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7-05-18洪庆荣顾绍庆朱红英姚俊吴婷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2

哈尔滨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嗜酸胃肠炎酸性

洪庆荣 顾绍庆 朱红英 姚俊 吴婷(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2)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洪庆荣 顾绍庆 朱红英 姚俊 吴婷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2)

目的提高对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呕吐4个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骨髓细胞学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胃窦与十二指肠黏膜活检病理表现为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寄生虫抗体检测阴性,自身抗体检测阴性,过敏原检测阴性。确诊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加用强的松治疗一周后,消化道症状消失,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胃肠黏膜活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诊断本病的关键,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一线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本病极易误诊误治,临床应加强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儿童

[1]顾有守.坏疽性脓皮病[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0):708-709.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863-864.

[4]PowellFC,SuWRD,PerryHO.Pyodermagangrenosum:Classificationand management[J].JAmAcadDermatol,1996,34(3):395-409.

[5]Hunter H,Sams MD,William M,et al.Culture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ofchlamydi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ulcerative pyoderma gangrenosum[J].J Am Acad Dermatol,2012,48(6):966-969.

[6]张永文,沈思钰,蔡辉,等.坏疽性脓皮病累及肺部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2691-2692.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既往报道青壮年多见,但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发现儿童EG并不少见。由于EG确切病因不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误治。现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一例EG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胃镜表现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7岁,因“腹痛四天”于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入院。患儿入院前四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位于脐部周围,呈阵发性,疼痛性质诉述不清,持续数分钟到十余分钟,可自行缓解。无转移性右下腹痛,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无腹泻,无便血。腹部B超提示:肠系膜根部见多个椭圆形淋巴结,最大17 mm×6 mm,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门诊拟“腹痛待查:肠系膜淋巴结炎?”收住入院。入院查血常规:WBC 15×109/L,N 0.55 L 0.18 E 0.24 Hb127 g/L Plt211×109/L,肝肾功能:GPT 97 u/L GOT 72 u/L,BUN 4.23 mmol/L Cr 32 umol/L。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阴性,肝炎十项均为阴性,血EBV-DNA阴性。查肝胆B超未见异常。诊断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予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4 d,患儿腹痛稍缓解,但仍时有恶心、呕吐,胃纳差,复查血常规:WBC17.3×109/L,N0.66 L0.24 E0.06 Hb131 g/L Plt195×109/L,复查肝功能:GPT140 u/L GOT86 u/L。改头孢他定抗感染、能量合剂保肝治疗,并请市传染病院会诊,会诊意见考虑为非特异感染导致肝损伤,建议继续抗感染治疗,转外院治疗。

患儿2011年8月28日始于外院先后查血常规:WBC16.7×109/L N 0.25 L 0.25 E 0.49 Hb 140g/L Plt 242×109/L,肝肾功能:GPT 74 u/L GOT 32 u/L,BUN 3.3 mmol/L Cr 37.9 umol/L。腹部B超示胆囊大小76 mm×30 mm,胆囊壁稍毛慥,胆总管直径9~10 mm;肠系膜间见数个类圆形低回声,最大直径9~10 mm,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均匀。腹部CT示:胆总管宽8mm,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肠壁增厚。诊断考虑“胆囊炎、胆总管扩张”,先后以“益保世灵、甲氰咪胍、阿莫西林、甲硝唑、消炎利胆片”等抗感染对症治疗,2011年9月4日复查血常规:WBC 17.5×109/L,N 0.20 L 0.27 E 0.50 Hb 139 g/L Plt 212×109/L,加用强的松10 mg tid治疗3天;患儿仍有腹痛、呕吐间歇发作,2011年9月13日复查血常规:WBC 13.8×109/L,N 0.66 L 0.17 E 0.12 Hb 137 g/L Plt 294×109/L。腹部B超示胆囊大小正常,胆总管直径3~4 mm。再次加用强的松10 mg tid治疗5天;2011年9月24日复查血常规:WBC 16.1× 109/L,N 0.51 L 0.41 E 0.006 Hb 137g/L Plt 289× 109/L。腹部B超示胆囊大小正常,胆总管直径3~4mm。但患儿仍有腹痛、呕吐间歇发作,于2011年12月7日复查血常规:WBC 16.6×109/L,N 0.26 L 0.30 E 0.41 Hb 139g/L Plt 251×109/L。肝肾功能:GPT 28u/L GOT 35u/L,BUN 3.3mmol/L Cr 42.5umol/L。腹部B超示胆囊大小正常,胆总管直径4~5mm。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患儿于2011年12月13日再次入住我院。

