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不忘初心 法治继续前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
2017-05-19姚炎中刘红斯通讯员黄明强
本刊记者/姚炎中 见习记者/刘红斯 通讯员/黄明强
司法不忘初心 法治继续前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
本刊记者/姚炎中 见习记者/刘红斯 通讯员/黄明强
过去一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带领全区各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执行得了”,紧紧围绕广西发展进行谋篇布局,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审判质效再创新高
“面对审判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全区法院不断强化审判执行职能,2016年审判质效再创新高。”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克说。
据了解,全区法院全年受理各类案件528539件,结案460514件,同比分别上升20.7%和18.8%。审判质效稳中有升,十八项主要质效指标有16项达到最优标准要求,有2项在合理区间内,审限内结案率达99.7%。南宁法院审结的一起诈骗案被评为全国电信诈骗九大典型案例之一,防城港法院审结的一起贩卖毒品案入选全国打击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河池市法院审结马振文等44人涉黑大案。
“去年,广西法院在严厉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黄克告诉记者。比如,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恐怖犯罪,切实维护边疆巩固安宁;依法严厉打击杀人、抢劫、绑架、爆炸、毒品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依法审理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依法维护经济金融秩序;依法严惩贪污贿赂和重大职务犯罪,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审结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等18名原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审结涉征地补偿、危房改造、农资补贴、扶贫领域及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一批案件,有力地促进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设立专业巡回法庭、法院调解室等诉调对接平台,延伸审判职能,发挥司法审判修复社会关系功能,加大对弱势群体司法保障力度。黄克指出,2016年全区“妇女儿童维权岗”增至419个,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62个,接受教育人员超23万人次,对判处监禁刑的未成年犯100%回访帮教。
过去一年,广西法院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取得新突破。据黄克介绍,经过考试考核、严格遴选,全区4331名法官进入员额,实际入额比例为33.8%。入额法官知识、年龄结构明显优化,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广西法院如期完成法官员额制改革。同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明确各类审判主体责任,全区法官工资制度和单独职务序列改革即将落实。院庭长办案常态化,大法官带头开庭,推动院庭领导带头办理案件194826件,占受理案件总数的36.9%。家事审判、人民陪审员制度、审执分离、繁简分流机制、量刑规范化等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明显。积极探索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全区法院有62%的一审案件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11个试点法院适用简案快审机制,刑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从2015年的26天缩短到8天,大大提高办案效率,探索出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新途径。
2017年3月27日,黄克院长带队到柳州市鹿寨县人民法院进行调研
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促进“依法治桂”新发展
执行工作被称为实现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黄克说:“能否解决执行难问题,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兑现,关系到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关系到司法权威的真正树立。”
2016年3月以来,广西法院认真响应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执行难全面宣战的庄严号令,迅速开展解决执行难的工作,决定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广西的执行难问题,并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一场场雷霆万钧的“执行风暴”。广西法院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执行得了”,铸成基本解决执行难新的“尚方宝剑”,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创立独具广西特色的崭新执行工作新模式。广西法院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协助执行工作,敢用善用执行强制措施,全区统一行动围追“老赖”,“公交车上播老赖”“无人飞机找老赖”“凌晨出击擒老赖”“网络直播抓老赖”“限制消费逼老赖”“联合制裁治老赖”“集中公开审老赖”,一大批“老赖”被拉入黑名单、拘留、罚款直至移送到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形成执行工作的强大威慑力,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判决、裁定的法律义务。在全社会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受惩的浓厚氛围。
黄克说,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必须发扬红七军、红八军精神,百折不挠,攻坚克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去年全区法院组建了1073个执行团队,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攻克执行大案难案,形成了“执行团队+N”的模式,推进解决一批难案、大案,效果明显。黄克还以广西高院院长名义向社会发出一封执行公开信,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共同打好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战争。
据黄克介绍,去年广西法院全年共受理执行案件117314件,执结104231件,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7.9%,执结率88.85%,执行到位标的130多亿元,旧存案件大幅减少,执行案件开始步入良性循环,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树立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先后四次对广西执行工作作出批示,并在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上推介广西经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依法治桂”的重要内容来抓,作出了“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法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给法院工作特别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2017年是广西“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见效之年,为实现这一任务目标,自治区高院将2017年作为广西法院的 “执行年”,执行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基本解决执行难是法治建设的时代呼声,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和庄严承诺。”黄克说。
为了使命,为了庄严的承诺,黄克表示,自治区高院将带领全区各级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系列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深化执行体制改革,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执行体制改革,奋力实现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承诺,为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谱写建党百年广西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要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黄克指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国家把广西定位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凸显了广西的特殊战略地位。广西各级法院要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为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培育壮大广西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提供司法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要依法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产权司法保护,依法审理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案件,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和创新活力。
二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依法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法治手段清理“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推动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
三要依法服务和保障广西开放开发。去年,广西法院审结各类涉外商事、海事案件847件,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司法协助案件971件,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推进。
2017年要紧紧围绕中央对广西的定位,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战略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推动广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黄克建议,最高人民法院组织规划和实施边境地区司法服务“一带一路”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
黄克告诉记者,2017年广西法院要用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审判质效、基本解决执行难、司法改革、过硬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升司法公信力,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黄克还指出,2017年要办好三件实事,一是增加基层法院干警教育培训1000人次以上,二是再建基层法院科技法庭100个以上,三是恢复新建人民法庭30个以上。
号令已经发出,行动已经开始。让我们期待,2017年,广西各级人民法院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精心指导下,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一历史使命,坚定立场、不忘初心,推动司法审判事业再上新台阶,以更新更好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