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

2017-05-19刘嘉敏刘巍

理论观察 2017年4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习近平农业

刘嘉敏+刘巍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生态现状,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思想,将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在梳理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提出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正是基于对我国农业的现实考量和长期的工作经验,习近平提出了保护生态资源为基础,推动农业创新为关键,保障安全是立足点的农业绿色发展思想。笔者认为,习近平的绿色农业发展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农业生态思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037 — 03

农业是立国之本,安民之基,党中央对农业的发展向来都给予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困境。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对于农业发展中正确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价值导向,对实现农业绿色化转型,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的提出背景和过程

(一)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提出背景

習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是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其个人经历的双重考量而提出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我国农村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不了”的巨大转变,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巨大成绩之后也潜在着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危机。正是基于对于农业生态发展问题的现实考量,促使习近平进一步考虑农业绿色发展思想。

习近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延安梁家河插队,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而这段农业劳动时期,使习近平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农业发展现状,进一步萌生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思想。习近平曾经深情的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20岁那年,又选我做大队党支部书记。我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我已认定,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1〕正是在农村度过了青年时期,这使习近平从心底便亲近农业,关心农业发展。

(二)习近平农业绿色思想提出过程脉络梳理

习近平的农业绿色发展思想是由浅入深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插队时期单纯的农业工具论思想到现在涵盖多方面、发展多协调的农业绿色发展思想,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在延安插队时期,习近平便带领乡亲们进行农业沼气池的改造和使用,这便是绿色发展思想的萌芽。在担任各级领导干部之后,习近平有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更加精辟的论述。习近平在主政福建宁德期间,就认识到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创造性地提出了“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发展思路。在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阐述。提出“我们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2〕,习近平对农业发展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日趋成熟。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3〕。其中,绿色化首次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遵循和有机组成部分。2015年12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可以看出,绿色发展理念在指导我国“十三五”规划和社会全局发展的过程中,也蕴含着农业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价值目标。

二、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并以个人经历为基础,怀着对于中国农民深情的关怀,习近平提出了推进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创新农业科技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农业绿色发展思想。

(一)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

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业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习近平多次提出并阐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思想,同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一直给予了极大关注。

2016年4月份,在小岗村主持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针对一些农村掠夺性地开发利用土地,使耕地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再次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4〕。可以看出,习近平在指导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给予了高度关注。

针对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习近平谈到“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5〕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创新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6〕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现状而言,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依旧是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依靠要素投入的低水平生产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屏障。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需要农业科技作为重要支撑。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曾明确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7〕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在强调科学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带来机遇和手段、促进农业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强调农业生产生态相协调的原则,指明农业发展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要求,打造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生态良好为重要价值目标的集约农业。“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藏粮于技”战略,再次强调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农业科技,就是要以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作为科技创新的导向,使农业发展由注重物质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方向转变,实现农业绿色化跨越式发展。

(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完善,一些农民开始更注重利益的追求,而忽视社会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食品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8〕农产品作为食品加工的原材料,其质量安全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其他食品安全。习近平认为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一种突破,是农业转型的方向,其根本立足点就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坚持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能够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民众吃得放心、安心。

三、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是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科學思想,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恩格斯曾说过“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9〕。这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利用和开发农业资源的过程中,也要主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思想是新时期针对中国农业实际发展的新问题,在继承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基础上的新发展,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创新农业科技等方面大大丰富了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宝库。

(二)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国民经济、国家自立的基础,如果农业不发展,不仅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关系到其他产业和部门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甚至影响到政权的稳固和国家的存亡。但农业的发展也绝对不是为了追求产品数量,而建立在滥用农业资源,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上的发展。习近平认为,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实现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目标,将农业发展转入绿色轨道上来,通过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以及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修复和维持土壤肥力,以保障农业的永续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思想符合农业发展规律,为解决我国农业资源质量的双重约束、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工作方法,为农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加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自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以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又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此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就要突破传统粗放型发展,向绿色化发展过渡。农业绿色发展思想为农业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农业绿色发展将会大大加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基于对于中国农民的深情关怀和个人成长经历,习近平在担任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领导人时期逐步形成了体系完善的农业绿色发展思想、习近平绿色农业发展思想,涵盖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农业创新发展方式,农产品质量保障等众多领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生态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西部大开发,2012,(09):109-112.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0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

〔4〕习近平:做好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农村土地流转〔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5-05/26/c_1115415731.htm.2015.05.26.

〔5〕习近平.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EB/OL〕.http://news.ifeng.com/a/20150121/

42986121_0.shtml.2015.01.21.

〔6〕〔7〕新华网.习近平眼中的“三农短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

02/07/c_128709372.htm.2016.02.

〔8〕中国青年网.食品安全习近平最关心的事.〔EB/OL〕.http://news.youth.cn/tbxw/201606/t2016

0619_8155650.htm.2016.04.2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习近平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标题党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