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微信“公众账号”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2017-05-19徐晓滢李艳��
徐晓滢++李艳��
摘要:
以“公众账号”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大一至大三431名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公众账号的选择标准和关注度等方面进行调查。从知、情、行等维度出发,探讨分析账号发布的博文对大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社会价值观、生活态度、习惯养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大学生关注较多的“公众账号”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挑选标准以包含社会元素和生活元素的信息量、经验值为考量,倾向于选择社会热点和生活感悟类的“公共账号”进行深入加工。后期深入关注过程中,看似主动关注,实则被动接受。在影响程度上,仅有在接受生活感悟类资讯时,是知情行三者统一,其余影响作用都仅停留在认知或情感层面。
关键词:微信公众账号;大学生;知情行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20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92-07
一、引言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截至2011年,微博用户达到2.5亿,但此时微信的注册用户已达3亿,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种外语版本。《纽约时报》评论其正积极尝试扭转中国本土互联网产品无法推向世界的命运(苏芸,2013;潘国昌,2012)。据媒体人姜澎(2010)调查,一种新兴媒体从新生到普及至5 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博用了14个月。而微信只用了10个月。2013年10 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3) 》盘点了2013年中国新媒体的十大热点问题,微信便居其一。微信以其强烈的“自媒体”属性受到了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们的喜爱,并在逐渐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体验机会,可以说微信是一个智能的应用商店和语音入口(官桂香,2013)。
经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手机网民71.2%集中于10-29岁的青少年群体;35%左右的手机网民为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中,在校大学生比例最高,有85.7%的大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赵安民、霍瑞,2012;杨敏,2012)。由此可见,微信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也必定深受大学生的青睐。
然而,微信作为社交网络,与其他社交平台所不同的是除了能进行文字以外的直接语音沟通,还能通过创建“公众账号”,来突破圈内好友、公众人物之间的权限设置,获取更多的资讯。“公众账号”这一新兴概念是个体或商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可以用于在微信上搭建特定平台,实现与订阅群体间的全方位资讯互动,订阅群体可通过对相关公众号的关注,定期获取相关信息(金小方,2014)。这一平台具有操作的便捷性、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推送的精准性等优点(白浩、郝晶晶,2013)。这种全新的订阅关注手段,为大学生获取资讯、表达思想和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過对于不同公众账号的订阅,大学生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畅所欲言。(林之达,2004;丁雪峰、胡勇、赵文、吴荣军、胡朝浪、杨勇,2010)。
在面对种类各异的公众账号时,个体势必将会先进行选择性浏览,最终决定是否进行订阅和长期关注。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选择标准何在,长期关注的“公众账户”又存在怎样的特点。另外,在长期接受定点账号推送信息过程中,这些信息又是如何对个体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作为微信使用和信息接受的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熟定型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接收到来自这些公众账号传递的信息,接受推送信息给予的意见或启迪,这些都将有可能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可能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酵和成长的(雷海平,2011;李双力,2013)。
因此,本研究将微信“公众账号”与大学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试图完成两方面的研究任务。其一是了解大学生对于微信“公众账号”的选择标准和接受习惯,由此归纳出他们经常阅读和关注的订阅号类型;其二从知情行等维度入手,探究微信“公众账号”是以何种姿态和方式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相应结论,并借此从网络思政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凭借“公众账号”这一新兴模式对大学生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挖掘网络教育更大的价值。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项目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大一至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式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了解其对于微信的使用情况、关注的公众账号的种类及其受到“公众账号”的影响程度。
本次参加访谈的人数是431人,大一学生为167人,大二学生为162人,大三学生为102人。男女生比例将将近1:1,男生为216人,女生为215人。
2.研究方法
