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
2017-05-19马志霞黄蓉生
马志霞++黄蓉生
摘要:大学生法治观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来之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要引导他们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知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养成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提高社会主义法治能力。加强法治文化宣传、融入法治课堂教学、营造法治文化氛围、运用法治文化载体,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文化路径选择。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文化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25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119-05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而法治是其中的重要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2]。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能否具有科学的法治观对于他们现在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法治观培育,是指引导大学生在法治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自由、平等、公正等法治价值的理解,使其对依法治国的观念得到增强的教育活动。法治观培育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涉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来之义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法治是贯穿其中的基石。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其价值取向决定他们发展路径的选择。然而现实生活中,个别大学生有违背“法治”价值取向的现象,有的大学生维权意识不高,在面临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愿意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法治是衡量社会行为的基本价值尺度,让这些悲剧不再重演需要法律更需要培育价值观。
法治观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不仅要内化于心,更重要的是外化于行,法治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靠保证。通过培育作为理念的法治,大学生将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宪法和法律油然而生信仰和崇敬,把法律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当大学生把法治作为个人的价值取向时,将推动自身接受、认可和认同其他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实施作为程序的法治,使大学生知晓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明确行为底线、明晰权利义务范围,引导大学生向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追求自由、平等、公正,乐做爱国者、敬业者、诚信者、友善者。所以,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来之义。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四大,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迈上法制建设轨道,坚定不移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3]。这一时期,高校“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4],通过教学教育活动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党的十四大至十六大,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时期,高校以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6],要求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信仰。
同时,法治实践的推进也对培育大学生法治观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深刻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积极推进法治实践,“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7]。培育大学生法治观要求把法治精神熔铸到头脑之中,从内心拥护和依赖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8],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培育大学生法治观乃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3.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还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是教育。高等教育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它是造就专门人才的主要场所。高校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遵循“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按照德才兼备、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标要求培育大学生法治观。1984年《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和1986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都有明确要求,法制观教育进入课堂,重点是向大学生普及法律常识。1987年《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1988年全国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强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大学生应当具有法律意识,只有学法、懂法,知识结构才是完善的。20世纪九十年代法律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旨在加强大学生的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化大学生法治观培育,引导大学生提升包括知识、理念、思维、能力在内的法治素质。
4.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大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法治素质,因而培育大学生法治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小康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崇高使命要求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小康社会要求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大学生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后备军,应当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与技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骨干,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的重要来源,这就要求今天在校的大学生要学法、懂法,储备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重要内容
法治观培育的内容是指培养和教育人们法治观形成和发展所发挥作用的法治文化、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精神、法律原则以及法律设施等。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内容很多,重点是要求大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知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养成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提高社会主义法治能力。
1.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知识
一般说来,法治观培育是建立在对法律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上的,因而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要传授法律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知识。第一,明确法律的内涵与意蕴。大学生应明确法律是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以确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既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有力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并对人们的意志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第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学生应掌握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从而树立宪法权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加强民法、刑法等实体法律的学习,把法律法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价值诉求和行为习惯,用法律指导自己做出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第三,掌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决定》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发展。当代大学生理应了解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大意义,在中国法治建设“蹄急步稳”中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提升法治素养,真诚拥护和信仰法律。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本质的理性认识,体现法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
培育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又一重要内容就是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大学生应树立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帮助大学生了解作为一种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法治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宪法规定的我国国体和政体决定我国法治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与西方宪政有本质区别。第二,引导大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2],大学生应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大学生应了解不偏不倚和不枉不纵的法治运行过程,知悉社会主义法律的平等贯穿在法治工作的始终,不同于资产阶级形式上的平等。第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大学生应了解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觉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不能只重视行使自己的法律权利,而忽视他人的合法权利或自己应为他人权利损失所承担的相应义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明确权利是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增强积极的权利主张与合法权利的保护意识,正当行使权利,合理限制权力。
