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2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2017-05-18黄国龙吴嘉垲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基本苗穗数结实率

黄国龙,袁 俊,吴嘉垲

(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株洲 412007)

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2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黄国龙,袁 俊,吴嘉垲

(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株洲 412007)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2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对双季早稻陵两优102的分蘖消长、生长发育、穗粒结构和产量均有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陵两优102机插株行距宜选择10 cm×25 cm的规格,实插2.55万蔸/667m2左右,每蔸插2~3苗,如此构建的群体结构较合理,单产较高,可达517.8 kg/667m2。

机插密度;群体结构;产量;陵两优102

陵两优102是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湘陵628S和04E02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迟熟早稻,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11010)。该品种丰产稳产、米质较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一个好品种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大量研究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栽插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实现水稻高产[1]。为探明陵两优102在湘中丘陵地区的最适机插密度,湖南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湘中丘陵区试验站于2016年开展了不同机插密度的对比试验,旨在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关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6年在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镇枧上社区某农户责任田中实施。稻田土壤为潮沙泥,肥力中上且均匀,有机质含量37.0 g/kg,碱解氮178.2 mg/kg,有效磷81.7 mg/kg,速效钾135. 3 mg/kg,pH值6.0。前作为绿肥,稻作类型为双季早稻。

1.2 试验设计

采用久保田NSPU-88C25型高速插秧机栽插,行距统一为25 cm,按不同机插株距设5个处理:A,10 cm×25 cm;B,12 cm×25 cm;C,14 cm×25 cm;D,16 cm×25 cm;E,18 cm×25 cm。采用对比试验,不设重复,计5个小区,小区面积300 m2,按顺序排列,四周设2.0 m保护行。移栽后5 d,采取5点梅花取样法,调查漏蔸率,折算各处理实插密度。

1.3 田间管理

采用秧田沟泥作育秧基质进行地膜覆盖保温旱育秧,3月22日播种,人工撒播,每盘播种芽谷85.0 g。4月20日机插,秧龄29 d,叶龄3.53叶,每蔸插2~3苗。4月18日旋耕平田时施40%复混肥(20︰10︰10)25 kg/667m2作基肥,4月27日施尿素10.0 kg/667m2、氯化钾7.5 kg/667m2促蘖,5月22日施尿素2.5 kg/667m2壮穗。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当地高产栽培习惯进行,各处理间相互保持一致。

1.4 调查项目

1.4.1 生育期 详细记载各处理的播种期、出苗期、移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1.4.2 分蘖动态 移栽后第5天,各处理随机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点,每点调查20蔸,计算基本苗数,然后各点每3 d调查1次茎蘖数,直到苗数下降,计算最高苗数。

1.4.3 经济性状 黄熟期各处理按5点梅花取样,每点调查20蔸植株的有效穗数,并按穗数平均值取5蔸考察穗部性状。收获时各小区按对角线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点,每点实收20 m2测定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2生育期的影响

2016年双季早稻生长期间,4月26日~5月15日积温426.8℃,同比减少28.7℃;日照时数63.2 h,同比减少47.7 h;雨日13 d,同比减少1 d,对禾苗返青和早发分蘖有一定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机插密度处理间生育期没有变化,各处理的全生育期相同。

表1 不同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2生育期的比较

2.2 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2分蘖消长的影响

从图1和表2中可看出,不同机插密度处理,分蘖动态变化差异明显。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基本苗数、茎蘖总数和成穗数均随之增加,但有效分蘖率、单株分蘖数和成穗率却有所下降。各处理中最高苗以处理A最多,为32.62万苗/667m2,较处理B、C、D和E分别多4.17万、6.49万、7.77万和10.97万苗/667m2;有效分蘖率以处理D最高,达314%,较处理E、C、A和B分别高17、49、84和99个百分点,说明密度越稀分蘖力越强;成穗率以处理E最高,处理C和D第二,处理B第三,处理A最低。从单位面积成穗数来看,密度高的优于密度低的。这说明低密度下,有利于禾苗单株分蘖及成穗,但由于基本苗数不足,单位面积总茎蘖数有所下降,最终导致成穗数不足,影响高产群体形成。