首先,在查阅现有文献和相关资料,了解当前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对微信“公众账号”的分类特点以及普遍影响有一定的认识后,通过预实验的方式,得出在大学生心目中最受关注的前十位公众账号。
其次,在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公众账号的博文特点后,并从中选取有关社会、学习、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不同类别博文作为访谈调查的材料。设计访谈问卷,进行第二次预实验,收集反馈意见后进行修正和完善,开始正式访谈调查和小组讨论。
最后,收集访谈问卷,从知情性等维度出发,进行文字编码。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统计,对不同的答案进行数据归并和分析,然后从性别、年级等不同方面对统计结果做相关统计学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此外,还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作为整个研究的辅助资料。
3.编码方式
在访谈调查问卷中,从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情况、对公众账号的选择标准、关注程度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解。
就大学生对于预实验中挑选的排名前十的公众账号的获取方式,即主动关注、热点搜索、微友推荐等;博文观感,即从认知度、关注度和接受度等入手;自身影响,即从是否引起了大学生的注意、影响了其自身的习惯、改变了其对事物的看法等方面调查等,进行综合了解。
在具体编码方式上,主要是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考察,分为以下九种,希望通过这样的编码方式能全面透彻地解析“公众账号”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特点及深度,并积极探讨其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模式。具体编码方式如下:
认同+正面情绪+有行为=有积极影响且影响大影响一
认同+正面情绪+无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影响小影响二
认同+负面情绪+有行为=有消极影响且影响大影响三
认同+负面情绪+无行为=有消极影响但影响小影响四
不认同+无行为=无影响影响五
没什么想法+无行为影响六
认同+中立+有行为影响七
认同+中立+无行为影响八
其他影响九
总体来说,上述九种影响,其中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是:一、二、七、八,但影响力依次递减;会产生消极影响的是:三、四,其中三的影响较大;而五、六则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其中知情行统一的影响模式仅为一、三、五。
三、调查结果
1.微信的使用情况
从访谈过程中,拥有微信的调查对象共有336人,占调查总数的78.0%,拥有或者想要尝试微信的大学生更是达到85.2%之多。在拥有微信的人群中,对于微信的使用情况,表示“有,并且经常使用”的人数是最多的,共197名,而表示“有,但不是主要应用软件”的人数为139名,仅次于前者。这些数据说明微信在大学生中是非常普及的,并且使用人数可能还会继续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表1调查对象的微博使用情况
选项人数百分比
A.有,并且经常使用19745.7%
B.有,但不是主要应用软件13932.3%
C.没有,但考虑申请一个317.2%
D.没有,也不感兴趣6414.8%
2.订阅前,对“公众账号”挑选的关注类型和选择标准
从预实验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于微信“公众账号”的重点关注领域,涉及以下五个分类,即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其中,大学生关注最多是“社会热点”和“ 生活感悟”类,分别有261人和241人。
在后续访谈过程中,当问及选择这些账号进行关注的原因时,半数以上的调查者均表示“了解并对他们感兴趣”这个理由作为其选择的主要标准。深入了解下,对于公众账号的感兴趣原因很多都基于名人效应,即对该账号创办人的了解和兴趣。屈居第二位的订阅理由则是“被他们的一些博文打动”,这一项有90人,其主要是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其他朋友的分享,阅读后感觉不错,从而进行的添加。然而,人数最少的订阅原因则是“看到他们粉丝量大”,这种粉丝量的获得则是通过第三方转发得知,然而这种盲目从众的理由的人只有15人。
3.订阅后,对“公众账号”的实际关注情况
鉴于大学生对微信使用的频率和添加“公众账号”的理由,本研究进一步关注大学生在订阅该账号后,对自己所选择的“公众账号”所发布内容的实际关注情况。结果发现,有160名学生表示“看到他们的博文会去看但并不主动找”。有149名学生“只看一些感兴趣的内容”。此外,仅有23人表示“经常主动去他们的主页逛逛”。
4.五类“公众账号”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由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五类“公众账号”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df=32,χ2=933.29***,p<0.001),并且通过针对每个类别的进一步卡方分析结果显示,每个类别都具有统计意义上具有显著差异的影响模式(学习方法:df=8,χ2=419.65***,p<0.001;职业规划:df=8,χ2=363.78***,p<0.001;社会热点:df=8,χ2=490.19***,p<0.001;心理健康:df=8,χ2=176.63***,p<0.001;生活感悟:df=8,χ2=723.86***,p<0.001。)。
根据表2的每个类别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比較可以看出,“学习方法”类所产生积极影响比较大,影响一和影响二的实际人数均大于理论次数;“职业规划”类在积极和无影响中分布比较平均,但由此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即影响三和影响四的实际次数显著小于理论次数;“社会热点”类则在不认同和无行为的影响五和影响八中表现十分显著,实际次数均高于理论次数2倍左右;“心理健康”类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则分布较为分散和平均,没有突出表现的影响模式;“生活感悟”类在有行为的积极影响、无行为的消极影响和有行为的中立,即影响一、影响三、影响七中有更为显著的表现。
四、 讨论
1.大学生选择“公众账号”进行挑选标准和关注程度
