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服务行业那样提供工会的服务
2017-05-19郝华
文_郝华
像服务行业那样提供工会的服务
文_郝华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这一工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决定了工会组织必须打好服务牌。要像服务行业那样,想企业和员工之所想,做企业和职工之所盼,把服务工作做到企业和员工的心坎里。如何做到这点,我有如下体会。
工会组织在设计活动项目时,要把活动主体的需求摆在突出位置。
企业的工会工作,就如开饭馆一样,你的顾客是企业和员工,他们是被服务对象,他们的喜好和需求才是服务的风向标,而不能以餐厅老板或者厨师的喜好和需求为风向标。所以,做什么饭菜,要按顾客的“口味”来做,而不是你会做什么饭,你想做什么饭,你爱做什么饭,你有啥食材就做啥饭。这样做出来的“饭”,哪怕是“粗茶淡饭”,那也是“可口”的。反之,如果凭主观臆想,哪怕用的是山珍海味,恐怕也不合食客的胃口。这样,等于浪费了好东西,浪费了时间。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要看企业和职工想什么,盼什么。要想企业和职工之所想,做企业和职工之所愿,工作才不会跑偏,才能做在企业和员工的心坎上。比如,员工出现异常流失,工会组织就要及时了解原因,向党政领导提出对策建议。而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一问三不知,只知道组织员工打篮球……
在进行工会的领导和管理方面,应该分类管理,不应该搞脱离实际的一刀切。
在饮食上,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南来北往的顾客那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厨师根据顾客的要求,少放盐或者辣椒等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工会的领导机构,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分门别类,区别对待,才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好工会的领导和管理职责。比如,地方工会对基层工会,或上级工会对下级工会进行管理,制定工作目标时,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国有企业,又不同于民营企业。即便是同一家单位,其下属各个单位,也都各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所以,我们对各基层单位的工作目标不应该搞一刀切,而宜实施“规定动作”加“自选动作”加“其他亮点”的模式。“规定动作”就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比如签订集体合同,召开职代会等。“自选动作”,就是考虑到基层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要,让基层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自行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活动。此外,基层工会自主开展的其他活动用“其他亮点”开辟一个展示的窗口。这样,工作目标更加符合实际,从而把上级意图和基层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真正把注意力转向研究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上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来,真正做需要做、想做的事情,更好地激发基层同志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崭新局面。
在企业有困难时,不混淆行政的困难和工会的困难,不为工会的不作为找借口。
比如餐厅老板有的时候会遇到钱款被拖欠等困难,这是老板的难心事,与厨师能不能做饭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厨子不能借机不干活,见人就说钱要不回来,资金紧张啥的。清欠餐款老板自会安排人去催讨,老板并没有让厨师放下做饭的工作去讨债。厨师的任务,就是把你的饭菜做好。工会工作也一样。工会的困难一定是企业的困难。但企业的困难不一定就是工会的困难。企业经常会有资金紧张,产品滞销等困难。但是工会工作者不要嘴上老挂着“企业资金紧张”“产品市场疲软”之类的话,看似忧国忧民,其实可能多半是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因为人家老板没让工会去找资金,跑销售,工会有工会的岗位和职责。在这种时候,工会应该努力稳定职工队伍,把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调整到企业需要的状态和强度上,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优化企业管理,大力降本增效,推进改革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助推市场营销,组织和带领职工为企业走出困境,做工会组织应该做和能做的事情。
在扶贫帮困方面,要转变观念,既要开展经济帮扶,更要进行思想和精神帮扶。
开饭馆,必须有能满足最广大人群的大众菜。面向大多数,生意才会红火,效益才会好。在扶贫帮困过程中,我们对“贫”和“困”,往往只局限于对少数职工经济层面的关注与帮助,缺乏对造成贫困,特别是更多的人始终与贫困为邻的思想层面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的意识。一方面,我们只是注意到了被救济职工经济拮据这个表象,没有深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当然有些人是因为天灾或生病陷入困境,但更应该引发我们注意和思考的是,更多的申请帮扶的员工,他们一直就生活在贫困线的边缘,稍遇点事,比如孩子考上大学,没人帮一把,就过不去这个坎。另一方面,一些员工的收入低,这个低,除了有可能是老板比较抠门等客观因素外,员工个人,有没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呢?一些员工,工作十几年、几十年了,有的也换了好几个单位,但是工资始终处于偏低的水平。他们非常愿意好好工作,把工作做好。但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才叫“在好好工作”?怎样才叫工作“做得好”?他们往往只能凭自己的感觉,觉得只能这样了吧,在最后一公里总是不如人意。他们做的只符合了自己的所谓标准,但并不符合企业和老板的预期。甚至领导明确地告诉他们说这样不行,他们都不认账。没有哪个企业或老板愿意给工作做得一般般,或者只能做一般性工作的人涨工资。这种工作上的粗枝大叶,不求上进,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他们始终处于低收入人群。这个问题不解决,需要帮扶的阴影将永远笼罩着他们,致富达小康,只会是一句空话。所以,扶贫帮困既要治标,更应治本。要在全体员工中扎扎实实地开展职业操守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上一个台阶,凭自己卓越的工作业绩实现经济上的翻身解放。这是众多职工拔掉“穷根”,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扶贫帮困工作的终极目标。
此外,诸如地方工会对企业工会的评价,不能是一家之言,企业主和企业员工才是最重要“裁判”。还有,工会有关部门和工会干部的生物钟,不应该与职工的生物钟完全一致,比如在职工下班期间,工会如果有人上班,就会方便员工诉求。这些都是工会组织需要向服务行业学习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