2.3 机插密度对陵两优102穗粒结构的影响

图1 不同机插密度处理陵两优102的分蘖消长曲线

表2 不同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2分蘖动态的比较

2.3.1 有效穗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效穗数以处理A最多,23.89万穗/667m2,比处理B、C、D和E分别增加13.0%、16.2%、22.1%和41.1%;单株成穗数以处理D最多,为12.15穗,较处理E、C、B和A分别多0.13、0.85、2.13和2.78穗。这说明有效穗随机插密度增加而增加,单株成穗数则相反,随机插密度增加而减少。

2.3.2 每穗总粒数 由表3可知,每穗总粒数以处理E最多,为124.7粒/穗,较处理D、C、B和A分别多5.2、8.0、10.6和16.4粒。这说明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每穗总粒数相应减少。

2.3.3 结实率 由表3可知,结实率随机插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以处理D的结实率最高,达91.7%,分别比处理E、C、B和A高2.3、1.4、2.0和3.7个百分点。

2.3.4 千粒重 由表3可知,千粒重以处理E最高,其次是处理D,处理C和A居第三,处理B最少。这说明随着机插密度下降,千粒重呈增加趋势。

表3 不同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2经济性状的比较

以上穗粒结构分析说明,在固定行距25 cm和每蔸栽插2~3苗的情况下,10~18 cm株距范围内,随着株距的缩小,实插蔸数、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随之增加,但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随之减少。由于有效穗增加对产量的正效应弥补了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减少的负效应,因此理论产量随着株距的缩小而增加。

2.4 机插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经方差分析和LSR测验,不同机插密度处理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单产随机插密度增加而递增(表4)。其中,以处理A单产最高,达517.8 kg/667m2,与处理B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处理C的差异显著,与处理D和E的差异极显著。

表4 不同机插密度下陵两优102产量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每蔸栽插苗数固定的前提下,机插密度决定着单位面积的基本苗数,进而影响水稻分蘖消长、生长发育、有效穗数和产量,这与彭长青、万文英和向泽民等专家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5]。在该试验条件下,陵两优102机插栽培,株行距宜选择10 cm×25 cm的规格,实插2.55万蔸/667m2左右,每蔸插2~3苗,如此构建的群体结构较合理,单产较高,可达517.8 kg/667m2。

陵两优102是两系杂交迟熟早稻,采用机插栽培,因秧苗素质和植伤等因素影响,禾苗返青期延长,有效分蘖期缩短,穗型变小,成熟期推迟。生产实践中应注意适时早播、适龄早插,采取穗粒并重的栽培技术措施。前期以促蘖为主,提高成穗率;中期主攻大穗,提高单位面积颖花量;后期巧施壮籽肥,增加千粒重;协调好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产量4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高光效群体,为丰产奠定基础。

[1] 马贤炳,丁显萍,周桂香,等. 不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新优188产量构成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2,(6):48-49.

[2] 彭长青,李世辉,卡新明,等.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适宜值[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619-1623.

[3] 万文英,徐云松,金国强,等. 机插密度与氮肥运筹对早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3,19(1):56-58.

[4] 向泽民,何延明. 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4):30.

[5] 隋 鑫,付立东,王 宇,等. 密度对滨海区机插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3):91-93.

(责任编辑:成 平)

Effects of Machine-transplanted Density o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Yield of Lingliangyou102

HUANG Guo-long,YUAN Jun,WU Jia-kai

(Zh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uzhou 412007, PRC)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chine-transplanted density o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yield of Lingliangyou102 was studied by field comparison 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machine-transplanted density have influence on tiller, grow, efficient spike and yield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machine transplanting spacing should be 10 cm×25 cm, the machine-transplanted density of 382 500 clump/hm2, 2-3 seedling per clump is suitable, with reasonabl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higher yield, 7 767 kg/hm2.

machine-transplanted den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yield; Lingliangyou102

2017-02-27

湖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16)

黄国龙(1971-),男,湖南醴陵市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技术推广工作。

S359.1

A

1006-060X(2017)04-0025-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4.007

猜你喜欢

基本苗穗数结实率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