根据预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公众账号”的前期挑选,大学生较多的选择涉及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五大类别的账号。研究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均表示“了解并对他们感兴趣”这个理由作为该账号选择的主要标准。居第二位的订阅理由则是“被他们的一些博文打动”,人数最少的订阅原因则是“看到他们粉丝量大”。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公众账号的订阅并不是盲目地随大流,关注和被博文打动才是促使其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五个类别中,他们更倾向于去进一步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感悟”类账号发布的信息和陈述的观点。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大学生作为一个准社会化个体,发出的内心诉求。他们渴望踏出校门,融入社会,然而年龄和资历的限制,使他们需要依靠外界资讯来将自己伪装成“社会人”、“成年人”,来完成与社会其他个体的“平行”交流。因此,他们更多地愿意去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去了解热点信息,以此为谈资与人交流。对于“生活感悟”类的关注,更加验证了上述解释,渴望积累经验,早日成为一个大家眼中的社会人。因此,对于“公众账号”的前提挑选标准可以归纳为以包含社会元素和生活元素的信息量、经验值为考量标准。
在后续关注过程中,正是由于不是盲目做出的选择,大学生对于自己选出的感兴趣的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会更加关注,也会更容易接收他们的传播的信息,更容易对这些人的观点产生反馈。但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尚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但是又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猎取信息的新鲜感,因此很容易被动地接受看似自己选择的外界信息,从而缩小自身的思想空间(杨敏,2012)。因此,研究结果中显示,在订阅后,有160名学生表示“看到他们的博文会去看但并不主动找”;有149名学生则“只看一些感兴趣的内容”;仅有23人表示“经常主动去他们的主页逛逛”的情况。因此,看似是他们自主选择信息,其实是在被动的接受信息来“坚定”前期的选择。
造成这种“被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公众账号门类多样,各类信息纷繁复杂,并无明确分类,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阶段,对信息的判别与整理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难免出现用娱乐的、不严谨的眼光看待其中的内容,这也就造成了大学生时常不能对公众账号发布的博文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信息只是被动接收,仅能停留在认知层面。另一方面,就像韩寒曾在讨论微博这一失误中提到:“人们在使用微博后更经常做的事是关注自己的受关注程度,忽视了应受关注的事件本身。”虽然这里提到的微博,但是微信作为替代微博的衍生物,它独具的“朋友圈”的私密空间和颇具创意的“点赞”功能,更容易让使用者将所有信息简单地等同于“求点赞”的认同,大学生更是如此。因为“点赞”对于他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上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肯定。
2.五类“公众账号”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方法”类所产生积极影响比较大,影响一和影响二的实际人数均大于理论次数;“职业规划”类在积极和无影响中分布比较平均,但由此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即影响三和影响四的实际次数显著小于理论次数;“社会热点”类则在不认同和无行为的影响五和影响八中表现十分显著,实际次数均高于理论次数2倍左右;“心理健康”类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则分布较为分散和平均,没有突出表现的影响模式;“生活感悟”类在有行为的积极影响、无行为的消极影响和有行为的中立,即影响一、影响三、影响七中有更为显著的表现。
由此可见,“生活感悟”类的影响模式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行为上的改变,达到知情行三者合一的效果,可能得益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无限憧憬,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具有偶像情结,对于那些已经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人物的人生感悟和经验更易产生兴趣,借鉴模仿。比如俞敏洪,马云这类出身平凡的成功者的生活感悟,就在微信中广为流传,激励了无数大学生。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看完这类博文内容后,会在认知上有所调整,情感上存在崇拜和欣赏的感情,因而促使行为上进行改变,至于能否坚持取决于各人的毅力等因素。
第二,大学生比较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是启发性的、潜移默化性的、而非硬性的、说教性质的。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这类本应受关注、并且最贴近大学生显示生活发展的资讯,却仅仅在认知和情感得到一些反馈,但鲜有行为层面的影响。可以推测,就是因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类微博大多过于说教性,直接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反而不容易被人接受。而相反,崇拜人物的人生经历,生活感悟会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从而做出改变。
第三,之前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学生更倾向于关注“生活感悟”和“社会热点”类的信息,但为何只有“生活感悟”可以引起如此影响,“社会热点”却无法深入,多局限于认知层面,而在其情感和行为上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还未完全涉足现今的社会,其对社会中发生的热点事件的代入感和参与感较低,社会阅历与经验不足,不能将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来对社会热点类问题进行理性的评估并作出适宜的决断。同时,他们的自身能力有限,实践力不足,对社会热点事件无法有所回应及作为,有心无力。即使有些想法,也很难落实到行动上去改变,当然,也不排除客观原因,微信即使是公众账号发布的信息,也是真假消息混杂,各类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使正处于人生观养成阶段的大学生无法正确辨别,并且情感疲软,从而不轻易投入感情,也不敢有所作为。因此,只是远观,并未有更深入的影响。