第二次入院,反复追问病史,否认发病前生食肉类及食用鱼虾、螃蟹,否认牛奶、鸡蛋、坚果、海鲜等食物过敏史,但患儿居住本地农村,平素有猫狗密切接触史,发病前半年到甘肃农村短期探亲,发病前半个月曾跌入稻田沟渠中玩耍。查血常规:WBC 15.7×109/L,N 0.57 L 0.26 E 0.13 Hb 140g/L Plt 228× 109/L。肝肾功能:GPT 127u/L GOT 50u/L,BUN 7.8mmol/L Cr 43umol/L。心肌酶谱:LDH 405u/L CK 72u/L CK-MB 15u/L。户尘螨、牛奶、鸡蛋、鱼虾、腰果等19种过敏原检测阴性;多次查大便未见寄生虫卵;弓形虫抗体阴性,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查囊虫、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十种寄生虫检测阴性;血培养、梅毒螺旋体、结核抗体、抗HIV抗体均为阴性;碳13呼气试验阳性。自身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外周血T细胞亚群未见异常;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头部MRI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慢性全胃炎、十二指肠炎(图1)。胃窦部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病理检查示:黏膜轻度-中度慢性炎症,伴较多嗜酸性细胞浸润(图2)。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见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结合患儿临床表现、演变经过与相关检查,患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诊断明确,予忌蛋奶鱼虾及坚果类饮食,强的松1mg/(kg·d),口服,二周后渐减量为10mg qd口服,维持2个月渐减停。同时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三联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二周。

2 结果

患儿经上述治疗1周后,胃纳好转,未再出现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复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及绝对计数降至正常。复查肝功能、心肌酶谱正常。随访近5年,未见病情反复。

3 讨论

EG是一种儿科临床极为少见的胃肠道疾病,自Kaijser于1937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共有300余例报道[1]。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青壮年好发,男性多见,儿童少见。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目前以Talley标准[2]最常用,存在胃肠道症状,活检病理显示胃肠道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部位的嗜酸性细胞浸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检测排除了寄生虫感染,自身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查排除了结缔组织病,骨髓细胞学等检查排除了骨髓增生性肿瘤如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故EG诊断明确。

由于儿童EG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自动化仪器不能很好区分嗜酸性粒细胞,且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变异较大,故极易被误诊。本例患儿以腹痛、呕吐起病,腹部B超提示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肝功能检测提示肝功能损害,腹部CT提示胆囊壁毛慥,胆总管扩张,这极易误导临床按照肠系膜淋巴结炎、感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进行治疗,而忽视了真正的病因。本例患儿从发病到确诊历时4月余。国内沈惠清报道[3],北京儿童医院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四年间收治的6例EG患儿,确诊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6年9个月,其中有住院6次方得以确诊的病例。

EG患者70%~80%有外周血EOS增高[4],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不是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但是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诊断的重要线索。本例患儿病程早期即有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未予足够重视并加强显微镜计数及并定期复查,也是影响诊断的原因之一。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夜间高,中午低,应以清晨8时检测为准[5]。根据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分为轻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高于正常,但小于0.1,绝对计数<1×109/L;中度:嗜酸性粒细胞数0.1~0.49,绝对计数(1.5~5)×109/L;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数0.5~0.9,绝对计数>10×109/L。本研究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最高达0.5,绝对计数8.8×109/ L,为中-重度增高。

寄生虫感染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如钩虫、吸虫、旋毛虫、丝虫等。本例患儿虽有猫狗密切接触史,发病前半年到甘肃农村短期探亲,发病前半个月曾跌入稻田沟渠中玩耍。但多次大便虫卵检测阴性,弓形虫抗体阴性,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检测,排除了寄生虫感染。

鉴于本例患儿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时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三联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二周,随访中患儿未再出现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复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及绝对计数均维持正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EG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由于儿童EG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临床医师认识不足,易发生误诊与漏诊,可导致胃穿孔、生长发育迟缓以及不必要的手术。对于反复出现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要注意是否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时进行胃肠道病理检查,同时需排除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高嗜酸细胞综合征及骨髓增生性肿瘤等疾病。

图1 胃镜检查示胃窦部弥漫性充血,水肿伴有渗出

图2 胃窦部黏膜HE染色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400)

参考文献

[1]Sheikh RA,Prindiville TP,Pecha RE,et al.Unusual presentations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Case seri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17):2156-2161.

[2]Talley NJ.Gut eosinophilic in food allergy and systemic and autoimmune diseases[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8,37(2):307-332.

[3]沈惠清.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六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8):614-616

[4]Freeman HJ.Longstanding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of more than 20 years[J].Can J Gastroenterol,2009,23(9):632-634.

[5]廖清奎.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0-264.

收稿日期:2016-09-05

R720.5

B学科分类代码:32034

1001-8131(2017)02-0180-03

2016-09-18

猜你喜欢

嗜酸胃肠炎酸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急性腹痛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柠檬是酸性食物吗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