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应用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5-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利嗪甘草酸荨麻疹

李 英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应用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李 英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60)

目的分析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应用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选择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49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西替利臻进行治疗,6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症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病症的复发率为4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复发情况较少,能有效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愈率,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西替利嗪;复方甘草酸苷;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临床慢性炎性病症,通常情况下采用普通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治愈患者,并且极易反复发作。本次研究通过对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别采取西替利臻单独治疗法和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其中采用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最为理想,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自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选择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49例,观察组患者63例。对照组男患26例,女患23例;年龄在18~63岁,平均年龄(36±3.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2±0.4)年。观察组男患32例,女患31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5±4.8)岁;病程6个月~5.5年,平均病程(2.3±0.5)年。两组患者在以上基本数据资料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可进一步比较。

1.2 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荨麻疹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1];来我院治疗前的1个月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治疗前一周未进行过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对复方甘草酸苷无过敏反应的患者[2]。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口服西替利嗓片10 mg进行治疗,每天服用1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组患者同样通过口服西替利嗓片10 mg,并同时口服10mg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每天服用3次,连续治疗3周。停药治疗一个月后回医院复诊。

1.4 观察指标

停药治疗一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疾病的复发情况。

1.5 疗效标准

患者的不良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即可判定为治愈[3]。患者的不良症状或有出现,经检查结果显示明显改善,可判定为有效。患者的不良症状未改善或加重,经检查结果显示无变化或情况加重,即可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通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以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汇总分析,计量数据如年龄、病程等以表示,检验用T;计数数据如有效率、复发率以%表示,检验用x2;以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经过复诊检查,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9.2%(31/63),总有效率为96.8%(61/6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4.5%(12/49),总有效率为77.6%(38/49);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症状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26例患者的慢性荨麻疹症状复发,复发率为41.3%;对照组有29例患者的慢性荨麻疹症状复发,复发率为59.2%;观察组在荨麻疹症状再次复发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当前医疗上,采用抗组胺药物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仅是对过敏反应进行抑制,还不能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只是暂时性地控制临床症状,还不能彻底的治愈,因此,该疾病极易复发[4]。而复方甘草酸苷的成分当中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三萜皂甙,能够和启动酶直接作用,活化T淋巴细胞,促进γ-干扰素的形成,使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对免疫调节和抗变态反应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西替利嗪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病症的复发率,是良好的治疗慢性荨麻疹措施。

综文所述,临床上应用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复发情况较少,能有效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愈率,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1] 熊 潇,石春蕊,王亚婷,吴 瑾.NB-UVB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Meta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31(10)608-611.

[2] 樊 卓,党 云,覃静净,王丹丹,向桂琼,孙喆.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09(05):303-305.

[3] 徐观辉,李伟燎,黄秀梅,关彩媚,陈浩彬,陈伟忠.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08(21):51-60.

[4] 胡 伟,马慧群,闫小宁,牟宽厚,曹 伟,牛新武.左西替利嗪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05):481-483.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58.24

B

ISSN.2095-8242.2017.010.1931.02

猜你喜欢

利嗪甘草酸荨麻疹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有关物质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