土断”的内容也由整理户籍扩展为打击土地兼并、打击人口藏匿、削弱世族豪强。
同时,为了配合“土断”的推行,东晋政府还采取其他有力措施意图减轻百姓负担。例如在咸康二年(336年)颁布“壬辰诏书”,禁止世族大户占山护泽。这类做法都对社会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东晋在淝水之战中的胜利和后期的北伐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东晋进行的历次“土断”以义熙九年刘裕主持施行的“土断”最有成效。“义熙土断”的核心内容,是将全国户籍一律整理为“黄籍”。居民不分侨旧,全部编入所居郡县的正式户口。此外,针对侨人的优待政策一律取消,无论是谁,都要向朝廷纳税服徭役。
“义熙土断”实施过程中还严厉清查士族藏匿人口的现象,凡公然对抗者,一律严办,絕不姑息。史籍记载,会稽(今浙江绍兴)余姚的士族大户虞亮,藏匿亡命之徒千余人,拒绝纳入国家正式户口,查实后被处死。一时间豪强肃然,远近知禁。
东晋后期一系列的“土断”使得社会上不再有“黄”“白”之分,全部人口彻底在中央政府统一的行政管理之下,门阀士族集团势力失去控制人口的基础,绝对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世族大户的被削弱、缩减、肢解,不再有和中央政府对抗的力量,实现了“宁民绥治”[5]的局面。同时,具体执行“土断”中寒人官僚在政治上树立了一定的权威,尤其刘裕本人更是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
从世族大户中稽查出来的劳动人口成为具有正式户籍的人口,大幅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中央财政得到充盈,派遣徭役的难度减小,百姓的税赋变得均匀,民间怨气有所缓和。国家有了大量可支配的劳动力,大型工程得以建设,百工生计得以维持,官营作场开始恢复,民间生产得以进行。
三、东晋“土断”对南朝寒人艺术的影响
东晋政权施行“土断”政策后,社会人口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革,社会阶层出现微妙的变化。“义熙土断”七年之后,东晋灭亡,寒人出身的刘裕称帝建立了宋朝,非门阀世族力量开始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崭露头角,“寒人掌机要”成为时代转变的一个信号。刘宋政权继承了“义熙土断”的成果,继而开创了“元嘉之治”的局面。从经济政治层面进行的“土断”政策,进一步促使东晋后期和南朝的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艺术的复兴
“土断”政策实施之前,相当数量的劳动人民从北方逃至南方,成为依附于门阀士族、地方豪强的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随着东晋、南朝不断推进“土断”,中央政府对他们建立户籍、计口授田,从而转变为较为自由的佃农,使得民间手工艺得以振兴,民间艺术得到复活。尽管人民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和徭役,但是相对于旧有的庄园经济,他们在劳动过程中能够独立制造一些商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民间审美趣味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艺术实践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二)百工充实与官府营造作场的恢复
百工是封建社会承担政府营造项目的重要主体之一,是古代重大工程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古代大量艺术品的实际制作者。在经历多次“土断”之后,南方的劳动人口增长迅速、市场繁荣,另外赋税的减轻使之前百工“家户空尽,差代无所”的情况发生改变,工匠得以安心从事工作,其中优秀的画工、刻工在制造壁画、碑刻等艺术品时能够较好地体现艺术家的意图,对艺术品的推广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百工的充实还使得官府营造作场得以恢复,能够有效地组织具有一定技艺的能工巧匠来进行大型工程的施工建设,保证工程规模的同时也能够对营造的项目进行足够地装饰,达到美观的效果,这种客观条件使得南朝帝王陵墓频繁建造成为可能,形成了南朝艺术品生动雄浑的特点。
(三)寒人艺术家的崛起
门阀士族势力在“土断”过程中不断受到限制,在国家政权中的力量开始衰弱,门阀艺术家的垄断地位也随之消失,寒人艺术家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有的通过隐逸山林成为名重一时的名士高人,有的通过仕途进入政治舞台,世人对艺术家的评价更加注重艺术品本身,以及艺术家所具有的“高逸”品格,而不再仅限于注重艺术家所在的门第。同时,作为寒人出身的皇帝更是对寒人艺术家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打破了此前门阀士族艺术家的绝对垄断。门阀士族衰落后,由于“土断”之后新型的地主与地方豪强不断出现,这些人成为世人寒人地主,通过经济手段成为寒人艺术家的支持对象,刘宋时期的艺术家戴顒居吴下时“吴下士人共为筑室”[6]便是很好的证明。
四、结语
东晋进行的“土断”政策主观上是为了解决困扰东晋政府的流民管理问题,然而在施行中客观上却释放了大量的被门阀世族控制的劳动人口,使之回归于国家的管控之下,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东晋“土断”的成果为后继的南朝政权所继承,为其后历次“土断”所借鉴,不仅带来了“元嘉之治”“永明之治”及梁武帝统治前期的繁荣局面,同时为南朝艺术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土断”实施中兴起的寒人阶层动摇了从东汉以来形成的门阀世族统治势力,寒人艺术不断冲击着门阀艺术垄断的壁垒,促成艺术向多元方向的发展变化。南朝寒人艺术在结合民间百工智慧后带来了独特的艺术形态,造就了南朝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个性鲜明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唐]房玄龄.晋书.卷二十六.志第十六.食货.
[2][唐]房玄龄.晋书.卷七十五.王述传.
[3][唐]房玄龄.晋书.卷八〇.王羲之传.
[4][唐]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
[5][梁]沈约.宋书.卷二.武帝本纪二.
[6][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三.隐逸.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