五、建议
1.微信应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政主阵地之一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拥有微信的学生人数占调查总数的78.0%,拥有或者想要尝试微信的大学生更是达到85.2%之多。由此可见,微信在大学生网络社交软件中占有比率很大,并广受学生应用和喜爱,这与微信自身的优势密切相关。
首先,微信的使用方式必须依托于網络,而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电子产品的发展恰好为其扩展蔓延提供了适当的物质载体和重要的技术支持。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必将受到大数据时代的深刻影响(王婧,2014)。有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大学生有智能手机,而没有手机的有九成以上考虑买手机就买智能机,这些数据远超过我国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33%。因此,如何利用微信的迅速发展与网络和智能产品的普及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值得深思的课题。
其次,微信受欢迎必是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才能超越其他产品成为主流,而这些独特优势就是简洁、“声”动、富有冲击力,传播迅速且简便,能让大众都可以自由方便地发出声音,了解咨询,从而赋予微信优于微博、易信和人人等的先天优势,也使之成为当今社会极为流行的一种交流工具和传媒形式。我们应该切实利用好微信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性,更生动、有效地让微信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最后,微信的重要用户群能够集中在大学生中,也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密切相关,即自我意识增强、社会化程度提高以及孤独感较强。微信恰恰就是抓住这一点,提供一个更为私密和独具诱惑的自媒体平台。通过微信交流能够满足大学生这阶段个性心理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想要获得成人感和独立性,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自由发表观点和意见(张焱,2013;聂磊、傅翠晓、程丹,2013)。正是如此,会让学生本身,感受到一种被关注和被尊重的感觉。从中也可以收获到一种社会角色的定位,在其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进一步享受“合法延缓期”所带来的成长感。因此,我们要把握这点,让微信成为他们的代言人,这势必有利于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和个体的把握,以此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微信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受欢迎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微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2.针对大学生关注的账号类别,从实际出发,管理和搭建相应平台
社会生活多样化的特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许多社会问题更是紧紧撩拨着大学生的思想和神经。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实际影响状况就成为突出教育针对性的前提。它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通过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两种主要方式。目前,值得关注的大学生思想倾向主要有:无望感、无奈感、不安感、对政治缺乏现实感等。因此,正确利用大学生关注的“公众账号”在他们群体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邱柏生,2011)。
根据讨论结果可得出结论:公众账号中涉及“生活感悟”类的内容最能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并对其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一部分原因,当然也是鉴于发布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流传性,位于信息的源头,发布的信息更容易因为名人效应或是转发点赞等原因而迅速广泛的流传。因此,这类由于其个人魅力和名人效应,使得其发布的博文,尤其是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引起共鸣。因此,可以利用这类账号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力,更多地散播正能量,树立积极健康的形象。利用他们的自身故事和生活经历等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经历激励他们实现梦想。同时,在分享“生活感悟”的同时,更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正向引导。(华琼,2013;孔令凯,2011)。
此外,还可以利用这类账号获得关注的成功经验,建议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方法和职业规划建立联系,以此为蓝本,搭建分享平台,运用故事和经典案例等方式迎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果能把一些自身体验摸索的或是从其他方面了解的学习方法和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分享出来,就能利用公众账号这一平台,为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由此可见,高校的思政教育可以此为突破,利用现实的工作便利和资源途径,配合对于学生实际需求的把握,采用学生最容易被接受的资讯发布模式,建立相应的“公众账号”,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
