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4月国内外大事盘点

2017-05-19

21世纪 2017年5期
关键词:叙利亚

2017年4月国内外大事盘点

国内法治

1.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

近日,由著名作家周梅森任编剧的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并获得各方好评。该剧第一集在某视频网站试播,观看人数就达到750万人次,其中不乏“90后”“95后”年轻群体。一部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缘何吸引老中青多个年龄段观众?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够热起来,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反腐倡廉的主题契合了民心。”河北影视集团副总经理、国家一级编剧查岭说,近年来,反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政治话题,党中央在反腐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反腐力作《人民的名义》应运而生,契合了群众关注反腐的精神诉求。

“我们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反腐生态。”《人民的名义》总制片人、导演李路认为,文艺创作只有紧贴时代和人民关切的热点,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大时代面前,文艺不能缺席。”李路说,剧中体现了最新的反腐成果,“老虎”“苍蝇”一起打、海外“猎狐”等场景均有展现。

本刊评论:潜心八年,六易其稿。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一经开播,收视率居高不下,观众好评连连。《人民的名义》何以在社会中掀起“反腐风暴”?“接地气”的剧本台词、精湛到位的演技和跌宕起伏的故事,这些都是个中原因。更深层的是,电视剧以现实的贪腐事件和“带病”官员为标本,向人们展示了反腐高压下的中国官场生态,呼喊出了人民群众渴望国家大力反腐、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心愿。“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在大力反腐,坚持猛药去疴、刮骨疗毒。人民的名义,不仅是反腐的意义,更是反腐的动力。我们以人民的名义宣示,反腐,永远在路上;反腐,永远不收官。

2.北京市、佳木斯市陆续发布实施《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

4月10日,由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制定的《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正式发布并实施。根据《奖励办法》的规定,公民向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举报间谍行为线索,被采用后,根据其作用、效果,可获得1万至50万元不等的奖励。

此外,对借举报之名故意实施诬告陷害他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谎报情况、故意骚扰等行为,根据该《办法》,一经查实,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月17日,由佳木斯市国家安全局制定的《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奖励办法,公民举报间谍行为,对侦破间谍案件起到重要作用的,最多可获奖励2万元。

本刊评论:国家安全绝非一个抽象名词,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壮大,境外间谍和敌对势力加大了对我国进行政治渗透、窃密情报、勾联策反等各类破坏活动,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反奸防谍工作绝不是国家安全机关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国上下的共同责任。历史反复证明,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公民要牢固树立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法律意识,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坚决同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捍卫国家安全,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

3.江西一县政府成“老赖”

近日,江西奉新县政府因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调查披露,全国已有多地县级政府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上榜“失信名单”,成为“老赖”。 按照法律规定,该县政府领导今后在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时,将受到影响。

4月1日,江西奉新县回应当地县政府被纳入“老赖”名单,表示将尊重法律裁决,严格按法律履行义务,配合法院做好相关工作。

4月5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将加大对公职老赖的联合惩戒力度,要求对失信被执行人为公职人员的,一律通报至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纪追究党纪政纪责任,通报至组织人事部门在任职方面予以限制。

4月11日,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工信委、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江西省清理偿还政府欠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解决政府拖欠企业工程款、物资采购款、保证金等问题。

本刊评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诚信都是名片,是基石。政府单位成“老赖”,法院判决变“白条”,近年来类似的问题并非个案,这暴露出个别机关责任人不讲诚信、藐视法律、以权压法的蛮横嘴脸,成为“执行难”问题的制造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给党和政府的形象抹了黑。对于这些政府“老赖”,司法机关应勇于“亮剑”,依法制裁;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给予责任人处分。双管齐下,才能让政府行为守信守法,让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让政务诚信真正成为社会信用的风向标。

4.中央深改组、最高法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出台若干重要文件

4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审判监督管理意见》)和《关于加强各级人民法院院庭长办理案件工作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院庭长办案意见》),就全面推开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改革,完善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各级法院院庭长办案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4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若干文件。

4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规范执行行为“十个严禁”》,以此启动规范执行专项整治行动。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至今年11月,最高法将进行为期逾半年的整饬行动,“狠刹不规范行为,查处违法违纪执行人员。”

本刊评论: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啃下改革的“硬骨头”,不仅需要搭梁架柱,还需要精耕细作。此次中央深改组、最高法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要求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院庭长办案工作、全力解决执行难、建立防范冤假错案机制等,就是结合当前形势,将司法体制改革向前更进一步,让每一项改革措施都落到实处。改革措施的每一步落实和完善,都在推动着法治中国建设。我们期待司法机关切实贯彻文件的精神和规定,坚持司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国际时政

1.中美习特会

4月6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美国新政府就职以来中美两国元首首次会晤,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两国元首就中美双边重要领域务实合作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双方认为,这次两国元首会晤是积极和富有成果的。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扩大互利合作领域,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

