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7-05-18耿保阳王晓玲滕强
耿保阳+王晓玲+滕强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被广泛应用起来,如何利用创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本质诉求和内涵,促进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是目前教育信息化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本质;有效融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39-03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規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国家为此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掀起了信息化建设的浪潮。[2]信息化教学给我国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使得整个教育领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师资培训、软硬件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局面。信息化教学也从一开始的照搬照抄到不断的变革创新,逐渐步入了成熟阶段。但是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快速推广和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问题,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很多老师没有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内涵,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如何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融合,这是信息化教学实现变革创新和实现其内涵的本质所在。
二、信息化教学的本质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3]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结合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去协助传统教学的模式来实现教学过程。从表面上看,信息技术的支撑是信息化教学的显著特征,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教学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更深层次上,它还涉及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以及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4]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5]南国农先生在其《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中提出“如何把教学、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潜能和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信息化发展的内涵所在。[6]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这是信息化教学的本质。
三、信息化教学建设的现状
尽管我国在信息化教学中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各个高校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相应的机构,进行了网络课堂远程教学改革,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图书馆,从教学到管理全方位信息化,并相继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极大地推进了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但是,在信息化教学给高职教育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是由于教学本身,还有的是由于学校管理部门。总之,信息化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克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理解不到位
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清晰,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机构,相应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没有相应的规章政策来督促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甚至有部分学校把信息化教学理解成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完善,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建设相应的校园网络、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计算机终端等一些基础设施,但应用却很少。同时,一些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
(二)缺乏有效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盲目追求信息化,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学习,学生也不清楚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过度依赖于信息技术,但是知识的传授量却很少,没有将信息化教学与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导致学生感到迷茫、学不到东西;另一方面就是老师对信息化教学产生抵触心理,甚至认为靠信息化教学无法将应该传授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新技术对正常的教学模式产生反作用,影响知识的传授,依然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就得不到真正体现。
(三)学生自律性较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容易给学生创造玩手机的机会。有部分学生上课利用手机做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玩游戏、看新闻、看电视,降低了学习效果。为此,部分学生家长反对采用信息化进行教学。
(四)信息化教学设备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不太重视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其他设施上面,导致信息化教学设备匮乏。同时有的投影仪、录像机等信息化设备用了很多年仍未能更新,导致信息化设备非常落后,教师也无法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
(五)过程性评价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仅仅把最终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缺少过程性评价。不符合学习规律。应该结合信息化教学采用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六)信息共享机制缺乏
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是信息共享资源的建设。但是目前国家针对信息化共享资源的建设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平台以及可以广泛使用的统一标准,于是各个教学机构和各地方教育部门自行完善各自的信息化建设,这就会出现大量的资源重复和资源浪费现象,信息化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使学生无法充分的享受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好处。
四、信息化教学优化对策
面对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应的工作。
(一)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理解
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利用信息化教学,把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优势充分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必须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理解,让一线教师从内心感受到现代化和信息化融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明显优势。只有教师切身体会到其中的好处,教师才会自发的把信息化教学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高校同时应该成立专门的信息化教育推广机构,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不断地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调整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推进信息化教学的普及工作。
(二)加强学习资源共享建设
加强对学校网络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管理。随着网络的发展,相对于教材、图书等纸质资料,电子版、音像等教学资源更加方便,快捷。建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针对各学科、各专业的教育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加工,提供权威的教学信息资源,将教师的智慧以电子版的形式进行师生共享,方便教师及学生进行查找、搜寻相关的资料。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激励机制
应当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和对信息化教学的创造能力,保证信息化教学能够长久高效的开展。激励方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可以通过物质奖励、荣誉称号、年度考核、晋升、评优等方式进行鼓励;二是通过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圍,调动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学习热情,使教师真正的把信息化教学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反馈信息平台
信息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信息化教学初级阶段,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能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知道自身哪里讲得不清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从而从根本上发挥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学生也能通过所学的知识和老师的讲解进行系统的融合,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结语
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应认真分析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信息化教学的对策、措施,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完善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不断地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最终使高职教育在信息化教学辅助下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林书兵,张倩苇.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9).
[3]谭慧.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4]李运林.信息化教育新理论——六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6(5).
[5]黄超群.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6(3).
[6]乔金霞.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谢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