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7-05-18孙凤皇
孙凤皇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盘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536)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孙凤皇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盘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53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2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相应开颅术后再依据患者病情实施相应二次手术或三次手术,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估法评估患者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的患者为GOS1级,8%的患者为GOS2级,20%的患者为GOS3级,36%的患者GOS4级,12%的患者为GOS5级;各级别间比较,GOS4级所占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实施再次手术的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可恢复良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神经外科开颅术;再次手术;临床治疗效果
虽然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实施开颅手术后的患者再次手术的几率较小,但是依旧要加强重视,若对拥有再次手术指征的患者没能及时给予手术,会导致病情加剧,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且还会增加医疗费用[1]。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需再次手术的常见疾病类型有脑出血、颅脑损伤以及脑肿瘤等,为患者设计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对改善患者病情以及存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特选择我院25例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2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女10例,男15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3.8±6.6)岁;经头部CT扫描检查发现,硬膜下积液患者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脑挫伤患者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3例,颅咽管瘤患者1例,额颞部脑膜瘤患者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例;致伤原因:12例患者道路交通事故伤,6例患者高处坠落伤,5例患者因暴力打击致伤;2例患者为其余原因致伤。患者入院至首次手术时间平均(2.2±0.4)h,首次手术至二次手术时间平均(28.7±6.9)h,其中16例患者首次手术至二次手术时间为24 h以上。
1.2 一般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实施CT扫描,诊断并评估患者原发疾病病情,及时实施相应开颅术与其余对症处理;术后实施常规抗感染与止血等综合治疗。1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脑挫伤患者中,有11例患者实施再次血肿清除术,2例患者实施第三次手术;1例颅咽管瘤患者术后由于再次出血而实施二次血肿清除术;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再次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3例额颞部脑膜瘤患者行首次去骨瓣减压动脉瘤手术后再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骨瓣减压术;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于首次术后实施经鼻蝶入路修补术;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积液以及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于首次开颅术后实施再次血肿清除术治疗。
1.3 疗效评价指标
参照国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评分法评估全部患者再次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临床分级为:GOS1级:患者死亡;GOS2级:患者长期昏迷,以植物状态生存,表现为去脑或去皮层强直状态;GOS3级:患者日常生活得依靠他人照顾,重度残疾;GOS4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够自理,中度残疾;GOS5级:患者能够正常工作、学习及生活,良好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1.0整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5例患者中,24%的患者为GOS1级,8%的患者为GOS2级,20%的患者为GOS3级,36%的患者GOS4级,12%的患者为GOS5级。5个级别之间互相比较,GOS4级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余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见表1。
表1 全部患者GOS评分级别对比分析(n,%)
3 讨 论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情况相对复杂,病情也相对严重,通常会并发全身多处损伤,虽然通过实施再次手术治疗,但是依旧具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患者的病情无法完全控制[3]。不但治疗费用会明显增加,且患者无法获得良好预后。患者病情进展以及恢复不仅会受到客观方面的影响,还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4]。客观因素有患者因疾病类型差异,病因会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必须实施针对性治疗,如患者枕部着地颅脑损伤会引发对冲伤,从而导致患者发生额颞叶脑挫裂伤以及急性硬膜下血肿等。主观因素有患者未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比如对并发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术前未应用抗凝药物来避免术中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术后发生动脉硬化等现象,通常诱导术无法完全止血,因而可能导致首次术后发生再次出血;患者术后未做好全面预防,比如患者发生躁动时未及时有效镇静,也未能有效控制血压,导致手术疗效受到不良影响;未选择适宜的开颅术时间,比如患者颅内发生血肿时未能及时采取开颅术,颅内压经大骨瓣予以减压操作,会导致患者损伤出血部位不能填塞压迫,而使得出血部位发生再次出血的几率加大。神经外科的颅脑手术通常为急诊手术,术前准备和其余术式比较通常没有那么充分,术前准备时间紧急,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对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出血不完全以及术后未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等现象加强重视,以此减少神经外科开颅术患者再次手术的几率[5]。
为了能有效减少再次手术的几率,医护人员在实施临床操作时必须重视围术期的安全管理以及操作准确性,具体如下:其一尽可能保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实施操作时保证彻底止血,加强操作的精细化与规范化,术后要密切监护患者病情,和患者创建良好沟通,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其二针对主观原因所致的颅内出血与颅内高压等现象,要给予积极评估,按照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手术时间,及时实施再次补救手术,尽可能将患者的伤残率与死亡率降至最低;其三术后应及时实施CT扫描复查,尽量在开颅术后24h内完成,若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实时复查,以免发生意外事件。
此次研究发现,24%的患者为GOS1级,8%的患者为GOS2级,20%的患者为GOS3级,36%的患者GOS4级,12%的患者为GOS5级;各级别间比较,GOS4级所占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实施再次手术的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可恢复良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1] 刘 宇.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5(16):95-96.
[2] 任小罡.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观察[J].医学信息,2014,13(23):313-314.
[3] 漆 刚,梅紫安,涂 凡,等.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4,08(15):97-97.
[4] 范晓峰,黄 强,戴伟民,等.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中自体骨瓣临时回纳脑保护作用的探讨[J].浙江医学,2013,11(5):370-372.
[5] 董建平,罗志伟,王和平,等.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26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9):127-128.
本文编辑:王雨辰本文编辑:吴玲丽
R651.1
B
ISSN.2095-8242.2017.009.1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