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探究

2017-05-18胡宇宁

科技视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发展

胡宇宁

[摘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指对高速公路养护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的计划、设计、组织、监督、核算、调节,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发展

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本质

养护管理行为的本质是高速公路在竣工并且投入运营后,使其使用性能和质量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所采取的修复过程的活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本质是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科学的计划、设计、组织、监督、核算、调节,降低公路的运营成本,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切实提高公路服务质量和使用性能。

2甘肃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自1994年甘肃第一条高速公路——天北高速公路建成以来,2005至2015年十年间,甘肃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突飞猛进的阶段,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00公里,14个市(州)政府全部以高速公路连接。但不同于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体制和养护手段却没有跟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延伸的步伐,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养护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垂直管理”和“分块管理”是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两种主要模式,按照“统一管理,分级领导”原则,甘肃省养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沿用“垂直管理”模式,省公路局负责全省公路养护管理,下设14个公路管理局,全面履行辖区内省养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主体职责。各公路管理局又下设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全面行使高速公路管养职责。养护工区、专业养护队、集中拌和场是高养中心的直线职能组织机构。按照养护对象,又将专业化养护队分为路基、路面、桥隧、沿线设施等专业化养护队。高养中心即是公路养护的组织者又是实施者,这种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养护管理模式,一方面不利于经济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不利于养护工程的监督和质量管理。

2.2养护市场化程度不高,养护运行机制落后

由于高速公路市场化运作正在处于探索试运行阶段,市场养护模式没有形成,各项制度没有建立健全,养护市场封闭运作,仅限于委托养护,未完全公开招投标养护,市场化程度不高、参与率不够,导致养护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各地对推行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尚存疑虑。

2.3管理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制约发展

目前,在甘肃省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由于事、企不分,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缺乏合理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内部机构设置简单不合理,养护200多公里高速公路的高养中心和养护100多公里普通干线公路的专业人员技术人数基本一致。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对养护生产活动不能够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设计、监督、调节和核算。对于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得有限的养护经费不能高效的用于养护生产。缺乏熟练的养护技术工人,现有养护工整体素质较低,操作能力低,因而公路养护质量难以保障。

2.4高速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不足,效能低下

养护理念落后,致使大多数养护作业仍然采用和普通干线公路相同的手段组织生产,手工作业较多,机械化水平低,养护质量难以保障。有些单位虽然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养护机械,但是缺乏熟练的操作和高水平维修人员,机械完好率和运转率不高,使用效果不明显,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2.5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路况水平难以保证

目前,利用银行贷款是我省建设高速公路的主要方式,因此,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各项资金主要来源于通行费收入。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而言,甘肃经济落后,物流运输不发达,高速公路使用效率不高,通行费收入也相对较低,而且绝大部分资金都用来还贷和人员工资等其他服务性支出,故不能抽出更多的资金恢复路况。公路养护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是制约我省公路路况不能维持较高水平的主要因素。

2.6高速公路建设先天不足,后期养护难度大

近十年来,甘肃高速公路建设虽然取得惊人的成绩,但是先前建设的一些高速公路,无论是最初的设计或者是中期工程施工都存在缺陷,这就对后期的公路养护管理埋下了隐患。由于受建设投入资金的制约,公路路基以大挖大填为主,防排水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不足,给原本脆弱的地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公路运营时期地质灾害频发。工程管理混乱,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以致公路运营服役时间达不到设计年限,很快进入大中修时期,大大增加了养护成本。

3完善甘肃省高速公路养护体制的对策

按照国家高速公路网的总体目标和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30年,甘肃高速公路总规模将接近8000公里,因此探究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高速公路养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3.1市场化养护是必由之路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要市场化。允许具有公路工程施工和公路养护施工资质且信用良好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同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公平竞争,利用市场竞争的方式,用尽可能最少的投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节约养护成本,保证路况水平不降低,服务质量有保障。

3.2提高养护的机械化水平

高速公路时刻要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高速公路养护不同于一般公路最大特点就是路面损坏或其他病害要及时进行修复,沿用效率低下的传统养护作业手段,养护质量也难以保证。如果施工时间过长,尤其是边通车边施工的情况下对行车和养护人员人身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高效养护可以降低养护风险,所以要提高养护工作的机械化水平,以保证养护的及时高效。

3.3坚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养护准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速公路养护全领域和全过程。围绕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与环保等三个方面,体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的核心价值理念。公路养护绿色化是指通过新材料、新设備、新工艺的应用和技术与管理创新,使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低于其他公路建设项目的公路类型。核心要义是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3.4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

为了更好的保持道路的良好运营状态,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在道路没有发生结构性破坏以前,针对道路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害,在适当的时机,积极采取路基维护、路面维修、桥涵维修加固、附属设施维护等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用以改善道路系统的总体功能状况,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减少公路周期养护费用,获取道路寿命周期内的最大效益,提升道路服务水平。建立养护科学决策相关制度或规范,明确数据采集、分析评定、计划编制的方法、程序和要求,是科学养护公路的一种新理念和控制公路病害的有效措施。

4结束语

面对迅猛发展中的甘肃高速公路,如何保障投资巨额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科学可持续养护工作指导思想,是摆在甘肃高速公路管理者面前一项紧迫的工作。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公路养护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分析如何做好公路养护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