习近平指出,中美元首这次海湖庄园会晤对中美关系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同总统先生进行了长时间深入沟通,加深了彼此了解,增进了相互信任,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建立起良好工作关系。双方要不断巩固已建立起来的关系,深化友好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尽到我们的历史责任。

2.俄罗斯、叙利亚遭袭

当地时间4月3日下午2点30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两处地铁站发生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0人死亡,近50人受伤。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第一起爆炸发生在先纳亚广场站(Sennaya Ploshchad metro station)的一节地铁车厢里,第二起爆炸的地点位于技术学院站(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ation)。

据悉,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正好就在圣彼得堡。对于此次爆炸事件,普京迅速作出响应,表示已就该事件展开全面调查,不排除是恐怖袭击可能,俄罗斯执法部门正在确定详细情况。他同时表示,政府将会为事件中的受伤人员提供一切必要援助。

据悉,普京已经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商讨。

4月4日,综合英国天空新闻、美国福克斯新闻等消息,叙利亚伊德利卜省一小镇疑遭多架战机投掷毒气弹。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及医疗和救济联盟(UOSSM)将死亡人数调升至100人,11名儿童证实遇害,另有400人受伤。数小时后,当地一间小型战地医院亦都遇袭,整幢被摧毁。事件扰乱叙利亚国内和平进程,反对派指控空袭是由政府军发动,要求联合国调查。

对于此次事件,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斯塔潘·德米斯图拉说,此次事件是一场“可怕的”袭击,应该对袭击该城镇的行为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和责任追究”。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当地时间4月4日在纽约总部召开的发布会上说,有关化武报道尚待进一步证实,联合国正在等待有关方面更加正式的消息,并且注意到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正在收集和分析有关信息以证实相关化武使用情况。

3.美国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

北京时间4月7日8时至9时,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两艘美军舰船向叙利亚中部的沙伊拉特军用机场发射了超过5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随后,美国总统唐纳特·特朗普表示,此次军事行动是由他下令进行的。这是一次“有针对性”的军事打击,旨在回应近日叙利亚发生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

叙利亚霍姆斯省省长办公室7日向记者证实,美国当天凌晨对叙实施军事打击造成5名叙军士兵死亡,另有7人受伤。

7日,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则对美国的军事打击做出回应称:这是美国的“侵略攻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在化武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反对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个人在任何情况下、出于任何目的使用化学武器。

当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俄总统普京认为美国对叙利亚的打击是利用臆造的借口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违反了国家法准则。美国的打击行为给本已令人失望的俄美关系带来严重损失。

据外媒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格拉姆·加西米表示,伊朗谴责美国军方就“化武事件”对叙空军基地实施的导弹打击,同时谴责美方的一切单方面军事行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完全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叙利亚空军基地发起空袭的决定。

据日媒报道,针对美国对叙利亚一个空军基地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作出表态,称“支持美国政府的决定”。

《华尔街日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使用化学武器意味着需要实施制裁措施。德国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叙利亚进行政治转型。德国外长加布里尔称,美国空袭叙利亚的行动是可以理解的。

4.朝鲜举行大规模阅兵

4月15日,是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诞辰105周年纪念日,也是朝鲜“太阳节”。按传统,朝鲜在金日成广场举行了大规模阅兵活动。

当地时间10时20分左右,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乘车抵达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的金日成广场,检阅仪仗队后登上主席台。朝鲜全体党政军领导,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外宾、各国驻朝使节、海外朝鲜人代表观看了阅兵。几十名外国记者在现场报道。整个阅兵和群众游行持续3小时。

朝鲜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在直播时说,受检阅部队展示的“最强大和最尖端进攻和防御手段将终结帝国主义者所谓的军事技术优势”。直播画面中,单发动机螺旋桨飞机组成数字“105”,飞过金日成广场。

4月16日,据韩联社报道,朝鲜当天上午在咸镜南道新浦一带试射导弹,试射以失败告终。

5.土耳其全民公投

4月16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夜间宣布,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和支持者力推的修宪草案在当天举行的全民公投中获得通过,他将把恢复死刑列为第一要务。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在土耳其修宪公投中,约51.2%的选民赞成修宪。

修宪草案宣布获得通过,土耳其将从2019年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后开始正式实施总统制,自1923年建立共和国以来实行的议会制将宣告结束。

去年7月中旬土耳其突发未遂军事政变后,埃尔多安等提出恢复死刑问题,而欧盟则将恢复死刑作为土耳其入盟不能触碰的一条“红线”。

此次修宪案公投再一次增加了土耳其入欧的难度。俄罗斯《消息报》指出,土耳其修宪公投过关,将使埃尔多安成为土耳其真正的“超级总统”,但同时也将造成土耳其与欧洲的分裂。

猜你喜欢

叙利亚
拜登下令美军空袭叙利亚
叙利亚肖像
2020年9月27日,美国士兵在在叙利亚东北部执行“内在决心”行动
美军撤离预示着新的叙利亚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俄罗斯撤军叙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