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7-05-18叶佳国
叶佳国
(北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 北海 5360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叶佳国
(北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 北海 5360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MSCTA检查结果、疾病诱发原因和肿瘤发生位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位置包括大脑中动脉、椎基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等,不同部位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异常原因包括静脉性血管畸形、烟雾病、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和其他原因等,且不同异常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脑出血的早期检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为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脑出血;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脑出血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病情危重、发病迅速等基本特征,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而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3]。随着近年来脑出血在我国发生率的逐步提高,临床上对于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结果证实,脑出血患者的病因分析和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4-5]。本次医学研究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47:43,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6.2±16.4)岁,发病时间在2~33 h,平均(17.4±13.4)h,全部观察对象均存在脑膜刺激征、呕吐、头痛等临床表现。
1.2 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所用检查设备为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机及双筒高压注射器MEDRAAD STELLANT。全部观察对象均保持仰卧状态接受螺旋容积扫描,扫描管电流为110 mA,管电压为120 kV,扫描的范围在枢椎齿状至颅顶之间,间隔设置为0.45 mm,层厚设置为0.9 mm,球管旋转一周时间控制在0.4 s,分别实施常规平扫和CTA增强扫描。CTA扫描采用自动跟踪触发技术,选平主动脉弓顶层面的上腔静脉为监控层面,触发阈值为80 HU,对比剂为碘佛醇(320 mgI/mL),对比剂剂量为50 mL,注射速率为4~5 ml/s。将扫描数据传至后端工作站,工作站处理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 、仿真内窥镜(VE)、多平面重建(MPR)等。利用重建图像准确描述病变和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及其形态特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肿瘤位置
全部90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对象中,共有58例观察对象确诊为脑出血,患者发病位置包括大脑中动脉、椎基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等,其中,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发病率相对较高,而椎基动脉则相对发病率较低,不同部位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脑动脉瘤肿瘤发生位置分析(n,%)
2.2 MSCTA检查结果
全部90例观察对象均接受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检查结果证实,患者的异常原因包括静脉性血管畸形、烟雾病、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和其他原因等,且不同异常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MSCTA检查结果分析(n,%)
3 讨 论
脑出血临床上也成为脑溢血,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现的自发性出血症状,且疾病诱发原因较为复杂。对于大部分的脑出血患者而言,脑出血的主要诱发原因在于高血压小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破裂,因而临床上通常将其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6-8]。约有30%的高血压患者存在脑出血发病风险,而脑出血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在95%以上。流行病学筛查结果证实,我国北方人群的脑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且男性的发病风险更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发生率逐步提高,由此所致的脑出血发病风险也逐步上升。若脑出血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则会严重威胁其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为了进一步降低脑出血对于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临床上需要实现脑出血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因筛查,从而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次医学研究对疑似脑出血患者实施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结果证实,血管CTA成像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了DSA血管造影检查,成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新方法。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患者发病位置包括大脑中动脉、椎基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等,其中,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发病率相对较高,而椎基动脉则相对发病率较低,不同部位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异常原因包括静脉性血管畸形、烟雾病、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和其他原因等,且不同异常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脑出血的早期检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为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杨晓光,刘爱师,苏秉亮,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6):557-558.
[2] 肖建斌,林少芒,张志辉,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3):1-3.
[3] 金恩浩,裴庆梅,刘慧楠,等.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64 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3,36(1):65-68.
[4] 刘金生,舒 峤,叶贱辉,等.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2):116-117.
[5] 隋 苹,殷禄昌,刘晓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7-9.
[6] 金霞萍,徐洪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6 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分析[J].现代临床医师,2012,50(25):83-86.
[7] 孙 英,任 克,徐 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726-7728.
[8] 谷涌泉,张 建,汪忠镐.糖尿病下肢闭塞性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的进展[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3(2):68-69.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22
B
ISSN.2095-8242.2017.009.1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