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2017-05-18李英亭李思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精神病多巴胺恶性

李英亭,李思媛,张 炜

(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李英亭,李思媛,张 炜

(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81)

目的主要研究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15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发热、心动过速、肌强直等,在对患者实施停用药物、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均获得痊愈。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发病前表现为运动神经兴奋、进食差,并且夏季发病患者率较多。结论 抗精神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因此在临床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在发现患者出现类似病症后,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为进一步保证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临床分析

0 前言

恶性综合征简称为(NMS)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肌强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近几年来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有关恶性综合征的研究逐渐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15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相关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15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包括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43.6±5.1)岁。

1.2 方法

对本组1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临床特点,服用药物时间、治疗与临床转归结果等。

在患者发病后,所有患者均停药并接受对症治疗,助于奥治疗内容包括:输液,充分补充水溶性微生物与能量合剂,保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采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出现感染问题。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10例患者进行治疗,初始计量为2.5 mg,3次/d;在3~4 d后逐渐将用药量增加至最大值,为30 mg/d。2例患者接受吡贝地尔治疗,初始剂量为50 mg,3次/d,5 d内增加至最大剂量250 mg/d。15例患者接受东莨菪碱、氯硝西泮类药物治疗。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表现

在统计本组15例患者临床资料后发现,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肌强直、发热等,部分患者出现血压不稳、吞咽困难、白细胞增多等,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资料表

2.2 治疗与临床转归研究

在患者发病后,本组15例患者均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临床转归结果为,15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本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7 d,平均住院时间为(18.3±2.4)d,相关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与临床转归结果资料表

3 讨论

恶性综合征是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在没有达到中毒剂量情况而产生的一种严重反应,临床上对恶性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与脱水、机体耗竭、铁缺乏、营养不良等存在密切关系;存在脑结构或者功能障碍(包括肿瘤、脑炎等),也可能引发恶性综合征。相关研究显示,恶性症状群的部分临床表现与致死性紧张症类似,又类似于高热,该结果提示恶性综合征是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药源性疾病。

临床上一直未间断过有关恶性综合征的研究,目前公认的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主要为:(1)患者临床症状为发热、肌肉强直等。(2)次要症状包括:心动过速、白细胞数量异常、血压不稳等。患者只要具备2种主要症状与4种次要症状并且病史相符,就能确诊为恶性综合征。有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物中的中枢性多巴胺拮抗作用会干扰多巴胺对中枢提问的调解作用,尤其以下丘脑多巴胺受体阻断,会影响患者的体温调解功能,最终导致患者体温升高。同时,抗精神病药物的多巴胺拮抗作用会导致植物神经调解功能出现变化,致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导致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等。

临床上在治疗恶性综合征中,考虑到多数患者可能存在急性脱水现象,因此需要及时的采取补液、纠正水电解质支持等。从本次治疗结果来看,本组患者均取得痊愈,治疗效果满意。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本组15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肌肉强直、发热等;部分患者出现血压不稳、白细胞升高、心动过速等;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综上所述,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显著,在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1] 李功华,张 丽,倪建良.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06:825-827.

[2] 冯钰惠.高龄老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关的恶性综合征(两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复旦大学,2013.

[3] 徐文静,郭 懿.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药理学基础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9:24-25.

[4] 李 甦.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36例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4.

本文编辑:彭晚林

Clinical analysis of 15 cases of malignant syndrome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

LI Ying-ting,Li Si-yuan,Zhang wei
(Shijiazhuang eighth hospital,Hebei Shijiazhuang 050081,China)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syndrome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Methodsto choose the hospital in April 2015-April 2016 15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yndrome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its clinical feature.Results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yndrome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 mainly for the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such as fever,tachycardia,myotonia,after stop using drugs,targeted therapy for patients,all patients get recovered.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yndrome caused by antipsychotic drugs before the onset of motor nerve excitement,eating is poor,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atients more in summer.Conclusion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syndrome caused by antipsychotic,so pay highly attention to clinically,after found that patients with similar symptoms,to take timely targeted treatment,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n order to further ensure that lay the foundation.

Antipsychotic drugs;Malignant syndrome;Clinical analysis

R749.053

B

ISSN.2095-8242.2017.12.2184.02

猜你喜欢

精神病多巴胺恶性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精神病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都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