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微创手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应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5-18司马义依迪热斯王春霞董心红巴吐鲁呼
司马义·依迪热斯,王春霞,董心红,巴吐鲁呼*
(新疆博尔塔拉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新疆 博尔塔拉 833400)
・临床交流・
小骨窗微创手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应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司马义·依迪热斯,王春霞,董心红,巴吐鲁呼*
(新疆博尔塔拉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新疆 博尔塔拉 83340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和GOS评分得5分概率分别为13%、43%;对照组为27%、20%。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更能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小骨窗微创手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见于50岁~70岁的高血压患者,引起高血压患者产生脑出血的因素和情绪、劳动等有关,当患者情绪过度激动,或过度劳累引起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最终发生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急症,一旦病发,患者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性昏迷、休克等,需要立即送医治疗,若拖延时间,可致患者瘫痪,甚至是死亡。当前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有多种,随着微创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各种微创手术被使用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治疗的效果,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34例,女26例,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58~74岁,均龄(65±1.3)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均龄(65±0.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均龄(65±0.1)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常规资料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术前医生详细向患者家属介绍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获取患者配合。
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1)术前给予患者静脉复合麻醉,选患者颅脑出血部逐层切开,暴露患者颅骨,采用咬骨钳咬开颅骨,形成3到4cm的骨窗[1],对患者血肿处进行脑针穿刺,吸出血肿液体,后切开脑表面无血管层,分开脑组织,将血肿腔内血肿快吸出,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2]。部分无法清除血肿快者,置管引流。术毕,逐层缝合。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1)术前给予患者静脉复合麻醉,行常规开颅内镜术,剪开患者硬脑膜,暴露血肿快,采用硬质内镜边吸取患者血肿快[3],并进行电凝止血,清除血肿快后退出内镜,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1.3.1 总并发症率
以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切口出血、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三个并发症的例数,并计算总并发症率。总并发症率=颅内感染率+切口出血率+脑脊液漏率。
1.3.2 对比血肿量
统计两组患者术前颅内血肿量和术后残余血肿量,对比组内术前术后差异和组间术前术后差异。
1.3.3 回访调查
两组术后5个月进行回访调查,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分表示患者死亡,2分表示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3分表示患者清醒但出于重度残疾状态,4分表示患者轻度残疾,可独立生活,5分表示患者恢复良好,但有轻微缺陷。统计两组患者这五个分数的例数和所占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研究数据采用软件SPSS 20.0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统计
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13%,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2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大于对照组发生概率(27%>13%),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统计 [n(%)]
2.2 两组血肿量
观察组术前颅脑内血肿量为(43.2±6.8)ml,术后颅脑内残余血肿量为(9.4±1.6)ml;对照组术前颅脑内血肿量为(44.1±6.4)ml,术后颅脑内残余血肿量为(8.6±1.8)ml。由两组术前术后血肿量统计可知,两组组内比较术前术后血肿均得到有效清除,但均有残余。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血肿残余量多于对照组。
2.3 两组GOS评分统计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有轻微缺陷(5分)例数为13例,概率43%;对照组术后恢复良好,有轻微缺陷(5分)例数为6例,概率20%,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观察组、对照组GOS评分统计 [n(%)]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急症,当患者发生脑出血症状,必须采取措施治疗,当前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有多种,特别是随着微创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各种微创手术层出不穷。和传统的开颅清除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风险性低、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受到医学界和患者的欢迎。小骨窗微创手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是当前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两种微创手术,但由于手术方式的不同,两者各有优缺点。小骨窗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也具有切口视野不开阔,难以彻底清除颅脑内血肿快等缺点。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虽然在借助内窥镜的辅助下能更多更好的清除患者颅脑内血肿快,但由于内窥镜有多种腔道,如不彻底消毒,可加重患者颅内感染。此外,采用内窥镜反复进出患者颅脑内,也会增加感染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由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可知,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13%<27%),对照组术后残余血肿量小于观察组{(8.6±1.8)mL<(9.4±1.6)mL}。由此可知,小骨窗微创手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各有优缺点。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GO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因此,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提议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
[1] 陈 波,陈 涛.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29):270
[2] 崔 杰,李树祥,乔柏林,等.不同微创钻孔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47-48
[3] 邱成天,于宏伟.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42-43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51.11
B
ISSN.2095-8242.2017.009.1602.02
通迅作者:巴吐鲁呼(1976—),男,新疆人,研究生学历,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