3.养成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个体运用法治知识和法治理念分析、判断和推理问题等的认识活动的过程。引导大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引导大学生养成法治思维,旨在帮助大学生在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原则指导下分析、判断和推理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要求他们在掌握法律知识基础上,知悉法律所规定的既定规则,将“是否符合法律规则”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在知法守法的过程中明确可为的合法行为,不可为的违法行为,如何为的法律程序,自觉把法律规则作为规范自身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还要使大学生对法律充满敬畏之心,一切以法律为准绳,养成遇事找法不是“找熟人”、解决矛盾走程序不是“走关系”的规则意识。热情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权利义务思维,学会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观察、分析、推理问题。大学生要有权利思维和维权思维,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尊重他人权利,同时大学生要明确义务和责任意识边界,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以获取权利。总之,引导大学生养成法治思维,旨在帮助其将法治理念根植于心,在思维抉择上以法治为准绳,“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4.提高社会主义法治能力
法治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条件。培育大學生法治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能力。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能力,不仅在于锻炼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形成学法知法、自觉守法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多年法制教育推动了大学生维权活动的兴起,法治观培育旨在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消除“自认倒霉”的心理,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依靠法律分析实际问题并做出预见和决策的能力。大学生虽尚在象牙塔内生活但终要走向各行各业,投入治理国家的行列,提高预见和决策的能力将为其投身工作岗位施展才华报效祖国做储备。帮助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预见自己行为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法律后果,从而更好地适用法律,避免违法与犯罪行为的出现;帮助大学生储备依法决策的能力,学会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锻炼自己依法决策的能力,不以个人好恶为前提,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掌握法律知识是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前提,正确而全面地认知法律知识,能够促进大学生对法治理念的深刻理解。树立法治理念是关键,认同法治理念将推动大学生树立法治信念并可能上升为法治信仰。养成法治思维和提升法治能力是重点,当大学生对法治具有无限信服与崇拜时,法治将作为其行为的最高准则,在法治理念指引下运用法治思维冷静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上述重点内容在培育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大学生在课堂教育中接受法律知识后,通过校园法治文化的熏陶树立起法治理念,在法治活动的参与中锻炼法治思维并提升法治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文化路径
培育当代大学生法治观需要的路径很多,本文从文化路径的角度探讨对大学生法治观的培育。所谓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文化路径是指充分运用各种校园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人文化成的塑造功能涵养大学生法治观的途径。加强法治文化宣传、融入法治课堂教育、营造法治文化氛围、运用法治文化载体能够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培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加强法治文化宣传
作为法治观培育的首要路径,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旨在引导大学生感悟法律的公平正义,认同法律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鼓舞他们从精神和理念层面去信任法律、信仰法律并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法治文化宣传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法治文化宣传队伍健全校园法治宣讲团,鼓励校内法学教师、邀请校外法学专家、聘请实务部门的优秀人才参加校园法治宣讲团,充分发挥宣讲团宣传法治的“专业队”作用,通过定期宣讲或面对面的交流,让大学生在法学大师身上觉察法治魅力,感悟法治理念,养成法治品行。
(2)选择法治文化宣传的内容与形式在内容上以宣传科学的法治思想和理论为主,紧密结合大学生关注的现实热点、难点选择生动具体的事实材料。形式上注重鲜明和多样,向大学生准确而生动地宣传法治思想,增加大学生对法治观点的印象与记忆。可以通过学校报刊、校园广播、电视屏等最大限度地扩大法治文化宣传的覆盖面,通过定期开展法治论坛等比赛、国家宪法日纪念等主题活动、旁听刑事和民事等各类案件审判等实践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传播法治知识与理念。还可在雕塑、壁画、亭榭碑记等中融入法治文化,或取材法治史、法治名人、法治警句引导大学生或直接或含蓄地领悟法治真谛。
(3)依托大数据整合多媒体进行宣传大众传播媒介是最有效的宣传工具,网络等新兴媒体是大学生最易受影响的媒介,每天从QQ、微信、微博、浏览器等媒介上接触到的信息容易影响他们对日常事件的看法。充分利用新型网络媒体发挥网络宣传员队伍的作用,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利用电子期刊、校园BBS、网上讲座、微博互动、微信公众号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法平台,用正确的导向向大学生宣传法治文化,在推动法治观培育走向开放、主动和全员参与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时效性。
2.融入法治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融入法治课堂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法治观的重要文化路径。
(1)转变法治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空间固化的观念,形成无处不课堂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中单纯依赖定点教学的方式,容易使课堂教育成为单纯传授法律知识的一言堂。课堂是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要综合发掘实践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反思并规范自己的行为。转变传统教学中单纯传授法律知识的观念,树立“教即导”的理念。“教即导”的理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位,将教材体系传变为教学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法治学习中,自主探究法律知识,主动感悟法治精神,独立培养法治思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适时地进行点评和归纳。以“教即导”的理念贯穿课堂,通过语言的驾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學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2)改进法治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高校法治教育应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有所创新。在法治教学方式上,由单一型教学向复合型教学转变。改进传统单纯依赖理论教学的方式,采取现身说法和情景再现等方式,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贴近生活,化枯燥为生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如法治人物的现身说法、课堂中的模拟法庭等都能增强教学实效性。在课堂教学手段上,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现代化教学就是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活化法律知识,让学生在真实性生活情境呈现中获得法律价值判断。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并推进新媒体和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不止停留在是否使用多媒体,而是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同时注意新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既发挥电子白板、网络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优势,也不忘板书及教师对学生思想、情感、人格等方面的熏陶,因为无论哪种教学手段都基于学生的发展。
3.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一所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体现着该学校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营造法治文化氛围主要是在校园中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气氛,发挥法治文化感染、陶冶、传播、引领的功能,对大学生法治观培育产生渗透、塑造、培训、启发的功效。这是培育大学生法治观的又一文化路径。
(1)营造法治精神氛围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灵魂,营造校园法治精神氛围就是使法治成为校园文化氛围中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心理追求,用鲜明的导向启发大学生领悟法治氛围提倡和反对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品格,成为支配大学生法治行为的强大力量。加强宣传法治文化,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发挥强大的渗透功能以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自觉接受法治文化氛围的感染和影响。丰富法治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氛围中心领神会并主动认同法治理念。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法治意识,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感染。
(2)营造法治制度氛围学校的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制度可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对大学生在一定意义上有约束力也有感召力。营造法治制度氛围首先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体现校园精神氛围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一致的制度文化才能促进大学生良好法治品格塑造,指导正确法治行为的养成。完善校园法治制度,包括领导机制、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强化制度落实,制度执行必须严格;加强监督检查,发现制度漏洞及时堵塞。如营造民主管理的氛围,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学校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中,最大限度保障学生权利的行使,能使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养成民主习惯与自治精神。
(3)营造法治环境氛围环境文化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的变化,营造法治环境就是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法治理念产生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形成法治观。在物质环境建设中融入法治文化内容,如在教室、寝室、图书室注入法治文化,在每一个学校的角落都能感受到法治文化的气息,在无形中给大学生以启迪和教育。在精神环境中融入法治文化内容,通过校风校训、校标、校友等彰显法治精神。如优秀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打击犯罪分子的民警等校友,作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将对在校大学生法治观形成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2][6][7][9][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6,9,3,6,27.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4.
[4][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0,29.
[8]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1):1.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