因此,鼓励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微信“公众账号”的方式,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大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把握学生的微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从而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偏差和错误的人生价值观(邓敏,2012)。同时,还设计一些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主题,邀请知名校友、校园达人等开通微信与学生互动,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感染学生,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用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豪感和责任感(夏风云、康艳青,2012)。
最后,不得不提及“公众账号”管理方面的问题。账号的存在能满足大学生简单易得(宣泄情感、娱乐身心,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等)的需要和人际交往互动的需求,但其中有些虚假信息往往不能得到有效过滤,而这些未被过滤的不良微博信息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尤为突出,比如,干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易产生随意性的生活态度;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淡漠甚至社交恐惧;易产生道德弱化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意识培育,及时发现舆情,控制舆情,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去一片纯净的天空。在此也呼吁每一个“公众账号”的持有人应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发布或转发博文之前需验证其内容是否真实可信,切忌无心甚至有意的推波助澜,减少负面及恶性信息的发布,并且确认内容的真实有效,为大学生提供正能量,为大学生创建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积极、主流的网络氛围,亦是对中共“十八大”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积极响应。
六、结论
大学生关注的“公众账号”为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社会热点、心理健康、生活感悟等5大类别。前提挑选标准以包含社会元素和生活元素的信息量、经验值为考量标准,更倾向于去进一步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感悟”类账号发布的信息和陈述的观点。
大学生在选择添加的“公众账号”过程中,并非盲目跟风,但在后续订阅关注中,是被动接受相关资讯。
对于不同类别的“公众账号”对大学生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中,仅在接受“生活感悟”类时,其影响模式是知情行三者统一,其余类别的影响作用都仅停留在认知或情感层面。
参考文献
[1]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2]邓敏.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学理论,2012(13):275-276.
[3]丁雪峰,胡勇,赵文,吴荣军,胡朝浪,杨勇.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特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0,42(2):67-70.
[4]官桂香.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思想政治,2013(12):70.
[5]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13(5):63-65.
[6]姜澎.微博成公民网络表达新渠道2013年或进入成熟期[J].文汇报:2010-12-29(2).
[7]金小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4,31(3):100-105.
[8]孔令凯.浅议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11(9):203-204.
[9]雷海平.微博话语场中的意见领袖[J].现代交际,2011(8):5-7.
[10]李雙力.微信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及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116-118.
[11]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9-90.
[12]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5):71- 75.
[13]潘国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6):90-96.
[14]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45-60.
[15]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研究室课题组.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34-40.
[16]苏芸.基于大学生群体的微信使用研究初探[J].华章,2013(16):328.
[17]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2-35.
[18]夏风云,康艳青.“微”视域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文教资料,2012(7):125-127.
[19]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72-76.
[20]赵安民,霍瑞.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J].东南传播,2012(2):64-65.
[21]张焱.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时代教育,2013(9):71.
[22]王婧.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28-130.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