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研究
2017-05-18赵绍宁许家华
赵绍宁,许家华
(新疆伊犁州中医医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临床交流·
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研究
赵绍宁,许家华
(新疆伊犁州中医医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目的探讨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测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骨质疏松症来我院接受骨密度测定的患者10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都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实施X线影像与数字化放射影像诊断,对两组诊断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诊断骨质疏松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质疏松患者行数字化放射影像测定,检测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数字化放射影像;X线影像;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指患者骨代谢发生障碍,导致患者骨形成、骨吸收都出现异常,造成患者钙磷代谢失调、骨密度出现降低,多发于老年群体中。患者出现骨质疏松会导致患者经常性地出现腰痛症状,并出现驼背,骨折发生的几率大大上升,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因而,需要对患者尽早治疗、尽早诊断。本文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骨质疏松症来我院接受测定的患者106例,并对其中的53例患者行数字化放射影像诊断,发现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接受骨质疏松测定的患者10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3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5.3±1.8)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2.1± 0.4)年。实验组53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4.1±0.9)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2.3±0.5)年。经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X线影像测定,对患者行X线摄片,从而对全身骨进行检查,并利用数码探测器对患者骨密度的测定结果进行探测[1]。
实验组患者行数字化放射影像测定,选取患者的非优势手,将其放置在专用手模板上,按照操作说明对曝光条件预先设定,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输入,利用仪器对患者自行进行检测[2]。将检测得到的原始图像传送到计算机上,并在数字化成像系统以及数字化软件辅助作用下对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获得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检查方式测定的结果进行观察,并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为检测依据,对两种检测方式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进行比较。另外,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以及辐射量进行记录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符合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常规X线影像诊断得出,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65.22%。数字化放射影像诊断得出,灵敏度为97.62%,特异性为90.91%。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检查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常规X线影像诊断结果
表2 数字化放射影像诊断结果
2.2 两种诊断方式检测时间与辐射量比较
数字化放射影像的检测时间为(2.4±0.8)min,X线影像检测(8.1±1.7)min,数字化放射影像辐射量为(0.002± 0.001)mrem,X线影像检测辐射量为(5.4±1.4)mrem。经过比较来看,数字化放射影像检测时间明显少于X线影像检查,且辐射量显著少于X线影像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现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而骨质疏松又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因而骨质疏松的问题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临床上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一般是以影像学资料为依据,传统的X线影像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检测虽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但在临床上诊断也具有较高的误诊率[3]。而数字化放射影像测定是利用DR数码探测器对患者骨量吸收X线的差异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将得到的数字信号转化为骨矿含量,进而获取准确的骨密度值,这是一种改良过后的光密度吸收法。这种方法是在对传统X线检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促使影像信息得以转化为明确的数字信息[4]。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图像的分辨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该技术的成像速度较快,检查范围较大,相较于以往的诊断技术来说,成像速度以及检查范围均得到大幅提升。另外,该技术还有较为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得噪声影响大大降低,可以为骨质疏松患者开展定量分析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从而使得检查的精确度大大提高[5]。本文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接受骨质疏松测定的患者106例,并对其中的53例患者行数字化放射影像诊断,发现其灵敏度为97.62%,特异性为90.91%,显著高于行常规X线诊断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骨质疏松患者行数字化放射影像诊断,检测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高,患者需要承担的经济费用低,且还具有诊断范围较广,灵活性较高的特点,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 春.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6,(36):108-109.
[2] 翟黎明,刘晓旭.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2):164 +166.
[3] 毕光辉.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4):613.
[4] 宋飞鹏,张 进,郜璐璐,林 斌.骨质疏松症影像学诊断的研究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14,(11):158-160.
[5] 张 春.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研究.当代医学,2016,(36).
[6] 毕光辉.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4).
[7] 翟黎明,刘晓旭.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2).
本文编辑:彭晚林
R445.4
B
ISSN.2095-8242.2017.12.2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