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教师加强实施泛读训练的重要性
2017-05-18马秀兰
马秀兰
【摘要】新课改使得英语教学把重心从语法,课文讲解转移到文章的阅读上,不论是高考还是上了大学,文章的阅读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还是无法摈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视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和课文衔接的泛读能力,导致学生也认为精读最重要,可是在考试中总是无法考出理想的成绩。所以,本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实施泛读训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高中 教师 泛读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22-01
一、现状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因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可是,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还没有认清形势,过分的强调语法知识的掌握,词汇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口语以及听力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淡化甚至抵触学生练习英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厌烦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进行泛读训练,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再次,由于学生过分注重语法,进行题海战术,听力,口语以及表达能力很弱,即使考上大学,面对大学教师的全英授课,等级考试中的听力都束手无策,困难重重。所以,高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注重课堂的泛读教学势在必行。
二、泛读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
很多高中生被课本中背不完的单词,混淆记不清的搭配以及难懂的语法吓倒,而老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这些东西,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听不懂,慢慢对英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因为被误导,只重视语法知识的死记硬背,文章的逐字翻译而忽视对文章的泛读,成绩总是不理想。高考改革后,英语试卷有四篇阅读理解,一篇完形填空,一篇七选五的短文,一篇语法知识填空短文,一篇改错,一篇写作。这些几乎都是文章的阅读,在短短100分钟完成这么大题量的阅读,旨在要求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这和平时课堂上的泛读练习是息息相关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文章大意的掌握,这样在长期的泛读训练中,学生可以更多更广的接触阅读材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课堂上实施泛读教学对老师的重要性
很多教师大学毕业时英语口语听力及表达能力都不错,可由于所带的学生能力差,听不懂,所以减少了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的时间,用汉语翻译。久而久之,教师摒弃了专业知识,为了让学生看懂,翻译课文,讲解语法,背诵单词。在课堂上不讲英语,害怕讲英语,甚至有时候语言组织出现错误。很多教师甚至省略了课文泛读这一环节,直接开始精读,即对文章的讲解,这样既枯燥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果在课堂上开展泛读教学,教师会提前做准备,找资料,构思,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在和学生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双方都练习了口语,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如何把泛读付诸实践
1.教师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把warming-up(热身)以及 fast-reading(泛读)结合起来。可以提前可在从资料书或网上找到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呈现给学生,然后就图片和视频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单独或分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最后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或表演出来。而泛读能力的培养与之相辅相成,教师可以针对课文提出一些问题,编一些单选题或表格填空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不仅保证了题型的多样化,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教師除了在课堂是引导学生进行泛读训练之外,还要传授给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的能力,比如,找关键词,跳读,扫读法等。这样逐渐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阅读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泛读能力,扩大词汇量,逐渐的可以对阅读文章得心应手。
2.学生
泛读与精读的最大区别在于,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文章大意的了解并完成做题任务。所以学生在课堂做泛读练习时一定做到注意力集中,然后使用老师教授的方法阅读文章,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文章后面提出的问题。而在课后,学生要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接触各种课外的英文报纸或杂志,从多个方面来选取阅读文章,这样可以不断拓展知识面。并且在完成泛读后,查找生词的意思并记忆,有效扩大词汇量。
综上所述,泛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教师应该祛除旧的教学模式,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采取简单有效的阅读模式,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快速有效的完成阅读任务,真正做到既能读取各种题材的文章,又可以提高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吴襄华.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探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